如果讓學生歸納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十個孩子會有九個發矇。基本上是課內的靠背,課外的靠蒙。有人認為是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不夠,掌握不了文章的主題;有人認為是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夠,心裏明白但寫不清楚。
而我通過反思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可以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真正原因是語文教學中,對寫作背景的重視不夠,使得學生對文章一知半解,不能完整準確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語文教學參考書上,每篇課文都有時代背景或寫作背景介紹。但有些老師對此重視不夠,要麼是給學生們一筆帶過,要麼是直接無視。而對於課文的中心思想,則是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的表述直接抄給學生,並讓學生做好筆記。
於是就出現一種奇怪現象:學生們在複習語文時,很多人都拿着筆記本狂背各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來對付考試。長此以往,學生們不僅沒能從根本深刻理解文章,也慢慢失去了理解課外材料的能力和興趣。
由於學生們的人生經驗、社會閲歷及課外知識積累有恨,對文章的思想感情很難有切身的感受,只能讀到文章的表面文字,理解不了言外之意和話外之音。
這就更需要我們把文章的時代背景,特別是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學生講清楚,這樣才有助於他們對文章的準確把握。
記得從我們上中學的時候,語文教材中有朱自清的《背景》一文,説時話,那是我從來都沒覺得這篇文章好在哪裏,甚至認為這篇文章很枯燥無味。至於老師課堂上抄給我們的,説文章體現了父子之情,我也是姑且聽之,抄在筆記本上完事。心中還不免有個疑問:做父親的,給兒子買點水果,就能體現父子之情?
直到上大學時候,在詳細瞭解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之後,才明白,原來課文中故事發生的時候,作者也沒那麼多的感動,而是在多年之後,回憶起那個情景,結合當時作者家裏發生的事情,如祖母去世,父親的差事也沒了。才嘗試着體會到這種父親的心情,併為之感動和憐惜。
由此可見,瞭解寫作背景,對於學生掌握文章是多麼的重要。
詳解寫作背景,不僅有助於讓學生準確理解文章,還能增加學生的閲讀興趣,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累,能有效提高學生理解陌生閲讀材料的能力。
例如,很多孩子從小都會背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家長們都會向孩子講,這曹植有多聰明,走七步就能寫出一首詩。
如果我們借這首詩,給孩子們講清楚它的寫作背景,孩子們可能會是另一番感受。
這首詩的創作時,是因為曹植的親生哥哥為爭奪政治權利,對他步步緊逼,經常出難題,完成不好就會殺了他。他借煮豆,表達的是對兄弟相殘的悲傷、無助和憤怒的控訴。知道了這些,孩子們是不是對此詩的瞭解會更深刻?
如果我們能堅持給學生講解寫作背景,或者讓學生自主查閲文章的相關背景資料或知識,那麼,學生們一定能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文章;能體會到各種豐富的人生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課外知識當他面再面對新的閲讀材料時,也能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完成高質量的閲讀理解和賞析。若能如此,就可以形成語文教學的正循環,對孩子們的語文綜合能力提升極有幫助。
對於這個問題,您還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