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焦淼:隔着電話線幫記者完成法語採訪

“您好,這裏是冬奧多語言呼叫中心法語專線。”頭戴耳麥的志願者焦淼迅速接起電話,一句簡短的開場白後,認真聆聽對方的要求,然後進行專業流利的翻譯,併為對方解決問題——有時是幫助酒店裏的法國友人點餐;有時是幫助酒店人員翻譯,教會法國友人如何連接Wi-Fi;還經常幫車站裏的法國友人指路;或者給醫護人員翻譯,讓他們弄清法國友人的身體狀況……這份工作繁瑣細碎,卻是打通語言溝通障礙的關鍵一環。

志願者焦淼:隔着電話線幫記者完成法語採訪

焦淼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名本科生,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從小到大的記憶也見證着北京城的變遷,她説:“有幸與這座城相伴多年,我的故事便成為了雙奧故事。”

焦淼的爺爺家就住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旁邊。2008年,7歲的她一邊聽着奧運會開幕式的直播,一邊趴在窗台上,望向鳥巢上空絢爛的煙花。她的一個哥哥還擔任了奧林匹克公園裏的城市志願者。“那時,我還不理解奧運對於中國意味着什麼,但在那時,我幼小的心靈中就埋下了奧運的種子。”焦淼盼望着,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奧運志願者,為奧運會貢獻一份力量。

歲月流轉,夢想成真。20歲的焦淼終於成為了冬奧會志願者的一員,在冬奧多語言呼叫中心擔任法語接線員。在這裏,有近百名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語言服務志願者在線提供24小時語言翻譯服務。

上崗之前,焦淼還以為自己的崗位會比一線的翻譯志願者們輕鬆很多,可真做起來才發現,壓力一點也不小——不知道誰會打來電話,也不瞭解對方那邊是什麼情況,這意味着翻譯沒有明確的語境,不能提前準備,每次都是新的挑戰。焦淼以卓越的翻譯水平解決了中外人員的語言溝通難題。

2月4日下午6點多鐘了,開幕式已經進入倒計時,此時焦淼接到一個緊急求助——一名記者採訪了一位外國友人,想請她幫忙把被採訪者説的法語翻譯成中文,而且這條新聞必須趕在開幕式開始之前播出,時間非常緊迫!焦淼細聽音頻,發現現場環境嘈雜,而且説話人還不是法國本土口音,“我猜測應該是魁北克人。”翻譯難度極大,焦淼屏氣凝神,反覆聽了很多遍,再去向學長求助,兩人的翻譯完全對上,她才放心地把翻譯結果交給記者。“真的是緊張得出汗的一次翻譯。”

作為語言服務的大後方,焦淼覺得,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所學,為冬奧會提供着更全面、更切實的語言服務,內心興奮,充滿期待。“雖然我坐在多語言呼叫中心裏,見不到電話那一邊的中外人員,但是我的聲音沿着電話線,來到冬奧會的每個角落,消除了彼此的隔膜,温暖大家的心,也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奉獻了一份自己的努力,我想這就是我的志願服務的意義所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3 字。

轉載請註明: 志願者焦淼:隔着電話線幫記者完成法語採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