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吳蘇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最近,網絡熱傳一張“大學校友之‘大國工匠’”的圖片,圖中35位“大國工匠”,基本來自中科大、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
但這份名單裏,除了中國天眼總設計師南仁東,清華北大再沒有人上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同樣,嫦娥登月核心團隊,幾乎找不到清華北大的蹤影。
作為中國TOP2的天之驕子的清華北大畢業生,在影響國運的科技攻堅領域,存在感為何如此微弱?
【1】
從數據上看,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往掙錢多的地方直奔而去。
據北京大學發佈的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校本部共有2282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其中到機關單位工作的畢業生比例為49.79%,去國有企業的佔27.41%。也就是説,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體制。
一個典型例子,浙江杭州餘杭街道這樣的基層單位,來自計算機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系、材料工程、地質學等專業的北大畢業生趨之若鶩。
根據餘杭區的相關政策,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可自由選擇事業編制人員或政府部門高級僱員兩種身份類型,最高可拿高達38萬元的年薪。
清華大學的畢業生,除了事業單位,最嚮往的行業是金融、IT通信,分別是21.2%、17.7%,而進入製造業的僅有7.4%,從事科研和技術服務業也只有13.6%。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不難看出,清華畢業生選擇都是國內高薪行業,願意投入到製造業、科研領域的少之又少。
這一點,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痛心疾首,直言連他最好的學生最想培養的學生,都告訴他想去金融公司,“大家拼命往掙錢多的領域去鑽”。
【2】
作為中國知名度最高、掌握資源最多的兩所高校,清華北大擁有一流的科研能力,理應擔當起科研攻堅第一梯隊的重任。
然而,清華北大忙着在資本市場“逐浪”。
今年8月,《南方財富網》整理出一份數據,清華大學持股的上市公司數量達14家,位列第一,總市值達2737.56億元,北京大學持有5家,位列第二,總市值達844.72億元。
與此同時,清華北大畢業生也醉心於互聯網創業。
據IT桔子數據顯示,北京大學共走出超過1100名中國新經濟領域的創業者。百度李彥宏、新東方俞敏洪、滴滴柳青等
清華則走出了超過1800名中國新經濟領域的創業者,不乏上市公司的大佬,包括美團王興、愛奇藝龔宇、搜狐張朝陽、搜狗王小川、小鵬汽車總裁夏珩等。
對此,網友調侃,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不是進入體制,就是紮根互聯網,“要麼已經上市,要麼在準備上市的路上”。
當清華北大畢業生或在體制求得安穩,或在金融、互聯網領域名利雙收時,做着苦活累活的科研人,工資待遇卻極低。
2017年,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敗後,有網友坦承:“位於北京的航天人,連房子都住不起,孩子都沒法上學,如何安心工作。就算是有着一顆愛國的心,又如何能不被這些生活上的問題拖累不分心?”
2018年,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張小平一度引起廣泛關注。為何?還是工資低。
在國企,張小平月薪一萬元,離職後進入民企,薪資暴漲10倍。一進一出,讓不少網友瞭解到,對於火箭登月如此重要的一位科研人,長期薪酬卻不如農民工。
同樣是2018年,“中國天眼工程”驗收在即,開出10萬年薪尋找駐地科研人才。所謂“駐地”,是要駐紮在貴州偏僻山區,和家人分居不説,工作強度很高,部分崗位要求能夠勝任夜班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評論説:“10萬,每個月不到9000元,這麼低的工資,怎麼好意思寫出來?北上廣新畢業的大學本科都不只這個數,這是要留住人的態度?”
相比於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的熱鬧喧囂的金融、互聯網領域,製造業才是國運博弈的“主戰場”。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