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今看世界
戰爭年代,為了刺探敵方內部情報,間諜這種特殊身份應運而生,比如電視劇《潛伏》裏面的孫紅雷扮演的餘則成,電視劇《麻雀》裏面李易峯扮演的代號“麻雀”的地下成員陳深。現實生活裏有雌雄難辨憑藉好皮囊去色誘法國大使伯納德·布爾西科的時佩璞,離奇的“中國時佩璞間諜案”當時轟動一時。
不僅在中國戰場上,世界範圍內都有着間諜的存在,尤其是一些美豔的女間諜更是留下了很多離奇的傳説,今天就來給而大家講一個從邪魅舞女到雙面間諜的傳奇女子的故事。
丈夫酗酒 兒子慘死
1876年, 瑪格麗莎·赫特雷達·澤萊出生於荷蘭,父親是一位農場主,母親是印度尼西亞人,家中一共有四個孩子,她在四個孩子中排名第二,是家中唯一的女孩。
有着東西方混血基因的瑪格麗莎 ,聚集了東西方女孩的優點,既有光潔的皮膚,又有一頭東方人的黑髮、烏黑的眼睛,格外迷人,並且因為母親的關係十分喜歡印度尼西亞文化。
然而命運多舛,13歲的時候, 瑪格麗莎的父親破產並結束了婚姻, 瑪格麗莎別無選擇只能跟隨母親回孃家生活。隨後在瑪格麗莎15歲的時候,母親便在沮喪中離開了人世。
好在瑪格麗莎既有東方的神秘風韻,又不乏白種女人豐腴的身材,出落得楚楚動人。 18歲的時候,她邂逅了自己的白馬王子——一位富有的荷蘭殖民陸軍上尉,兩人很快結婚。
1897年,21歲的她與丈夫搬到了爪哇島,在那裏他們生了兩個孩子。雖然丈夫多金孩子乖巧生活富足,但是她的婚姻生活卻有一點讓她難以忍受——丈夫是個酗酒成性的酒鬼,並總是在酒後毆打她。
年輕的瑪格麗莎感覺非常無助,為了轉移和削弱不幸婚姻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影響力,她將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對印尼文化和傳統的研究上,包括舞蹈。
本以為,舞蹈可以拯救她受傷的身體和心靈,可是不幸的是1899年他們的兒子被傭人毒死,讓本就不合的夫妻關係雪上加霜,1903年,因為婚姻關係進一步惡劣以及兒子的慘死,瑪格麗莎與丈夫離婚,並爭取到了女兒的撫養權,可是不依不饒的前夫竟然不服法庭判決私下綁架了孩子。
化身印尼公主,成為脱衣舞娘
丈夫無賴,兒子被毒死,女兒被綁架,瑪格麗莎帶着一顆傷痕累累的心回到了巴黎,為了生存,她改名為麥克勞德小姐,在一個馬戲團作騎師,後來馬戲團技師的收入無法維持生活,她也開始兼職做藝術模特,在艱難中維持生計。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好在離婚後的她有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喜歡的印尼文化的舞蹈的研究上,不久之後她憑藉姣好的身段和優美的舞姿成為了一名脱衣舞娘。
為了增加話題度和神秘感,她改藝名為瑪塔·哈里((爪哇語“黎明的眼睛”的意思)),她還為自己編造了一個神秘的來歷,在她自己編造的故事中,她成了一位來自爪哇的印尼公主,從小接受印度教儀式和舞蹈訓練。
此後她又拍攝了很多衣着暴露的照片,並將這種形象帶到了她的舞台表演中去,她這種大膽的選擇立刻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憑藉出色的表演以及特殊的審美,她的脱衣舞表演轟動一時,她也因此成為了20世紀初巴黎知名的交際花。
權貴政要們都迷戀這個東方尤物,認為瑪塔身上流淌着西式化的“異國情調”,很多人為了能夠和她共度良宵而一擲千金。一戰期間,她以交際花的身份周旋於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等國的軍政顯和社會名流要之間 。
就這樣,沒有任何背景的她憑藉妖嬈的舞姿一步步上位,在巴黎紅得發紫,而且一紅就紅了整整十年,十年間她跟歐洲許多國家的高層都有曖昧關係,這也是後來德國和法國的情報部門雙雙找到她做間諜的原因。
成為雙面女間諜
然而,好景不長,她放蕩不羈的表演與生活讓法國人感覺到了道德危機。在法國有一些社會批評家開始指責瑪塔·哈麗是“不會跳舞的舞蹈家”,甚至言語刻薄地説她是以香豔為噱頭的風塵女。
因為這些鋪天蓋地的負面評論,以及年老色衰,體力下降,瑪塔·哈麗的脱衣舞受到了嚴重影響,在她漸漸失去收入來源之時,恰是一戰時期,德國人向她伸出了金錢的援助之手。德國人讓她憑藉美色接近法國的軍政要人,並從他們那裏騙取法國的軍事機密。
而法國軍方也在私底下讓瑪塔·哈麗做同樣的事情——從德國獲得重要情報交給法國,就這樣,瑪塔·哈里不負眾望,成為了雙面女間諜。
因“叛國罪”被處死 頭顱被盜
1917年1月份,法國的軍情處截獲了一個發給柏林的含有德國軍隊專用編碼的無線電信號,法國軍隊破譯無線電之後,知道瑪塔·哈里將法國方面的重要情報提供給了德國軍隊,她用“枕邊風”為德國人竊取情報,並給法國帶來巨大損失。
法國軍方決定拋棄她,八項指控,偽造的信息,將她推向了火坑。1917年2月13日,瑪塔·哈里在巴黎的一個酒店寓所中被逮捕,軍方認定她必須承擔起一戰早期法國5萬士兵犧牲的責任。
1917年10月11日,她被以“叛國罪”的名義在法國維賽納森林被槍決,生命終止在了41歲。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人在這封電報中採用了先前已經被法國破解的編碼方式,這就給以後史學家留下了很大的疑問,很多人猜測德國是否為有意地實行反間計,借刀殺人,但是真實的歷史到底如何這些都不得而知。
也有人説,法國當時軍事失誤,戰況慘烈,幾十萬協約國的將士在戰場上死亡,士氣低落,所以軍政府也急切地需要尋找“替罪羊”,於是瑪塔·哈里就成為了犧牲品。
而瑪塔·哈麗死後,由於她的屍體無人認領,身體被用於醫學用途,頭顱經過防腐處理後,存入了巴黎解剖學博物館。而後到了2000年,瑪塔·哈里的頭顱不翼而飛,據説是被她的崇拜者盜走了。
據後來的分析,丟失很可能是1954年該館搬遷時發生的。另有1918年的記錄顯示,該館也曾經接收了進行完醫學實驗的屍體,但是也已丟失。
時至今日,瑪塔·哈麗的大名仍在被不斷提起,她的經歷還被改編成電影, 1931年著名女星葛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瑪塔·哈麗》最為經典。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