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將功成萬骨枯。”在封建時代,每一位將軍的成長,往往都伴隨着屍山血海。可能史書中描繪的都是他的光榮和戰績,但其實他的背後還有很多戰士和百姓的犧牲。將軍的每一次的戰功,都建立在人頭之上,從秦朝至清朝都是如此。
而且,每一次攻城略地之時,將軍們不僅要屠殺自己的對手,還要屠殺百姓。伴隨着城頭的旗幟變換,帶來的都是百姓的哀嚎。但百姓卻沒有任何選擇,只能在被佔領城池的時候,高舉歡迎的旗幟。
若遇到一些仁德的將軍,百姓尚可短暫的度過攻城的陣痛期,戰爭結束後,快速的進入到和平狀態。但一旦遇到一些毫無人性的癲狂之士時,那麼就會陷入到巨大的風險中,他們不僅要接受攻城帶來的痛苦,同時還要面臨城破以後的屠殺。
明朝的常遇春就是這類瘋狂將軍中的典型,他每一次攻破城池就想要屠城,這種衝動甚至連朱元璋都無法遏制。即使是面對順民,常遇春也只會用兩個字屠城來應對。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本文就來分析一下這段殘忍的歷史。
一、常遇春屠城
在史書中,常遇春屠城的記錄有很多,而且一個比一個嚴重,其中的三個案例,就可以看出這位將軍的殘酷與嗜血。
首先第一個案例,殺人挑釁。1359年,常遇春率領部隊與陳友諒對峙於九華山,常遇春取得大勝,並且生俘了敵方四千人。這是常遇春的功勞,可惜的是,他很快就將這一行為變成罪惡。
在抓獲俘虜之時,徐達明確強調,不允許屠殺俘虜,應該獲得人心。而且在此之前,朱元璋反覆叮囑常遇春,不可隨意屠殺俘虜,否則必遭不測。
然而,常遇春根本不理睬兩位大哥的命令,直接將這四千人活埋。四千條活生生的性命,就這麼淹沒在土壤之中,宛如再現了曾經的四十萬長平趙軍悲劇,以及二十萬秦軍悲劇。當時人曾評價,常遇春和白起以及項羽是同類人,都是“殺星下凡”。
第二個案例,怒殺順民。1367年10月,常遇春率軍攻打河南,當時元朝已經腐朽沒落,再無能為力抵抗大明軍隊。因此朱元璋已經規劃,迅速佔領土地,然後進行新的建設。
可惜,常遇春取得懷慶城的勝利後,所有的計劃被打亂。城破之時,百姓迎接常遇春部隊,並且高舉牌子慶祝歡迎,而常遇春的軍隊鬥志昂揚的準備接收,一切都在喜慶之中。
突然之間,常遇春冷哼一聲,只道出兩個字,屠城。結果士兵如虎狼一般衝入百姓羣,立刻展開大規模的砍殺,無數百姓亂作一團,但有無數人倒在血泊之中。
此次屠城殺戮甚重,而且清代官員皆認為常遇春心理變態,屠殺順民,簡直不可理喻。此事也成為常遇春一生的污點。
第三個案例,誤會殺人。在《蓬萊縣誌》中有記載,朱元璋曾前往山東宜縣乞討,結果受到當地百姓的刁難,不僅沒有得到伙食,更是遭人毒打和辱罵。朱元璋因此發下毒誓,有一日要屠盡山東宜縣人。
此事雖然過去久遠,但朱元璋稱帝以後,與眾人回顧往事,依舊説到了這件事。在羣情激奮之中,朱元璋居然下達了屠殺令,命令常遇春進行屠城。殺人習慣的常遇春聽錯了命令,將山東宜縣聽成了山東一線人。
接下來的事情十分慘烈,常遇春帶人駐守要道,凡所過之人立刻屠殺,後來又帶人展開大規模的捕殺行動,所有的活口無一倖免。整整經過三輪的大屠殺,據説有幾萬人因此而死,也有傳説山東幾乎無人。有學者甚至認為,山東百姓或可是山西部分居民遷移過去,只為填補屠殺之後的空缺。可見常遇春屠殺之狠毒。
二、屠城的理由
天性好殺。常遇春此人在史書中有很多的問題,雖然史書記載:“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七八。”但常遇春此人的確喜歡殺降。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明確記載。因此有學者認為,常遇春此人或有心理問題,並且以殺人為樂。
這一行為倒並非不可理解,因為古代戰爭壓力過大,因此,很多名將會有一些變態的需求,常遇春獲也不免俗。因此,常遇春聽到朱元璋的殺人命令,不是勸諫而是大殺特殺,這點就很能體現。
反覆無常。有學者認為,這一點是常遇春屠城的主要原因,並且可以對第二個屠城案例進行解釋。常遇春並非是精神病,也沒有清代學者所説的那麼不堪。因為據史書記載,當時百姓的迎接牌子有兩面,一面歌頌元朝,另一面歌頌常遇春部隊。因此百姓反覆無常,在搖擺之中苟延殘喘,這讓常玉春感覺到了背叛。
除此以外,正如洪承疇的平叛邏輯,在作戰之時,穿上衣服是士兵,但脱下衣服就變成了百姓。為了確保不會出現變故,因此,常遇春選擇殺個一乾二淨,不留任何後患。
一般來説,這個理由最能解釋常遇春的瘋狂,也是特殊時代下的特殊反饋,再加之他的特殊癖好,也並非不能理解。
史料真假。亦有學者認為,關於常遇春之瘋狂,或可跟清代篡改史料有關。明史中的常遇春過於瘋狂,民間記錄的常遇春也非人類,即使以軍事理論來度之,常遇春的內心也充滿陰暗。因此有學者對於常遇春的瘋狂持懷疑態度,甚至懷疑清代學者有所篡改。
三、殺降不詳
不管怎麼説,常遇春終究殺過很多人,不管他是出於善良還是瘋狂,他都是那個年代讓百姓恐懼的將軍。
因此常遇春的所作所為説到底還是錯的,因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百姓,無論是叛軍還是救世軍,成功以後最終還是需要百姓來發展。靠着這些殘忍的手段,即使取得了勝利,最終也只是留下了一片空地。
漢代三國時期,曹劉二人都特別注重百姓,兩人都有些百姓過江逃災的記錄,可見即使是曹劉二位梟雄也知道人口之重要。然而常遇春此人似乎完全不懂道理,眼中只有戰爭和勝利,卻忽略了民生和建設。
因此常遇春,此人註定只是一將軍,而並非是開國的大臣。正如主父偃評價霍去病一般,此人剛強過度,實乃一兇器,過剛易折,用之不慎容易傷身,所以常遇春最終沒有好下場,史書記載,常遇春最終暴病而亡。
不過一般來説,即使常遇春沒有暴病而亡,或也難逃朱元璋制裁,因為開國以後要的是建設人才,而不是他這樣的破壞型人才,所以常遇春的下場註定不會太好,這也或許就是所謂的殺降不祥吧。
結語
古代戰爭是很殘酷的,為了取得勝利必然要展開廝殺,而每一處被爭奪的土地必然要流血,這一點很多人都表示能夠理解。但是戰爭內的損失是允許的,戰爭外的損失則不可理解。一場大戰結束以後,任何一個明智的人都應該安撫百姓,然後恢復生產,但很多將軍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甚至還產生了像常遇春這樣的大規模殺戮。
這樣的做法是釋放戰爭中的人性的惡,同時也容易導致百姓與新政權的離心離德,更為重要的是,古代社會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此舉實在是損人不利己,應該引以為鑑。而且古代的陋習,打下一座城市以後可以搶劫三天,以資軍用,這一行為也是極其惡劣。可見古代百姓,無論勝負,都是受害者。而這就是封建時代戰爭的陰暗面,以及將軍背後的萬骨枯。
參考文獻:
《明史》
《明朝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