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先進功能材料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成員在開展實驗。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博士”甚至“博士後”走進高職院校,引發了大眾關注。在廣州,為了更好服務廣大中小企業的創新需求,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高層次人才發展生機勃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俊 通訊員謝禮炮、王廣海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超80位博士進入這所高職院校

“博士後”劉金彥沒想到,自己會到這所學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012年,她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先後就職於國際知名企業和研究所,去年,她接到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伸出的橄欖枝,當場被學校允諾的平台條件所打動。此後四位博士陸續加盟學校,三位具有海外留學背景,他們具有豐富教學和科研實踐經驗,共同組建成了先進功能材料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團隊成員年齡在28歲—35歲,研究聚焦在石墨烯、磁性材料、3D打印材料等新興戰略產業方向。

“相比以前,我們引進博士更容易了。”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漆軍坦言,學校近幾年已經吸引超80位博士前來,佔全部專任教師的比例超10%,走在全省高職院校前列,未來還將持續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相比研究型的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如何真正留住這些博士,才是真正的考驗。對此,該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在博士入校後前三年享受副教授待遇,為他們搭建研究院等平台,引入企業項目,為其發揮科研實力創造空間。

廣東擁有14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它們擁有更多的資金、資源和政策支持,綜合實力不遜於部分本科院校。漆軍認為,這意味着職業院校同樣可以為各類人才提供足夠的發展條件,憑着腳踏實地的努力,博士們同樣能有所作為。

石墨烯氣凝膠隔熱材料研發、增材製造定製式金屬鉭植入物產業化技術攻關及應用示範、改善醫用TC4鈦合金表面耐指紋性能的工藝研究……先進功能材料團隊接手的研究項目多到忙不過來。劉金彥説,來到學校以後的發展非常符合自身預期,“能看到很多機會,現在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我很願意在這裏貢獻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力量”。

去年,他們開始招收有興趣的在校學生擔任“科研助理”。該校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2020級學生鄭依凡,是第一個“嚐鮮者”。記者探訪研究院時,她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以石墨為基礎的材料製備,“我一下課就往這裏跑,這個工作是對我的技術啓蒙,讓我找到未來職業的可能性”。

“企業院校行”有了驚喜發現

上述人士分析説,長期以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過於前沿,企業用不上;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很多技術難題,為逐步解決科技和產業“兩張皮”的現象,2018年以來,在廣州市科技局的指導下,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積極整合創新資源,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常態化開展企業院校行活動11期,對接高校院所8家,組織全市科技企業約300家次,促成合作意向近90項。

在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院所之外,“企業院校行”首次將目光放到高職院校。今年三月起,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蘇雄斌已經組織了20多家企業來學校對接兩次。他驚喜地發現,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先進製造領域優勢突出,能進行跨學科的快速整合,推進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將有效解決重要領域的一些難題,服務於中心所聯繫的一萬多家創新型中小企業。但他也體會到,要讓市場充分認識高職院校較強的科研能力,需要各方拿出更多耐心。

“國家在攻克高精尖技術的同時,廣大中小企業亟須垂直的應用型科研,我們就是瞄準了這個空當,持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漆軍透露,2020年,學校科技創新團隊開展技術服務、授權專利97件,服務區域中小微企業121家,培育企業成為省級及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近80家,科研項目到賬經費約470萬元,其中企業橫向技術服務佔比約78%。同期,全國1300餘所高職院校科研項目到賬經費在100萬元以上的約為10%。

生產線改造、產品二次開發、產學研推進……面對企業截然不同的需求,“高職院校的機制更靈活、力量更協同,我們四成左右的老師具有科研工程化的經驗,他們隨時和博士合作”。學校通過出台更完備的激勵機制,激發各個團隊、不同學科老師的內生動力,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景才會更光明。

作者:曾俊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1 字。

轉載請註明: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