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可以説是“兵敗如山倒”。當時的法國政府,一開始就是採取“綏靖政策”,粗估了形勢。一開始認為德國可能會走一戰的老路線,對此並沒有更多的防備。

沒有想到德國人突然打破原有的想法,採用閃電戰戰術,最後攻入法國巴黎,首都被敵軍佔領,這也意味着這個國家徹底敗亡。戴高樂將軍流亡海外,繼續組織力量對抗德軍,但是效果並不是特別大。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當時法國有幾百萬的戰士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這些人前往東線作戰?畢竟這個時候,攻下法國之後,這些部隊名義上都已經歸德軍統治,而此時東線也是比較吃緊,為什麼不借此解決這個問題呢?

法國的軍隊在一戰中,展現了很強有力的戰鬥力,被譽為“世界第一陸”。除此之外它的海軍,規模也是非常強大,在西歐這些國家能夠當老大,肯定也是自己的能力。其實德軍也是盯上了這個軍隊,後來想要應用,卻存在很多問題,也是因為有這麼多原因,導致德軍根本沒有辦法,真正應用法國部隊到戰場上去。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其實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前,法國戰鬥力較以往的時候,已經有很大的退步。尤其是武器的裝備更新速度,也是一個大問題,根本無法跟上形勢。如果想要把這些人派往前線的話,那麼德國人就要更新他們的設備,對於德國人來講,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畢竟東西作戰的德軍,對於資金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戰爭的消耗,説白了就是消耗着錢糧。大規模武器作戰,以及戰爭的損耗、後勤物資的採購。導致德國內部雖然工業化實力強悍,但是依然需要對外進行購買。德國的軍需物品早已自顧不暇,再去裝備投降的法軍,這對於德國的領導層來説,其實並不划算。

此外法國的海軍,也被英國人徹底毀壞了。當時在英國港口的法國海軍,直接被解除武裝,由英國海軍管轄。在殖民地海軍,由美軍暫時租借,至於剩下的法軍海軍主力,當時英國開出的條件,要麼加入英國開展對德作戰,要麼六小時後毀掉所有的軍艦。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法國海軍不可能接受這個建議,於是英國直接對其作戰。哪怕法國奮起反抗,但是依然主力盡毀,三艘戰列艦被毀,以及那些小型的艦艇。另外還有大量的士兵的傷亡。這場小規模的戰鬥,直接讓這批最後的法國戰列艦選擇了投降德國。尷尬的法國海軍,剛剛和德國簽訂停戰協議,緊接着遭受英軍的毀壞。

其實大部分的法國士兵主要是運送到了德國的東線,參加的是一些生產基礎工程,在為蘇聯作戰做準備。好在這些人雖然充當了所謂的“漢奸”,但是主要負責的是法國內部的安全。剩下的那一部分人,經過德國的嚴格洗腦之後,成為德軍中的志願軍,死心塌地幫着德國人作戰。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此外法國在戰爭之前所留下的殖民地,對於德國的誘惑力還是挺大的,畢竟德國所能依賴的港口並不是很多。德國通過法國的傀儡政府,在掠奪殖民地的資源上,有了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

雖然德軍攻進法國,並沒有實行所謂的佔領。這在一定意義上面,德國人有着自己的想法,那便是抹去他們所以留給法國入侵者的印象,想着讓法國可以更好地接納德國,以便於讓法國可以更好地為德國服務。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法國雖然遭到了德軍的入侵,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法國的軍隊就會一定效力於德國。流亡在外的戴高樂,在英國建立了臨時指揮中心,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對德國進行戰鬥。那麼,如果德軍使用法國的軍隊進行作戰,風險的指數會大大提高。畢竟人心隔肚皮,戰場上面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如果對法國委以重任,若他戰場上臨時倒戈,對德軍的損失必然會很大。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這些主要的原因,也是德國為什麼沒有攻陷法國之後,沒有把法國人派到東線作戰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德國人也沒有辦法真正相信法國人,畢竟這個關係到自己國家的命運。所以只能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將這些部隊充分利用起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1 字。

轉載請註明: 幾百萬法軍投降後,德國為什麼不驅使法國傀儡政府前去東線作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