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公立學校轉校生到國際學校Head Girl,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經典

Ad

馮佳琦同學自信開朗健談,是北京英國學校順義校區的Head Girl,今年拿到了包括紐約大學、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文理學院、愛丁堡大學等若干名校經濟學專業的offer。

在BSB官網首頁,我們看到了Jessica介紹這幾年學習經歷的視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明星學生”的她也有一段因轉學不適應的時光。而這段經歷恰恰加速了她的成長。

Jessica選擇經濟學作為大學專業其實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父母從商的她從小對經濟耳濡目染。

她説,“我父母其實也有潛移默化地想要引導我去學商科類,但我其實一直對經濟學並不很瞭解,也不是特別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

IB Diploma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的經濟學課程是她第一次系統地瞭解經濟學知識。

Jessica坦言,在此之前,她一直覺得經濟就是“跟賺錢有關”,直到碰到了一個好老師,才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個Jessica口中“特別會講課”的老師就是BSB順義的經濟學老師Brigstock先生。他的課不但啓發了Jessica以經濟作為未來學習的志向,還教會她如何“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Brigstock老師的課總是準備的很充分、有趣、而且信息量特別足,每節課都能收穫很多東西,Jessica説。

IBDP課程改變了Jessica對經濟學的認知,並且越學越發現這個學科的魅力。“一些簡簡單單的圖表就可以解釋很多的社會現象,比如説人的心理和行為,我覺得真的很神奇。”

除此之外,Jessica還喜歡經濟學文理兼重的特性。“我不是太偏科的學生,這種在文理中間的學科其實是比較適合我的。我在學的時候就覺得很舒服。”

Jessica談到一本她讀過的書《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是一本面向大眾讀者的經濟學暢銷書,Jessica卻從中獲得很多啓發。

“它讓我看到了身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經濟學的原理。這些經濟學的原理並不是很抽象,不是那種看不着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而是在生活中的各種細節裏面都可以有跡可循。”

Jessica目前在三個offer之間糾結。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的文理學院、紐約大學、以及愛丁堡大學的政治經濟以及哲學專業。

耶魯-新加坡國立聲名卓著,又是兩個高校的合作,學生可以在亞洲、美國兩個頂尖高校分別學習,這點非常吸引人。

紐約大學的商科和經濟學很強,而且位於就業機會多的大城市。Jessica還拿到了5所英國高校的offer,愛丁堡大學的PPE專業是她所喜歡的。

“我可能更想去新加坡一些吧,因為我覺得那邊的學術氛圍更濃一點。”

Ad

IB選課的時候,Jessica選了中文、英文兩門語言課,歷史、經濟兩門人文學科,以及數學和化學。

“其實我自己對人文社科這一類的課程很感興趣,對自然科學興趣就沒有那麼大。”Jessica説。

經濟學是一個比較基礎的學科,本科專業是經濟的話,研究生可以繼續深造其他分支領域或是商科。Jessica目前的規劃是畢業之後進入投行工作。“我現在是這樣想,但是不知道幾年之後會發生什麼。”

五年之前,Jessica從北京一所公立學校轉學到BSB。國際學校完全不同的學習環境和教學風格讓她一度很不習慣。

首先是語言方面,雖然Jessica的英語在公立學校就很好,但國際學校要求更高。

“剛過來的時候,我覺得聽、讀和寫還算可以,但是開口説話真的是一個障礙。”Jessica回憶到,那個時候像課上發言、做演講這些事都給了她很大壓力。

另外一個方面的困難就是交友,“像BSB同學裏會説中文的人很少,如果你不去主動説英語或者不敢説英語的話,就交不到什麼朋友。”

對於新轉學來的學生,學校會分配一個buddy,通常是一個已經在學校比較久了的學生,帶着熟悉學校環境。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本身比較愛説話的話,其實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但是我小時候是一個不太愛説話的人,所以這個過程對我來説尤其困難。”

Jessica現在回想,反而和感謝這段逼着自己成長的經歷。“我也是在BSB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性格變得更外向一點了,也會比以前更喜歡社交。”

Jessica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那就是自我驅動,並保持着和老師的密切互動。

“BSB是個比較小的社區,這意味着我們可以和同伴以及老師更密切的互動,這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的温暖。”

作為BSB該年級的Head Girl,Jessica參加了畢業舞會和在凱賓斯基酒店舉辦的維也納舞會,這也是她印象最深刻的瞬間。

Head Girl有點像“學生大使”或“學生代表”,Jessica介紹,比如説平時學校有來訪的外校老師、家長、新生的話,會由學生大使帶着參觀校園。

此外,職責還包括平時主持一些學校的活動等等。這些經歷都讓她成長很快。

和公立學校相比,國際學校並不僅僅只是學習知識,而是整個學習氛圍更加靈活自由,Jessica指出。

同時,IBDP課程的設計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從廣範的學科中做出選擇,並且經常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這也讓我成為了更加完整的、更好的自己”。

在BSB的幾年中,Jessica發現了自己的又一激情所在,繪畫。

“其實我小的時候一直覺得自己完全不能畫畫,因為一是家裏並沒有把我往這方面培養,還有公立學校不重視美術課,我就一直覺得自己就不能畫,但其實只是我沒有被教過。”

到了BSB之後,美術課上老師從臨摹開始教學生畫畫的技法,到引導學生自己創作,Jessica才發現自己其實不是像她一直以來想的那樣完全不可能畫畫。

“有這樣自信之後,我就覺得我可以試一試。有一年暑假我去集中學了兩個月,每週去畫三四次,那段時間進步很快。”

“現在回想,我雖然不是一個叛逆的性格,但是心裏還是比較嚮往自由的環境。來到國際學校後,發現自己在更自由、更要求自律的學習環境裏學的更好。”

Jessica説她的父母“超級佛系”,小的時候還需要媽媽監督學習,“到十年級以後就不再需要她去督促我,反而有時候是我跟自己很較勁,跟身邊的學霸較勁。到後來父母就完全不管我了。”

在申請的過程中,Jessica也狠狠的逼了自己一把。在牛津劍橋申請結束前一週,她突然決定去衝一把。

從準備成績單、個人陳述、到老師的推薦信,巨大的工作量都要在一週之間全部做完。

“那段時間真的壓力特別大,基本不睡覺,有種根本做不完的感覺,不過最後我還是踩着點把所有材料交上去了。”

提交材料之後,Jessica又緊急刷題,去考了雅思。“雖然最後我並沒有申中牛劍,但這個經歷真的讓我覺得當你特別拼命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雖然沒有被錄取,我也覺得其實沒有什麼遺憾,努力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