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國際應用與對接,打造科學權威的漢語水平考試(HSK),由語閤中心主辦,漢考國際承辦的《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國際對接與國際應用研討會於12月17日在線召開。
語閤中心副主任趙國成、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劉英林、美國普渡大學教授張華華、日本大阪大學教授古川裕、埃及開羅大學教授李哈布出席會議並講話。
趙國成表示,為幫助各國中文教師瞭解和應用《標準》,語閤中心出版了《標準》白皮書和應用解讀本,開展了《標準》與其他國際語言標準銜接的系列研究,開發了《國際中文學習詞典》《語法學習手冊》等中文學習資源,組織了各類學術研討及培訓。下一步,語閤中心將繼續為各國應用《標準》提供幫助,進一步推動《標準》的研究、國際對接、培訓研討;以《標準》為引領構建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圍繞《標準》增加中文教學資源供給。同時,語閤中心將依據《標準》,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在現有漢語水平考試(HSK)六個級別的基礎上,改進開發更加科學、更加符合需求的三等九級HSK3.0考試;將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過程性評價和個性評價,發揮考試評價導向作用,發展中文智慧教育,不斷提升國際中文教育質量。
作為《標準》首席專家,劉英林教授分享了在新起點上構建HSK3.0三等九級的新框架和新思路。他提出,將HSK初等1-3級對接國際中文教育短期目標,4-6級對接中期目標,7-9級對接長期目標。他還指出HSK3.0具有風向標作用,將推動HSK考試從量的擴展逐步轉向質的提高。張華華教授表示,未來漢語考試應採取智能化測評技術促進個性化語言學習,提升考試效率,保證考試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古川裕教授以日本中文教學為例,分享了《標準》在日本的應用,以及他關於《標準》與日本中文教育相關標準對接的研究。李哈佈教授介紹了埃及應用《標準》組織實施HSK考試的情況。
來自中國、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埃及、柬埔寨、奧地利和喀麥隆11個國家的22位專家圍繞“《標準》指導下的漢語考試改革”與“《標準》的國際對接和國際應用”兩個主題積極發言。復旦大學吳中偉教授結合《標準》要求,從真實交際任務、漢字教學和中文學術能力培養三個方面,對HSK3.0的研發提出了建議。上海外國語大學張豔莉教授、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鄭英教授從國際現行標準與考試的關係,為《標準》與HSK考試的銜接提供了寶貴意見。湖南師範大學楊志明教授表示,可藉助《標準》探索中文分級閲讀測試系統的方式方法。北京語言大學彭恆利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金豔教授、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CRISPS總經理劉歐從教育發展的趨勢出發,提出未來的考試應體現多元文化,以技術手段突破時空限制,提高測評效率。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易福成教授、喀麥隆中等教育部漢語教育總督學杜迪表示,《標準》將是制定本地區中文教學大綱,編寫中文教材及教輔資源的重要依據。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李夏德教授認為,基於《標準》開發中文教材和課程,將有利於幫助學習者改變因地區和教材變化而陷入混亂的情況,保持學習的連貫性。美國國際文教學會副會長譚大立、印尼雅加達華文教育協調機構主席蔡昌傑指出,應制定《標準》與當地普遍使用中文教材的對接圖表,組織國內外機構和教師通力合作設計課程,打造符合《標準》以及各國外文學習標準的模塊式精品中文課程資源網站。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劉樂寧教授、北京語言大學梁彥民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葉軍教授從《標準》與當地語言文化、教學理念和標準層級以及國際主要語言能力量表對比的角度,為當地開展中文教學提供了建議。韓國延世大學金鉉哲教授、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國際中文教育與教師教育學院蘇碧娜院長着重強調了開展有關《標準》的系統化培訓,幫助本土教師發展的必要性。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