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過“掌摑”的歷史統計,這一動作對人的傷害性其實並不強,但侮辱性卻極強,因為臉是人的門面,啪啪打臉就是啪啪的侮辱他人的人格尊嚴,有時候這比殺了一個人還讓人感覺恥辱。
世界上每天發生的掌摑之聲加在一起,你説能不能夠震塌一座大樓?
在我的印象中啊,這歷史上的“掌摑”可是不少,可以説是伴隨着人類歷史一直在啪啪作響,響徹在歷史的雲煙裏。有人因忠,有人因妒,有人因學問政見不一,有人為仇,有人為愛,當然,也有些素質比較低的則是因為一言不合,這些具體例子我就不舉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今天我們不説多了,就透過歷史的煙雲,找尋往日的故事,具體就講一講美國二戰著名將領巴頓將軍與“掌摑”的歷史典故,希望大家不要不識抬舉,好好的給我看故事,哈哈!
一、背景
巴頓全名是小喬治·史密斯·巴頓,是美國兩百多年曆史上有名的陸軍四星上將,其本身出身于軍人世家,畢業於軍事名校西點軍校,外號“鐵膽將軍”,給人的感覺是粗魯、野蠻、直接且暴力,他的同事兼上司潘興上將(美國唯一的陸軍六星上將)評價其為“美軍中的匪徒。”而巴頓確實也沒有辜負同事潘興給他的評價,一直就是以這種形象示人,讓人儼然有一種猛將“張飛”的既視感,不信的話,可以試着搜一搜他的一些戰前動員講話,那調調,簡直了,連你們家樓下那個不那麼入流的小流氓可能有時候都會説他沒素質,跟我們現在某個女詩人一樣,屎尿屁是不太離口的。
對於世界級英雄,我們應當尊重,猛將巴頓這眼神,確實很鷹隼啊。
1942年到1943年是整個二戰的轉折之時,之前是德意日法西斯聯盟牢不可破,戰勝次數極多,德軍在歐洲戰場上幾乎是勢如破竹,日本法西斯甚至還在中國狂妄地喊出過“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可笑口號;後來,尤其是意大利法西斯政府落敗,墨索里尼與情婦暴屍街頭之後,德意日聯盟逐漸走向瓦解,雖然德日還屢有勝績,但已經無力抵抗住反法西斯聯盟的反攻,軸心國集團失敗只是時間問題了。可是,意大利法西斯的退出並非是那麼容易的,這一切源於一場叫“西西里島戰役”的戰役。
1943年下半年開始,雖然失敗的陰雲已經開始聚集,但是狂傲的希特勒和德軍顯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當年7月9日夜開始,盟軍投入478000軍力開始西西里島登陸戰,代號為“哈士奇”,這是盟軍對法西斯聯盟最薄弱的一環——意大利——進攻的行動之一,而西西里島此時擁有意大利軍隊9個師和德軍的2個裝甲師,總兵力也有20多萬人。
西西里島戰役示意圖,這樣更明瞭吧。
這場戰役的總指揮是後來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英國將軍哈德羅·亞歷山大擔任登陸先鋒,整個登陸部隊被盟軍整編為第15集團軍羣,包括英國蒙哥馬利將軍的大英帝國第八集團軍和美國巴頓將軍的第七集團軍。按照部署,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從西西里島的東南部登陸,向墨西拿城展開進攻;巴頓率領的美軍則從西西里島的西北展開進攻,負責將德意聯軍割裂開來。
二、經過
8月初,西西里戰役已至焦灼狀態,美英雙方的戰況卻不太一樣。英軍此時已經向着法西斯同盟在西西里島的老巢墨西拿城迅速靠近;而美國“猛將兄”巴頓率領的美軍則遭到德國第15裝甲師的拼命頑抗,戰果很是不盡人意。與此同時,英國媒體還發揮英倫式的幽默,動不動就刺撓一下火爆脾氣的巴頓將軍,好像是想充分説明火上澆油的作用。
巴頓身為“美軍匪徒”,豈能受此奇恥大辱,但又沒有辦法,畢竟戰績擺在那裏,你不服也不行。無所適從之下,也為了安撫有些疲憊的美軍士氣,巴頓決定下到士兵基層去探視探視,順便散散心,拉近一下與士兵們的距離。
希特勒的王牌,德軍裝甲師,就算是戰鬥民族的蘇聯人民也曾經頭痛不已。
決定了就去做,8月2日,巴頓帶着少量隨從來到了尼克西亞的醫院,探望那裏的受傷美軍士兵們。一路上,巴頓都表現得很有風度,畢竟他要展現一種將帥的自信和驕傲給大家看看,免得僵持戰場中的士氣受到進一步打擊。
經過頭一天的與士兵親密接觸,巴頓感到很有效果,決定8月3日繼續進行該項事業。這一次,巴頓和他的隨從們來到了美軍第一師的戰地醫院。當時,因為戰事焦灼,美軍當中有少部分人存在怯戰情緒,極少數人還耍了點小聰明,直接裝病逃避上前線。巴頓經過了解,對該情況有了一些掌握,雖然他脾氣火爆,但他暫時還沒法發火,因為之前視察的士兵們好歹都帶點傷。
直到巴頓來到了第十五戰地醫療點,面對身上看不出任何異樣的美軍二等兵查爾斯·H·庫爾,巴頓的熊熊怒火已經絲毫按捺不住了。他嚴厲地斥責了這名聲稱自己“快扛不住了”的二等兵,説着説着更是怒從心中起,多日來戰事的不爽和心中的鬱悶立馬化作了一個響亮無比的巨靈神掌,直接拍在了二等兵庫爾的嫩臉上,直接打得這名士兵呆若木雞、靈魂出竅,在場的很多人都噤若寒蟬。
一巴掌扇掉位子的很多,兩巴掌扇掉大集團軍司令崗位的還真就這一個。
數日之後的8月10日,面對目前還沒有辦法突破的德軍裝甲師,煩悶的巴頓再次來到第93戰地醫療點散心。好巧不巧的是,巴頓在這個地方又發現一個看起來什麼事也沒有的年輕士兵(該名士兵叫保羅·G·伯奈特),保羅就站在戰地醫療點前抽煙,除了神情鬱悶,好像也沒有受傷。當巴頓詢問該名士兵時,士兵居然又説自己“精神有問題,不想再打仗了”,巴頓再也受不了了,又一次祭起了如來神掌,直扇得保羅兵士頭昏眼花,不辨南北東西。
兩個巴掌下去之後,巴頓還要求被扇的兩人立即返回前線,並要求前線指揮官嚴格甄別下火線的士兵,對未負傷而以戰鬥疲勞、恐懼戰爭等理由進醫院的人,一律嚴加管教,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送軍事法庭制裁他們。
不知道是巴掌助了威,還是德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七天後的8月17日,隨着德國的撤退,巴頓終於突破了德軍裝甲師的防線,率軍攻進了墨西拿,而反法西斯同盟軍也取得了西西里島戰役的最終勝利,也為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奠定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最終一起暴屍街頭。
三、後果
按道理,這將軍打一下士兵,換到非洲那種落後國家,應該打了就打了,別人也無法置喙,但事情壞就壞在巴頓是美國人。
這事最終傳到了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的耳朵裏面。作為總司令,艾森豪威爾還是履行了自己的統帥職責,但也僅限於私下裏批評巴頓,並要求他向被揍的兩個小夥子道歉。礙於總司令的面子,巴頓不是很情願地向兩名被扇耳光的士兵和在場的一些見證人道了歉,並且還在後來的幾次演説中就此事做了進一步説明。
你是不是以為這件事頂多也就到此為止了,其實在我看來也差不多了,但還是那句話,巴頓是美國人。我為什麼兩次強調巴頓是美國人呢?因為,美國這個國家其他的我不敢妄下結論,但記者這個羣體的權威真不是蓋的,要論新聞輿論監督的力度,美國説第二,估計沒有國家有資格説第一。
有一説一,美國記者的權威還真不是蓋的。
其實,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一開始也是反對將此事公開報道的,他認為這是軍隊內部的事情,而且已經解決了。但到了當年的11月,這件事情被一個叫德魯·皮爾森的“無冕之王”通過廣播電台給報道了出來,那這蓋子就捂不住了。
這在美國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畢竟啊,這個美國人民在本土沒有見識過二戰的殘酷,美國只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客觀上被迫參戰,美國普通民眾將自己的子女送上戰場,為的是美利堅的榮耀,也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美國的一貫口吻啊),絕不是送給你巴頓啪啪打臉的。支持的也有,説這場戰爭中,必須要有鐵血將領鼓舞士氣、凝聚人心,怯戰是很不好的行為。
實際上,被巴頓扇巴掌的兩名士兵還真是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還真的被醫生認定為“戰爭性恐懼症”(神經症性抑鬱症的一種)。而且那個叫保羅的士兵之前還做過戰鬥英雄,表現非常優秀,只是因為看到自己兒子剛出生的照片後,擔心自己戰死疆場無法看到兒子才抑鬱成疾的。而且啊,這個保羅當時還並不願意離開前線,是被強行送到醫院的,所以才鬱悶地抽煙。
其實不能怪巴頓,抑鬱症現代人比較瞭解,但那時候不好説。
這下就更有地聊了,弱者的不平凡和巴頓的暴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兒子交給美國軍方的美國民眾中很多人不樂意了,他們開始成規模地斥責這種暴君統治,要求對巴頓進行制裁,個人認為也有部分巴頓的同事兼競爭對手借力打力,從中獲取利益(其中,巴頓的下級佈雷德利據説很有嫌疑,因為打的兩個人都是他的部下,他後來也從中獲益最大,接替了巴頓的位置)。
最終,這件事情演變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因為這事已經驚動了羅斯福總統、陸軍部長史汀生和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等一眾高官,哪怕是巴頓的前上司、國會議員、退役將軍潘興都站出來對他提出了十分嚴厲的批評。此時,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也無法再護佑自己的將領了。1943年的12月31日,在官方和民間的雙重巨大壓力下,巴頓為自己的火爆脾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被解除掉了第7集團軍司令的職務。後來儘管還給他安排了第3集團軍司令的崗位,但這崗位無仗可打,這對“戰士”巴頓(他可能真的是喜歡打仗,天生為打仗而生的人)來説是一種相當嚴重的懲罰。
不過歷史還是給了他機會,作為美國最善於打突擊戰、攻堅戰的名將,巴頓最終還是把第3集團軍打出了極其響亮的名號,重新獲得了軍方認可,一定程度上也消彌了之前“掌摑事件”的部分影響。
巴頓被稱為直追拿破崙的一代戰神,不是沒有道理的。
四、結語
兩年後的1945年12月,二戰陰雲已經散去,巴頓將軍作為同盟軍中戰功彪炳的將領,收穫了很多的榮譽,他本人也就任巴伐利亞軍事長官,他甚至還撰寫了他的傳世名作《狗孃養的戰爭》(看看這個野蠻的漢子吧,書名都夠帶勁)。正當巴頓準備從歐洲返回北美休養時,他竟然遭遇了一場離奇的車禍,同乘的其他人幾乎毫髮無傷,唯獨巴頓受傷後脖子以下再也無法動彈,最終死於心力衰竭,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歐羅巴。
巴頓之死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傳説有很多,有單純車禍論、有政治陰謀論、有軍事暗殺論,甚至還有部下報仇雪恨論,但時至今日,仍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所有這些論據。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戰神、二戰英雄巴頓死在了自己征戰的歐洲大陸之上。
怎麼説呢?我認為是性格決定命運。
雖然老衲我從不看心靈雞兒湯,但這句話我是高度認可的。
縱觀歷史,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火爆熱烈的將軍總是沒有太好的下場。張飛因為酒醉鞭打部下先丟了徐州後丟了自己的腦袋;常遇春脾氣火爆,40幾歲的當打之年就墜落於柳河川;藍玉脾氣火爆,連朱元璋都敢頂撞,最近累及三族被誅;年羹堯脾氣火爆,連皇子都敢處置隨意,哪怕他功高蓋世,雍正也只能殺了他。(本文由頭條作者泊東原創)
巴頓無論是死於車禍還是死於謀殺,我想,這裏面多少跟他的性格有點關係,因為性格,他取得了一場又一場戰役的勝利,也因為性格,他也必然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仇敵,一句話吧,性格如此鮮明的猛將,極其容易自絕於眾人甚至天下,為自己招致莫大禍事甚至是殺身之禍。否則,以巴頓的功績,怎麼可能只得到一個區區四星上將的榮譽稱號。
這麼一來,巴頓的那兩個巴掌,冥冥之中豈不是真正的有了一些微妙的預兆,一掌扇掉權位,一掌扇掉人生。
其實,我覺得這書名可以翻譯得更文雅點,畢竟我們是禮儀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