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敦煌飛天舞上圓珠筆包裝盒,屏風書籤上的唐妞正在騎馬賞花……文具已經不僅僅是一件學習、辦公工具。開學季,各類創意文具火爆出圈,佔據省城各大文具店的貨架,備受各學段學生甚至成年人的喜愛。專家認為,創意文具“火出圈”反映了消費者追求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一線教師則表示,理解孩子追求生活樂趣心理的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多引導。
[ 文具成了文創 ] “走不出的文具店”讓人看花眼
“以前是進了玩具店就走不動,現在是進了文具店也走不動了。”8月25日上午,在省城習友路附近的一家書店,一樓整層擺滿了貨架,滿滿當當陳列的一大半都是文具。“準小學生”家長李女士帶着女兒來買開學要用的文具,轉了半個小時,孩子還不願意走。動漫人物主題鉛筆、筆記本、書皮,呆萌可愛的小兔鉛筆刀,各種形狀的便利貼,做成可樂、漢堡、牛奶盒形狀的筆套……“太好玩了,我看了都走不動,何況是孩子呢。”
造型可愛、主題鮮明的創意文具已經成了各大文具店的主流產品。在翡翠路附近的一所初中附近,一家文具店櫥窗裏擺滿了各種創意文具和小掛件,一進門就是一個B站主題文具大展櫃,從中性筆、便利貼、尺子、筆記本等傳統文具,到亞克力書包掛件、徽章盲盒等共有幾十個品種。文具貨架上,硅膠花朵圓珠筆、盲盒筆、發泄筆、異形橡皮、動漫IP主題的改正帶等琳琅滿目,吸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選購。
盲盒也“潛入”了文具市場。在翡翠路附近的這家文具店,僅盲盒筆店裏就不下幾十個品種,還有盲盒文具禮袋、盲盒徽章、盲盒掛件等。一種文具盲袋售價28元,包裝上標明可能有筆袋、手工摺紙、明信片、本冊、手賬本等,隨機抽取。不過,這種銷售形式對孩子身心健康好不好,許多家長也説不清楚。
文具店店員趙國平介紹,最近幾年,創意文具已經成了文具店的主流,各大文具品牌推出的此類產品越來越豐富,銷售也一直不錯。不僅學生喜歡,很多成年人也喜歡。“什麼主題都沒有的那種傳統文具,在我們店裏現在銷量佔不到一成。主要賣給單位做辦公用。”
[ 橡皮有54個角 ]
想不到的功能越來越貼心
不僅外形越來越個性、美觀,備受歡迎的創意文具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在省城翡翠路附近一家文具店,工作人員展示的一款雙線筆,一筆可以畫出紅藍兩色線條。“做筆記更清楚,賣的比較好。”在徽毫路附近一家文具店,一款記號筆不僅有粗細雙色,書寫或做記號以後還可以擦除。修正帶顏色太白太扎眼?各種紙本色的改正帶解決了這個問題。細微處用橡皮擦不乾淨?一盒“角角樂”橡皮被製作成多塊細小的三角形,“多達54個角。”可以實現“多角利用,細節擦除”。
工作人員戴大姐告訴記者,現在的文具功能越來越細緻,很多功能賣家一開始都看不懂。一些進口品牌的功能文具和中性筆動輒售價十多元甚至幾十元,但銷售一直很不錯。她介紹,附近有高中有小學,高中生一般比較看重新穎的功能,小學生則更喜歡花哨新奇的文具。“現在家庭條件都好了,父母給孩子買文具也都捨得花錢。”
專家:
文具“出圈”順應個性化消費需求
“各種創意文具佔據市場主流,反映了消費者追求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研究員賴陽認為,隨着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生活中的日用品也希望能夠與眾不同。文具不僅僅作為傳統的工作學習工具,消費者還希望它能有更高的品質,在使用中獲得更多樂趣和滿足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負擔這樣的日常消費。
“另一方面,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傳統文具加上文化創意以後,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賴陽認為,“雲消費”時代傳統產業競爭激烈,傳統的、大眾化的商品很難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難以獲利。文具廠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出獨特的創意產品,更容易獲得價值增值空間。“供需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創意類文具在市場上越來越活躍很正常。現在不僅僅孩子喜歡,成人世界裏辦公室文具其實也在越來越多地使用各類創意產品。”
老師:
多一點理解 多一點引導
文具的使用人羣中,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是主力軍。作為一線教師,合肥市芙蓉小學語文老師、辦公室主任胡萍萍認為,對於中小學生來説,在文具的選擇上不建議太注重外形、盲目追趕潮流,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習慣,從功能的角度選擇。“簡單來説,有的孩子喜歡帶很多支筆,那就選大一點的文具盒。有的孩子橡皮、修正帶等小物件比較多,就選夾層或分格更多的筆袋。”
胡老師認為,追求生活趣味和精神上的滿足是人類的本能,孩子更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這是天性。“很多大人也會總想買漂亮的新衣服,何況是孩子。作為家長,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沒有必要過分苛刻。”但她認為,各種創意文具種類繁多,有些功能過分花哨,確實容易在孩子中引發攀比,也不利於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工作中我們也發現,很多孩子的文具明明還能用,總想着換新的、更有趣的。有的文具一個孩子買了,其他孩子就跟風攀比。”
胡老師建議,家長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多關心和陪伴孩子,保持包容的心態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孩子不要盲目攀比和鋪張浪費。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