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收集家長職務信息,有必要嗎?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很多學校在學生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單位和職務等信息,希望能對此行為予以禁止,只登記父母基本信息。該網友希望,“在做好雙減工作的前提下,促進教育公平。”就該網友反映的問題,北京市教委回覆表示,該信息嚴格保密,不對普通教師公佈,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職務信息的收集。

  

學校收集家長職務信息,有必要嗎?

  可以説,這位網友的擔心讓不少人感同身受。收集信息,關鍵還是看信息的用途如何。孩子開學時,家長經常需要填寫各種信息。如果説家庭住址等信息與接送學生有關,還有收集的意義。那麼某些學校超範圍地收集家長單位、收入,乃至住房、車輛等信息,確實讓人看不出來與學生上學有何關係。

  

學校收集家長職務信息,有必要嗎?

  子女教育是不少家庭的頭等大事,對於學校的要求,家長們往往盡力配合。在信息登記過程中,面對工作單位和職務等信息的填寫,一些家長多多少少會感到不夠自信。不少家長會擔心,家庭、工作信息上的差異,會帶來學校對學生的差異化對待,也容易讓孩子們產生攀比心理。

  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園這個世界裏,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不該被家庭、社會的因素所影響,成績和綜合表現才該是校園裏最有説服力的因素。學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去收集家長信息,對信息又有什麼樣的用途,比起單純地收集信息,家長們或許更期待得到一份答案。

  

學校收集家長職務信息,有必要嗎?
 

  此外,學校收集家長相關信息,也會帶來人們對隱私保護的擔憂。此前,多地曾出現過學校信息泄露的情況。如50餘萬條京滬兩地中學生的個人信息被交換、倒賣,江蘇鹽城10萬餘條學生信息遭泄露。信息一旦泄露和倒賣,一些不法商家針對性地開展推銷、騷擾。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學校是否能夠嚴格地落實信息保護的主體責任,事關大量家庭的隱私安全與否。

  

學校收集家長職務信息,有必要嗎?

  在長春某實驗學校小學部,學生們在晨讀。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此次“雙減”政策提出,“構建教育良好生態,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學生的教育情況,是一個個家庭的大事。學校收集家長的工作及職務信息,出發點或許是方便管理,亦或是對有困難家庭及時幫扶,但信息收集的範圍,應該有明確的邊界。“家校溝通”的方式應當更加理性,不該是學校單方面地“摸底調查”。收集信息而造成的家長焦慮情緒該及時得到紓解,從而讓家長真正放下心理上的負擔。

  當前,正值不少地區學校開學前夕,不少學校或許正在羣發通知,統計學生及家庭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去把握好分寸與邊界,不讓信息統計變了味、走了形,需要學校及相關主管部門去權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4 字。

轉載請註明: 學校收集家長職務信息,有必要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