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落實率與去年同期持平,折算成就業人數超過去年同期
當前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高校畢業生已成為城鎮新增就業的主體,大學生應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業能力入手,合理定位,增強就業競爭力,投身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大學生職業觀不能靠坐在教室想和學,而是要在真實社會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才能養成
此為《瞭望》“大學生就業新風向”專題報道第一篇,其他幾篇在文末點圖可閲讀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劉苗苗?楊思琪 林凡詩?趙葉蘋?蕭海川
進入5月,今年的大學生就業進入“百日衝刺”階段。
5月9~15日,全國多地將舉辦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活動,包括超1.5萬場各地各高校舉辦的招聘會,超80萬個崗位、30餘場線上招聘會、10餘場行業企業專場招聘……
數據顯示,今年需就業的城鎮新增勞動力約16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總量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穩就業的重中之重。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住大學生就業基本盤比往年挑戰更大、任務更重。
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和不斷線服務,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做好就業服務和兜底保障作出部署。會議明確,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關政策。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百萬就業見習”,對吸納見習的單位給予補貼。
當下,大學生就業呈現出哪些特點?正在發生哪些改變?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日前從教育部獲悉,得益於各方各地各校動手早、盯得緊、齊心協力、全員聯動,高校畢業生就業落實率與去年同期持平,折算成就業人數超過去年同期。
2022 年 3 月 29 日,上海海洋大學將“簡歷門診”服務送進學生宿舍,方便指導畢業生就業 攝影 / 本刊
全社會就業考多方位攻堅克難
3天,30家單位,50餘人達成就業意向——上海疫情下,線上招聘會的效果超出張鐵鑄預期。
張鐵鑄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院長,學院近600名畢業生的就業是他今年的心頭大事。為了促就業,疫情之下,學院和用人單位合作,將招聘全面線上化,讓用人單位、畢業生簽約不受時空制約。
記者瞭解到,當前該學院就業意向落實率超出同期上海大學生平均就業率。“主要得益於學校在堅持訪企拓崗中與企業建立了良好的互信關係。”張鐵鑄説,學院已持續開展了17年企業走訪和畢業生追蹤回訪。每年7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前,學院通過問卷調查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回訪,通過“走出去”或“請進來”方式,聽取企業負責人和人力資源負責人對學校人才培養的建議。一方面讓用人方感受到學校對就業和人才培養的重視和關心,另一方面也增進校企互信,長期堅持漸入佳境,走向“人才越用越好用、越好用越用”的良性循環。“這種作用在今年愈發凸顯。”張鐵鑄説。
“東南亞小語種專業是我們學校的優質特色專業,如今因為疫情在就業市場遇冷。”廣西民族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唐豔軍説,學校領導在帶隊走訪企業過程中,發現一些企業計劃提前佈局東南亞市場,正在儲備相關小語種人才,立即與這類企業建立供需對接,為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拓寬了市場和渠道。
高校校長書記訪企拓崗促就業是今年教育部部署的促就業“硬舉措”。高校書記、校(院)長及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進園區、進行業、進企業,為畢業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提供更多優質和精準的就業信息,創造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機制,推動高校全員聯動促就業。”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説。
從事學生就業工作十餘年的朱慶,是“雙一流”高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他表示,過去絕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選擇直接就業,主要精力是在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間搭建橋樑,將合適的畢業生輸送到匹配的崗位。現在則要深度指導學生就業,引導畢業生積極求職,包括手把手輔導學生完善簡歷,開展面試等求職技能講座和培訓。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彙總就業數據,做好形勢研判,為相關就業決策提供參考。
為史上最大量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是對相關部門、學校就業服務、綜合實力的考驗。
首先是信息服務能力。全新升級的“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大量真實、可信、準確、權威的崗位信息。截至4月27日,平台已匯聚崗位信息累計達640萬個,較上線前新增260萬個。另與12家社會招聘服務機構,累計面向2022屆高校畢業生聯合發佈崗位2855萬個,新增359萬個。
利用大數據精準幫扶。以江蘇為例,利用大數據技術,江蘇精準識別全省61萬畢業生信息,系統自動匹配政策享受條件,為10萬人定向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扶持政策2億元。
其次是創新就業機制。2021年12月,教育部啓動實施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通過推動就業和育人一體化,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目前,項目第一期名單已公佈,包括定向人才培養培訓、就業實踐實習基地建設、人力資源提升三類,6369個項目入選。央企、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等75家頭部企業積極參與,騰訊、字節跳動等聯合多家生態鏈企業組團參與。裝備製造、信息通訊與互聯網等行業人才需求旺盛。從學校來看,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有17個項目獲准立項,位居全國高職院校第一。該校正以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為契機,加快學校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和深入推進校企共同育人創新。
第三是多方支持跟進。近期人社部聯合教育部等十部門啓動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至24歲失業青年提供就業見習崗位並實行補貼支持、税費支持、激勵推動等支持政策。2月,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作用,力爭2022年為高校畢業生提供200萬個高質量就業機會。
第四是強化政策託底。2021年12月啓動實施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着眼就業困難羣體,“一對一”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幫扶培訓,包括自我認知、職業探索、簡歷製作、面試指導等10個主題,覆蓋大學生從求職準備到簽約就業全過程,幫助參訓學生增強求職信心、提升就業競爭力。
“百日衝刺”活動要求,各高校為每一名就業困難畢業生推送3個以上崗位,力爭幫助他們儘早實現就業。
多維度、多方位創新舉措之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的政策保障網越編越密,這場全社會全方位的就業考,目前整體平穩,從反映就業狀況的簽約率來看,與去年同期持平。
供需錯配仍存
記者走訪招聘會現場,發現部分企業求職者扎堆,一崗難求,而有的企業展位無人問津,更有一些企業陷入“求賢若渴”境地。冷暖不均的背後,反映出今年大學生就業不同往年的三大特點。
——就業增幅創新高,就業時間集中,就業競爭加劇。
今年大學畢業生規模超過1000萬人,除去400多萬人選擇升學,還有約600萬人需要就業。一些地方的增幅超過全國。以廣西為例,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副研究員吳桂彬介紹,2022年廣西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40萬人,同比增加9萬餘人。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202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有457萬人報名,備戰考研、專升本讓很多學生無暇顧及2022年春招,春招參與率和火爆程度明顯低於往年。部分畢業生等考研成績公佈後才進入求職市場。
——用人需求縮減,結構性矛盾加大。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吳桂彬説,廣西本地教育培訓、房地產、旅遊等行業及中小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崗位呈減少趨勢。
另一方面,高端製造業人才供給出現“斷檔”。BOSS直聘研究院近日發佈的《2022年春季就業市場趨勢觀察》顯示,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電路、工業自動化等高端製造業領域的招聘規模快速增長,同比增幅超過40%,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技能人才供不應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22屆畢業生招聘中,企業求人倍率約為7;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每年學校推薦崗位數量與畢業生人數之比平均約15:1。
記者採訪瞭解到,一些地方單位、企業非常缺乏IT、電子信息等方面的畢業生,對文史哲、普通技術類等人才需求不多。
——區域分化進一步明顯,經濟欠發達地區、條件艱苦的崗位吸引力下降。
東北地區的規模以上企業——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今年招聘應屆生時出現明顯的地域分化。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寧惠賢告訴記者,今年天津分公司計劃招20多人,投簡歷的有250多人,而黑龍江公司的招聘明顯偏冷,無論是在哈爾濱還是大連工作,學生都不願去,計劃的招聘指標沒能招滿。
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專業通信行業的龍頭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今年計劃招聘70個崗位,集中在計算機、軟件、通信等方向,實際簽約還不到30個。
廣西拓利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人事主管陸春庭告訴記者,目前來諮詢的求職者意向較多的是行政崗位,對於公司需求較大的技術崗位,則少有問津。“我們開出的待遇在當地屬於中上等,但因為工作地點較偏僻等,技術性崗位沒什麼人報名。”
在長沙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園舉行的招聘活動現場(2022年3月10日攝) 陳澤國攝/本刊
多元就業成為新趨勢
直播帶崗作為疫情下催生的一種新招聘形式,深受大學生等求職者歡迎。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副總經理曹彬告訴記者,一般由企業代表在直播間與主持人互動訪談,每場直播企業三四家,持續兩個小時。求職者能看到企業工作環境,若有興趣可一鍵投遞簡歷,並提問正在直播的企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可當場解答,互動感強,精準度高。它打破了“招人跟着場地跑、求職跟着攤位轉”的傳統招聘模式,實現了就業政策、崗位要求、求職訴求的多方共享,即時共享。4月以來,工信部等舉辦了多場“全國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活動”。
除了招聘形式的變化,就業正在被重新定義。
數據顯示,2020~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率超過16%。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出國深造人數有所減少,更多畢業生選擇了靈活就業等新模式。
越來越多學生選擇“求穩”,公務員、教師、事業單位受熱捧,考公考編競爭激烈。
更突出的變化體現在,面對就業壓力,越來越多學生選擇考研、專升本,以增加未來找到心儀工作的籌碼——職業選擇更加謹慎。
據統計,2022年,全國報考研究生考試人數為457萬,比去年增加80萬,增幅達到21%。有的“雙一流”高校考研率超過70%。
專升本方面,不少省份創新高。如2022年湖北招生計劃人數為44109人,實際報名總人數為97500人,平均錄取率為45.24%,專業最低錄取率達到了7.51%。在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有一半畢業生打算專升本,全國2022年專升本比例為20%。
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021年底對上海3588名高校應屆生進行調查,發現慢就業的比重從2015年的15.9%上升到2020年的34%。慢就業的畢業生中,58.4%選擇考研,其餘則是考編。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招聘主管莊仕高説,按照慣例,每年9、10月份是大學生投簡歷的黃金期,也是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的招聘黃金期。今年則是春招成為完成當年招聘指標的主場。不僅大學生投遞簡歷量比去年同期增大,而且優秀畢業生的出現率和就業意向達成率也高於去年同期。整體反映出,今年企業的招錄節奏和進度比去年同期放緩。
招錄進度放緩,還在於部分畢業生就業預期偏高,不願“將就”。寧惠賢在校園招聘中發現,今天的大學生普遍希望找到高薪、離家近、穩定、壓力小的工作,從要求五險一金到五險二金(企業年金),再到普遍關注會不會加班、加班頻率等。“95後”學生對企業薪酬待遇的要求和期待越來越高,不如意者,輕易不會簽約。
大學生就業專家表示,當前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高校畢業生已成為城鎮新增就業的主體,大學生應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業能力入手,合理定位,增強就業競爭力,投身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推進就業育人一體化
針對目前就業市場供需結構不平衡問題,多位企業負責人和高校畢業生認為,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改革人才培養機制,是緩解就業供需矛盾的治本之策。
一方面,積極回應社會需求。採訪中,多位企業負責人説,當前我國企業中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偏低,僅佔40%左右,而美國從事科技開發的科學家、工程師80%左右在企業,英國也超過60%。從地域分佈看,高級人才85%集中在東中部地區,絕大多數集中在大中城市。建議通過就業引導以及高校學科調整,優化人才結構,滿足區域發展轉型升級需求。
另一方面,高校宜圍繞國家戰略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進行專業調整。
今年2月,《教育部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顯示,此次專業增、撤工作共涉及2765個專業布點,其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點48個,撤銷專業點804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介紹,此次撤銷的專業布點,主要是一些不能適應社會變化需求和就業率過低的專業。
唐豔軍介紹,廣西民族大學建立了專業准入機制和專業預警與退出機制,根據生源質量和畢業生就業情況動態調整學科專業,對第一志願錄取率低、招生調劑率高、新生報到率低、專業轉出率高、就業率低的專業進行亮牌預警,連續三年列入預警名單或累計五年停止招生的專業,啓動專業退出機制。
海南大學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張婷説,近年來,學校依據“招生、人才培養、就業聯動機制”不斷調整招生計劃,建立招生、人才培養、就業聯動機制,全面落實專業動態調整,2020年將原有的97個專業優化到71個,使得學校本科專業設置更加適合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建設。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當前高校專業設置應重點佈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尤其應有針對性地實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招培計劃,解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進一步打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阻隔,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另一方面:業內人士建議,各地優化人才保障激勵機制,引導高校畢業生合理選擇就業領域。煙台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朱興認為,在畢業生中廣泛宣傳“三支一扶”“西部計劃”“應徵入伍”等就業項目,引導更多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鄉村振興一線就業創業。不斷優化高校畢業生創業優惠扶持政策,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畢業生創業提供更簡化的手續、更寬鬆的環境、更廣闊的空間。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喬志宏承擔着“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培訓項目,他認為,“大學生的職業觀要在真實社會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才能養成。”
他建議,大學把就業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試金石,把就業和育人一體化考慮。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社會發展的真實問題,調整、組織學科、專業、課程和教學,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人才培養從過去以學科發展導向為主轉向以滿足國家戰略發展需要和解決社會真實問題為主,過去知識獲得為主轉向核心能力培養為主。
他認為,轉向以滿足國家戰略發展需要和解決社會真實問題為主,就是要催生高校重視實踐實習,重視能力的養成,無論是科研學術能力還是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都要加強第二課堂,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把教授知識與解決社會問題結合起來,把學業與職業對未來發展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就業時就能建立合理預期,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