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概念,那就是溥儀是否退位不是他説了算的,因為這個時候的溥儀才六歲而已,這種事情他做不了主,或許他都不懂退位意味着什麼。溥儀能夠順利退位,除了外界因素以外,還有一個女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個女人便是隆裕太后,假如説隆裕太后在當時不配合的話,溥儀也不會直接簽退位書。
有人問,假如説溥儀不退位的話,歷史走向會如何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那麼難,大家不妨仔細看看那段時期的歷史,溥儀手下最厲害的部隊在袁世凱的手裏,袁世凱當時擁護清帝嗎?答案是否定的,袁世凱一直在不停的勸隆裕退位,可以説推翻清王朝,袁世凱是立下汗馬功勞的,溥儀的近衞軍也幾乎被策反。
除了清朝內部最大的勢力希望溥儀退位,還有外部的孫中山呢,清朝統治階級正是看到了這種局面才被迫妥協的,假如説他們不讓溥儀簽署退位詔書,那麼他們的結局不言而喻,大家可以參照古時候那些封建王朝被推翻后皇室會有一個怎樣的下場。
最壞的結局就是清朝皇室直接被血洗,溥儀則是第一個被殺的,沒人會因為他只是個六歲的孩子就放過他,溥儀肯定是第一個死的,接下來就是皇室成員們,因為他們不妥協,所以肯定要全部都清楚,以防止日後他們復辟。
當然也有可能清朝會堅持一段時間和中華民國形成對立的局面,但這種局面肯定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歷史的車輪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也有歷史專家覺得如果雙方對峙起來,會讓當時的中國混亂不堪,但是歷史的進程肯定還是不變的,清朝肯定會亡。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