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本指揮官神奇腦回路,用數萬只羊運送物資,但中途卻成了美食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經典

二戰的印度,很多人印象中應該還是那個聽話殖民地,但真是這個樣子嗎?雖然不能説全部,但當時還是有一部分印度人對於英國人的殖民統治深感不滿的,並且還多次想嘗試推翻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當然他們也沒有蠻幹,而是想借助外界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這一目標。

俗話説“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當時反抗英國最強烈的有個代表人物叫做錢德拉·鮑斯,這位曾經留學英國想尋找一條解放殖民統治下的印度的有志青年,在他看來,只要是英國的敵人,像當時的德國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都可以成為朋友,只要他們能幫助自己,他就願意與他們展開合作。

原本鮑斯的計劃是通過日本的幫助,建立起一支印度的軍隊,然後再跟隨日本反攻印度,奪取政權,而他們也確實將這一計劃實施了起來,這就是著名的“英帕爾戰役”。1944年3月-7月,也就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緬甸方面軍對英印軍進行的一次戰役,當時日軍想要奪取盟軍的反攻基地英帕爾,進而威脅到盟軍重要的補給基地迪馬布爾,切斷交通要道,從而改善日軍在緬甸的防禦態勢,但這場戰役最後還是以日軍的慘敗告終。

事實上當時在東南亞地區的英軍作戰實力並不怎麼樣,這也是為什麼日軍敢這樣打的主因,看看當時英國在東南亞的防禦,接二連三的丟失殖民地,讓英國方面開始擔心害怕起來,後來還得找中國遠征軍救場。在一路對英作戰勢如破竹的攻勢下,日本人也開始自大起來,日軍的野心越來越大,正好這時錢德拉·鮑斯提出願意幫助日軍進攻印度,但他要在印度掌權,雙方也算是一拍即合。

在日本人的幫助下,錢德拉·鮑斯組織起了一支印度國民軍,這支部隊成員主要是日本人俘虜的英屬印度士兵和一些東南亞的僑民,人數也有20000餘人。雖然有了兵源,但不得不説日軍的準備還是太倉促,軍隊缺少一些後勤保障。當時負責指揮的牟田口廉想到了一招,那就是效仿古代成吉思汗的後勤,用數萬頭牛羊來馱運軍需物資,他想如果出現軍糧告急還能用這些牛羊來充飢,真可謂“兩全其美”。

這位日軍指揮官真是有些過於天真了,沒想到真上了戰場,大批的牛羊遇到英軍的空襲,根本難以再管束,一鬨而散,這還不算,漫山遍野的牛羊把軍隊行進路線給堵得嚴嚴實實,軍隊又只能抽出人去解決這一問題,日軍當時算是美餐了一頓,但是他們卻沒想日後的軍糧問題。

英軍在戰役中因為準備充分,故意將戰線拉得非常長,而日軍因為補給問題,到後來糧食算是徹底供應不上,這時就給了英軍一個最佳的作戰時機。這場戰役日軍傷亡十萬,失蹤5.5萬,最不可思議的是,戰鬥減員竟然只有3.2萬人,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被餓死或是疾病。這場戰役也讓指望日本人的錢德拉·鮑斯心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