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洋葱學院金政國:AI智課破局名師課堂規模化應用

GET|洋葱學院金政國:AI智課破局名師課堂規模化應用

芥末堆 11月27日 七里香 報道

11月23日,在芥末堆舉辦的主題為“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洋葱學院教育研究院院長金政國發表了題為《名師課堂規模化遇阻,如何借力AI智課破局?》的演講。

演講中,金政國提到名師課堂規模化推進遇到三大困難:第一是學校教研活動難開展,與一線老師的時間常常衝突或對不上;第二是老師缺少賦能、專業發展亟待提升;第三是優質的教學資源不繫統,一節好課遠遠不夠。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名師課堂規模化遇阻,如何借力AI智課破局》。説到推進名師課堂規模化的困難,要説到我個人的經歷。我原來在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做一對一的數字化學習。從10年前,用6年的時間在學校裏面落地課堂信息化和課程信息化,後續的4年在企業裏面幫助全國上千所學校落地教育信息化,這10年來有很多的心路歷程。洋葱學院用7年的時間專注學科信息化,獲得了非常深入的思考。

名師課堂規模化推進的困難

國家在推的三個課堂,包括名師課堂。其中關於學校教研方面有三大新挑戰,第一個是教研活動難開展,第二是教師參與難評測,第三是教研成果難留存。

對於學科信息化和課堂信息化以及課程信息化來説,其實主要的執行者是老師。那我們回到老師來看這個問題就會有不一樣的視角。對於一線的老師來説,平時的教學工作繁重、壓力非常大,教研活動是定時定點,而老師在定時定點的時候往往是繁忙應對,要應對學生、應對班級管理,應對學生的作業批改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兩者的時間經常衝突和對不上。

此外,對於名師課堂,我們看到很多時候是簡單地用名師來帶領普通老師。如果換成普通老師的心態看這件事,尤其是過去很多地方實踐的雙師課堂,對於課堂上課的老師來説,他更期待對他個人的賦能而非替代。

第三個是教研成果的問題,在這麼多年的教研體系裏面,其實經常出現一些優質的好課、優質的內容,但往往好的東西不夠系統,是一些點狀、碎片式的,對於老師來説應用起來就非常困難。

這就構成了在名師課堂推進中和老師一線實踐中的三大矛盾。第一個就是你有時間的時候我沒時間,我有時間的時候你又沒時間。比如説老師備課真需要的時候卻沒有及時幫助他。第二就是老師其實更期待的是教師專業發展,也就是自我的賦能、自我的提升,只有有更多的名師才能夠解決教育規模化提質的問題。最後,一節好課是遠遠不夠,一個好老師也遠遠不夠,只有成系統的東西才能夠給教育帶來規模化的提升。

AI智課讓教研教學規模提質

基於這三個矛盾,洋葱學院用了7年的時間來探索。首先,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是系列、系統的問題。通過研發出系列、系統的AI智課,讓教研教學規模化提質。洋葱學院聚集了百餘人的課程研發團隊,包括名校畢業的學霸、原來公立學校的一線老師、退休的非常有水平的教研人,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等,集羣智,研發了初中語數外理化、高中數學、小學數學優質課程。通過這些AI智課,讓老師能夠系列、系統地選用裏面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知識點的資源,來改善教學。

第二點是教師的專業發展亟待提升。洋葱學院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師發展中心研發信息化的研修課程,應用TPACK模型,從學科內容、教學法、信息技術這三者的融合之處開始着手,全面幫助老師提升信息化的應用能力,提升課堂質量。

以下圖為例,洋葱學院利用學科知識給老師培訓學科的課程標準解讀、數學的基本思想。在教學法知識上,培訓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學思達教學法等。在學科知識和教學知識的結合之處,培訓如何用UbD設計課程單元,如何進行布魯姆問題設計,如何幫助老師提升學科的教學法知識。在科技與教學結合的地方,培訓如何用平板實現差異化教學。在學科和科技的結合之處,教老師如何用幾何畫板/Desmos/GGB演示圖像平移、如何用動畫解釋抽象的概念等。在最終的融合處,幫助老師學習用微課視頻片段突破教學難點,達成基於微課預習的教學設計,幫助老師解決課堂上一根粉筆解決不了的問題。

GET|洋葱學院金政國:AI智課破局名師課堂規模化應用

剛才講到教師發展,幫助老師在整個過程中獲得賦能,讓老師變強,那麼老師的自主性就會極大的被激發出來。

第三個是解決時間的問題。洋葱學院通過人工智能與課程的結合,幫助教師隨時隨地開展教學。學情智能診斷、內容一鍵推送、難度自動調節,利用AI和大數據幫助老師在每一章、每一節裏面精準獲得學生的學習情況。無論是在課前、課中、課後,還是在寒假、暑假,在老師每一個備課所需要的時間裏,都可以利用這樣一套系統來改善教學。

總結來説,剛才我所講的其實是三個問題,一個是關於隨時隨地的問題,一個是關於系列系統,第三個是關於賦能老師。

推進名師課堂的框架和應用

作為學校來説,如何能夠推進名師課堂?可以有什麼樣的框架和應用方法?怎麼樣通過抓手來推進學校發展學科信息化?

第一個,就是選用“隨時隨地、系統系列、賦能老師”的資源。滿足這三個條件的話,學校、老師們就能更加輕鬆、自如地改善教學。我選用了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間,老師自發使用洋葱學院的數據。

GET|洋葱學院金政國:AI智課破局名師課堂規模化應用

以河南省為例,總共累計21494位老師,帶領68萬學生,自主自發利用洋葱學院智能平台改善教學。這也是我講的,如果選用這樣的資源,就能夠激發老師的自主性,讓整個教研教學的推進變成老師自己自發的一個行為,從而形成上下的合力,規模化改善教育質量。

第二個是聚焦課堂,以SAMR模型漸進式的改進教學。教學模型裏面通過替代、增強、修改、重新定義,給出瞭如何在課堂制定框架。

替代:可以利用洋葱學院的AI智課進行雙師教學。洋葱課程裏面沒有真人教師,是動畫微課的形式,所以課堂上的老師不會感覺自己被替代,只會感覺自己被賦能。對於鄉村老師和青年老師,以及對於沒有經驗的老師來説,在課堂上一邊播放、一邊暫停、一邊提問、一邊組織學生,他就可以從單一的課堂的講解裏解脱出來,聚焦到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在這堂課落實知識。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可以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增強:對於優秀老師來説,洋葱課程可以解決一根粉筆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解決直觀與抽象的問題。通過在課堂上用動畫演示,把原來可能30分鐘才能夠講清楚的概念,通過幾分鐘的一個直觀演示講明白。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修改:對於有信息化基礎的老師、有教學模式的學校,可以應用“三環五步”教學法,助力數字化教學的升級。“三環五步”教學法是指通過課前預習、集體糾錯、師生提問、當堂訓練、課後的分層提高,幫助老師重構教學流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每節課堂上可以騰出約20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讓老師來問學生問題,跟學生互動,從而促進了教學相長,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重新定義:教學流程的重新定義,可以把數學課搬到機房來上。融合洋葱學院的機房習題課,可以通過AI智能查漏補缺,精準檢測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問題,然後提升。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校推進學科信息化的方法總結

學校如何推進學科信息化的落地?最核心的三點是:

第一點,如何選用教學資源?三大原則:系列系統、隨時隨地和賦能老師。

第二點,如何落地課堂的實踐?通過SAMR模型,替代、增強、修改、重新定義,漸進式地適配每個學校應用場景和使用方法,幫助老師有抓手地推進教育信息化和課堂信息化的迭代和改善。

第三點,如何促進教師的發展?利用TPACK模型,全方位促進老師的學科知識、教學知識和信息素養提升,以及三者之間的融合。通過TPACK模型對老師進行培訓的分解,以及對老師進行評價的前測和後測。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相信能夠幫助更多的學校、更多的老師、更多的課堂,能夠規模化提升教學質量。”金政國總結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7 字。

轉載請註明: GET|洋葱學院金政國:AI智課破局名師課堂規模化應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