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清政府的倒台,其主要原因並不是來自於外敵,而是政權內部太過腐朽,加之皇帝的年幼,又沒有能主事的能臣,以至於最終將江山拱手讓給了袁世凱。那麼,作為一個諾大的清朝,為什麼袁世凱逼宮的時候,就沒有軍隊出來阻止呢?這就要説説清廷的那些部隊了。
別看晚清時期的腐朽,其實它也曾經輝煌過。清軍入關後,面臨着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和南明三大政權,卻並不畏懼,反而勢如破竹地統一了全國。到了康熙乾隆時期,國力達到了鼎盛,疆域更是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當然,能有這樣的成績,其實都離不開強大的軍事力量。畢竟無論何時,拳頭越硬,才能走得越遠。而清朝從入關到稱霸中原,有過兩大正規軍:
一是開路先鋒八旗軍。只不過入關後,無仗可打的局面讓這支馬背上的神話逐漸沒落了。
二是穩定疆土綠營軍。只不過當時的綠營軍乾的事情太多太雜,無精力訓練,導致弓箭射不準,騎馬也不行,最終連白蓮教都鎮壓不了。
清朝晚期雖然也組建了新軍,配備了最好的裝備,還採用德國編制,然而卻沒想到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當然,這些只是清廷對外的軍事力量。其實在甲午戰爭後,當時的八旗軍和綠營軍都名存實亡了,慈禧為了加強京師和近畿防務,威內御外,還花重金建立了一支武衞軍。這支軍隊於1899年6月正式成立,全軍約6萬餘人,由軍機大臣榮祿為統帥,直屬清廷掌握。也正是因為這支武裝力量,慈禧太后才能直接架空光緒皇帝,可見武衞軍的強悍。1900年,全軍更是擴充到了8萬餘人。按理説它是維護皇族權力的最好武器,但當皇帝遭脅迫時,卻沒第一時間站出來,究其根本,不是不想站出來,而是這支軍隊早已潰得潰,散得散。
這支軍隊當初分成了5個部分,分別駐紮在京城的各個方位,稱為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其中武衞前軍約2兩萬人,由原淮軍名將聶士成率領,駐紮在蘆台、開平;武衞中軍約1萬人,由榮祿擔任總統,駐紮在北京南苑;武衞後軍約7千人,由甘軍名將董福祥統領先駐紮在山山西,後駐紮在薊州一帶;武衞左軍約1.5萬人,由老將宋慶統領駐守在山海關;武衞右軍約7400人,由袁世凱統領駐紮在天津小站。
而這5支軍隊,將北京城圍在中央,如眾星捧月一般,固若金湯。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精鋭的部隊,也不過是光鮮了兩年就被逐漸瓦解了。
尤其是前軍,簡直就是精鋭中的精鋭。當時八國聯軍入侵時,就是它擋在第一線拼命抵抗,只可惜受到後方慈禧的制肘,加之拳匪的襲擊,內外夾擊,一代名將聶士成犧牲了。雖然換了將領,但最終未能撐起來,這支武毅軍最終在庚子之亂後成為了歷史。
而董福祥的武衞後軍和榮祿的武衞中軍一直在進攻北京使館,到後來八國聯軍進攻北京,這兩支軍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實力最弱的中軍直接灰飛煙滅了。雖然在慈禧西行路上歸集了一部分,但最終因為沒有主人而被裁撤。被裁撤的士兵一部分歸了袁世凱,一部分歸了山西巡撫錫良節制,還有一部分併入了董福祥的甘軍。董福祥的後軍雖然主力尚在,還曾護送慈禧西行,但之後並沒有回北京,庚子之亂後董福祥又被列強通緝而被撤職,這支部隊後來就發展成了西北馬家軍。
武衞左軍也是與八國聯軍血戰,損失慘重,成了潰散的部隊。後來加入到護駕慈禧西行的隊伍中,當時的宋慶已經80歲高齡了,他和馬玉昆相繼病逝後,這支軍隊也就名存實亡了。
5支軍隊,4支都和八國聯軍作戰過,唯獨袁世凱的右軍未參加,或許正因為如此,才讓它保存了實力,成為了晚清無可替代的軍事力量,也成了顛覆清朝的籌碼。雖然攝政王還組建過一支一萬多人的皇家禁衞軍,但是主將愛新覺羅.載濤卻沒有將帥之才,在溥儀退位之前就引咎辭職了,這支唯一忠於清廷,能與袁世凱對峙的軍隊,其控制權也直接落到了袁世凱手裏,實屬可惜。
可見,袁世凱逼宮時,清廷早已沒了可以控制的軍事力量了,最有力的都被掌控在袁世凱之手,所以溥儀也只能順勢退位,因為沒有選擇。
小結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為什麼歷朝歷代的皇帝在乎的並不是是非對錯,而是朝野的平衡。就像乾隆明知道和珅很貪,嘉靖知道嚴嵩總是搞小動作一樣,卻並沒有作為,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人來平衡,而且有些事也只有貪的人才能辦得更好,只要所貪之物在他們的容忍範圍之內就行。而清朝後期就是因為5路軍事力量,4路被瓦解,武衞軍的失衡讓右軍一家獨大,從而讓袁世凱能夠輕而易舉地奪取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