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與蒙古決戰的時候,西夏明明擁有30萬大軍,為何還會慘敗呢?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説到元朝,大家又肯定會想起蒙古人,因為畢竟這個朝代就是由蒙古人建立起來的。而説到蒙古人的時候,很多人應該又會忍不住聯想到那些曾經被他們打敗的對手。比如説西夏,就屬於曾經的蒙古帝國的手下敗將。

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當初西夏跟蒙古決戰的時候,西夏明明擁有超過蒙古數倍的兵力優勢。可即便如此,西夏最終還是被蒙古滅掉。那麼,在與蒙古決戰的時候,西夏明明擁有30萬大軍,為何還會慘敗呢?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蒙古還真沒有打算先對西夏下手。就仇恨程度而言,蒙古人更恨的是金國。因為金國人曾經給蒙古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自然蒙古人便不會如此輕易放過金國。可惜當時金國的實力太過強大,而蒙古又剛剛崛起,直接跟對方搞出正面衝突,那蒙古顯然佔不到任何便宜。

既然如此,他們便開始把主意打到了西夏這個國家的身上。而蒙古有意先滅西夏,那肯定會花很多心思來研究西夏的各方面情況。而西夏呢,除了知道蒙古崛起了之外,對蒙古的具體情況可以説是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就算不在兵力方面佔有優勢,也照樣能夠滅掉西夏。

那個時候領導蒙古軍的人是成吉思汗,此人本身就具有很出眾的軍事才能,自然在帶兵打仗這件事上就頗為重視採用正確的攻打戰術。於是,在第一次攻打西夏的時候,蒙古軍很輕易就取得了勝利。只不過這次他們並未能將西夏滅掉,而只是搶奪了西夏重鎮的所有財富罷了。

後來西夏人也學精明瞭,開始對蒙古有了些防範之心。但即便如此,他們也很難在遭到蒙古軍的攻打時逃出生天。為了保全自己,在之後再次遭到蒙古軍的攻打的時候,西夏就立即開始向金國求助。

畢竟那個時候的金國實力遠大於蒙古和西夏,且西夏之前跟金國的關係也特別好。只是讓西夏人沒想到的是,金國的國君竟然一改常態,對西夏人的遭遇置之不理。

於是,西夏人在敵不過蒙古人的時候,便只好選擇投降。不過誰也能看得出來,這種時候的西夏人並非真誠實意地投降,而蒙古也不會因此而輕易放過西夏。結果,在成吉思汗西征勝利回來後,便藉口西夏不履行附屬國的義務隨同其一起西征和在蒙古留下人質,再次對西夏發兵。

之後等到成吉思汗逝世,他的子孫為了完成他的遺願,向西夏發起了最後的進攻。而那時在西夏坐鎮的皇帝是個昏君,蒙古稍微採用些心理戰術和攻堅戰術,就立即將西夏給滅掉了。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西夏之所以會在兵力方面佔有很大優勢的情況下依然被蒙古滅掉,還跟他與金國反目成仇有比較大的關係。前面我們説過,剛開始的時候,金國的實力非常強大。

即便是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也不敢輕易與之發生正面衝突。若是金國肯在西夏遭受蒙古進攻的時候伸手幫上西夏一把,那西夏跟金國估計都不至於那麼早就被蒙古所滅。

可偏偏向來跟西夏關係很好的金國,這次死活不肯向西夏伸出援手,結果二者關係破裂,西夏無法得到金國的幫助,再想反叛蒙古的時候自然就會被滅。

當然了,這些情況蒙古的統治者早就料到了。所以他們根本不擔心西夏會跟金國聯手,否則的話,他們也不會直接選擇對西夏下手。之後雖然西夏出現了反覆歸順又反叛的情況,但他終究未能再跟金國建立起盟友的和諧關係。

這樣一來,西夏和金國都算是失去了一個強大的外援。那當蒙古去攻打他們中的任何一方的時候,豈不是就會出現勢如破竹的情況。因此,西夏會被蒙古所滅也就沒什麼值得感到奇怪的了。

由此可見,一個有實力的團隊也得有個有實力的領導來帶才行。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原本的金國能夠隨意凌辱蒙古人,不就是仗着自己國強君明嗎?可是後來呢?在短時間更換了多個君主,還都是妥妥的昏君。別説指揮作戰了,能不給國家惹出麻煩來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在這種情況下,金國和西夏要是還能強大下去,那才該讓人感到奇怪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