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發佈《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雙減”後,83.5%的學生未參加校外學科培訓,75.3%的學生感受到作業量比上學期減少。83.4%的學生基本能在學校完成書面作業或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學生居家學習活動內容發生積極改變,75.5%的家長認為週一至週五孩子在家閲讀、運動、勞動、社會實踐總時間增加,68.2%的家長認為孩子的睡眠時間明顯增加。
據悉,問卷調查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13個區縣、3564所學校,2021年12月20-28日採用在線問卷調查系統進行調查,合計有效樣本總量168.9萬。2022年1月24日-28日進行個別訪談,一對一訪談12個省份、36個區縣的105位校長、316位家長。
《報告》顯示,“雙減”取得成效的同時,也面臨着挑戰和困難。教師高質量作業設計能力亟待提高、教師工作壓力和負擔加重、校外培訓機構仍存在違規行為、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尚未健全等。
《報告》顯示,家長教育期望值較高。91.2%的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學歷。50%以上的學生認為家長期望太高是學習壓力的最大來源;高收入與低收入兩端的家長參加校外培訓的佔比高,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擔心孩子成績的比例高達93.7%;32.6%的家長為讓孩子上好學校常常感到很焦慮,30.2%的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上職業學校。
《報告》就深化“雙減”改革提出建議。作業改革是“雙減”改革的重要着力點,提升教師作業設計能力,將作業設計納入地方教研體系和教師教研規劃,對教師開展作業設計專項培訓;完善課後服務內容和課後服務制度,促進課後服務內容結構化升級,健全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健全課後服務資源供給機制;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力縮小校際教育資源配置差距,辦好家門口的每所學校;綜合施策全面減輕教師負擔;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素養;實施教育信息技術公共服務賦能戰略。
作者 靳曉燕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