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三年級,學習習慣不好怎麼辦?
有位家長問,
孩子上課狀態不佳,作業拖拉,
學習習慣一塌糊塗,怎麼辦才好呢?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和個人發展的因素,
習慣佔了很大的一部分。
但是,
一個愛玩遊戲,不做作業,
一個熱愛學習,興趣廣泛
都不是一天兩天就養成的,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學習習慣差的孩子有什麼辦法改善?
第一,調整作息
小 A 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
他每天做作業要做到10點鐘,
每天上課就是神遊,
之所以作業要做到那麼晚,
是因為需要動腦子的題目不會做,
不用動腦子的作業不想做,
必須媽媽下班回家後盯着他才做。
因為心無旁騖,
加上媽媽的河東獅吼,
11點前還是可以完成的作業。
一方面是家長的時間確實比較少,
另一方面是缺少監督的人,
所以,孩子的學習習慣一直是這樣的。
不敢讓孩子不做作業就去睡覺,
是怕孩子養成了不做作業的習慣。
小A的主要問題其實屬於作息問題,
晚上很晚睡,白天沒精神,
小學生的睡眠時間要有10小時,
所以每天最好9點就能睡覺了。
小A主要是語文比較薄弱,
那麼每天早上上學路上背一背古詩和日積月累是有好處的。
從家長所描述的一些情況來看,
孩子目前還是比較依賴家長的,
只要家長陪着一起學習、一起背誦
孩子還是能夠完成。
這個過程,本該是一年級就完成了,
現在三年級了,
前面沒完成的還是不能跳過,
只不過是因為現在的學習任務相對比較重,
家長做起來更加難,往後只會越來越難。
第二,重視書寫
今天看到一個很生動的比喻:
我們班上有位同學寫的字就跟二維碼似的。
孩子的字寫得好不好跟成績好不好並沒有什麼因果關係,
不過,字跡潦草的孩子佔成績不理想的佔多數。
好看的字體可遇而不可求,
孩子在書寫的時候要求工整、無錯字即可。
同時,也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
那就是隨着年級的升高,
孩子的書寫水平會隨着作業量的增加而日漸潦草。
那麼,家長要做的就是在一二年級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這樣在考試的時候不至於崩盤。
可以寫字帖,
課內的生字注意一定要按照筆順寫。
第三,尊重個體差異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家長焦慮會傳染給孩子,
整個家庭的氛圍如果都籠罩在比較低落的情緒中的話,
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要把孩子當作孩子來看,
接受孩子學得慢;
要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來看,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除了學習課內的知識,
課外的藝術、運動也是值得提倡的。
好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一個月,
好習慣的堅持能夠影響人的一生,
希望孩子都能夠吃好、睡好、學好、玩好,
而不是整日苦大仇深地困在學海之中。
總而言之,孩子的成長是多個方面,
而不僅僅是學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