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的記憶(文/王金髮〉
每個人都有難忘的記憶,但我的這個記憶,至今己有近50年了,仍很難釋懷,念念不忘。
我們這批首批恢復中考的學生,在經過邊勞動邊學習的環境後,就要成為”柏城中學"第一批畢業生結業了。當時的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在學校穩如泰山,仍發揮作用。與學校黨支部一起,對我們首批高中畢業生,做出了最後決定,要進行最後一堂課的教育,讓我們離校後,回到農村,能安心紮根第一線,在廣闊天地裏,好好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安心農業第一線,做個當代新農民。
記得這最後一課,給我們請來了3個方面的人才,分別從不同側面入手,第一個就從原高密縣大王莊公社大王家莊村,請來村黨支部書記孫延英,她是60年代的原高密七中高中畢業生,她畢業後,紮根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成績優秀工作突出,成為村裏的優秀青年,被村裏推薦到公社,被光榮的入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她給我講課的時侯,語言犀利,事蹟動人,深深感動同學們,在同學中引起強烈反響。
第二位給我們請的是貧下中農代表,他是柏城公社堤東村,苦大仇深,小時侯討荒要飯,吃不飽穿不暖,多虧共產黨來了,翻身做了主人,才過上好日子。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工農兵大學生,走出鄉村,為人民服務。成為國家一名白醫天使,穿上白大褂,為貧下中農防病治病。第三位給我們請來了原青島知識青年,他從青島大城市來到柏城公社某農村,由於虛心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愛學習愛勞動,很快被村裏提拔當了小學教師,後因教學成績優秀,又被公社教育組提拔到一所聯辦中學當了教務主任。他給我們講,當時下鄉麥苗韮菜分不清,當時一個笑話是,剛到農村看到滿坡麥苗,就問鄉親們,你們種這麼多韮萊,什麼時間能吃完?弄得社員鬨堂大笑,鬧出笑話。還有一次驢子拉水車澆地,起步喊"齊步走,住下喊”立定”,鬧了大笑話。韓老師給大家講的,簡直象聽笑話,引起同學們陣陣笑聲。
學校給同學們上這最後一課,非常及時,很有必要,各班級抓緊畢業季,在團組織的領導下,迅速開展了一次"到農村去,到貧下中農中間去,我們怎麼辦的大討論,都寫出決心書,貼到班裏學習園地裏去,向學校黨團組織表示了最後的決心,留做美好紀念。
這堂課至今已經過去近50年了,我記憶猶新,難以忘懷,深感在即將離校這關鍵時刻,這堂課上的很必要,很及時。記得一九七五年七月十二日那一天,我們七五級六一,六二兩個班的同學,在舉行完典禮後,每人一本"老五篇"和一個小鋤頭,久久不願離開母校。同學情師生誼,在這一刻充分的展現淋漓盡致!現在離開母校的記憶,那一課至今
浮現在眼前,成為永遠難忘的美好回憶!
壹點號 藝雪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