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的2022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選樹活動中,來自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學位點負責人李宗剛順利入圍,成為推薦人選,這名常年忙碌穿梭在教學、科研和編輯陣地三線作戰的攻堅克難者,再次贏得業界廣泛讚譽。
山東省省屬高校文科類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便是山東師範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學科。在這個學術底藴深厚、人才輩出的學科,李宗剛作為學位點負責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學校東嶽學者拔尖人才、學報主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委省政府高校系統 “攻堅克難獎”獲得者,繼承了學科前輩學者“把學術研究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的傳統,除了致力於學術研究和學生培養之外,還把學報編輯視為自己參與和推動學術研究的重要事業。
把學術研究當作一種生活方式
近十多年來,李宗剛曾1次獨立獲得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1次作為參與者獲得二等獎;4次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一等獎,2次獲得二等獎,1次獲得三等獎;3次獲得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李宗剛之所以有現在的收穫,恰是緣於他的學術研究超越了為稻梁謀的功利階段,提升到了學術研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超功利境界。對此,李春林研究員在《東吳學術》撰文寫道:“作為一位人文學者,他的使命感更突出地表現在他的學術研究上。那十餘本學術專著和數百篇論文、評論等都不是為了評職稱而著,他在讀博之前就已有高級職稱;更不是為了稻粱謀。”“李宗剛深廣的精神世界,乃是魯迅思想和五四精神的呈現。”“李宗剛強烈的使命意識和豐盈的情感世界,基於他對人的本質的認識,對人的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的體認。”
李宗剛常年堅持坐班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到深夜,暑假、寒假從不休息,堅持每天到學報編輯部辦公室辦公。正是這種兢兢業業、踏實肯幹的務實精神,才使得李宗剛攻克了學術上的重重難關,發表了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對於李宗剛的學術研究,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朱德發有過這樣的評述:“若説2006年出版的《新式教育與五四文學的發生》,是宗剛從現代中國教育與現代中國文學互動關係這個總論題研究中磨出的也是亮出的第一劍,僅僅是初露鋒芒;那麼即將問世的這本著作則是經過10多年的焠磨而亮出的第二劍,其鋒利的光芒主要是從本著作的突破點或創新點上反射而出。”他“通過對五四新文學發生緣由的深入研究,發現文學革命先驅們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周氏二兄弟等都是父權缺失者,正是這種特殊的人生遭遇,促使他們通過新式教育或現代教育的渠道完成了自我人格從傳統向現代的蜕變,以時代先鋒的姿態充當了五四文學革命的弄潮兒”。他在既往習焉不察的現象中得出了新論,“甚至通過對真偽難辨的史料的層層剝離,將隱藏於歷史亂象背後的本真面目展示出來或者把規律性的東西尋找出來,以形成一家之言”。正是在多年的砥礪前行中,李宗剛已成長為五四文學發生學和20世紀中國文學教育領域頗具代表性的學者。
近十年來,李宗剛出版了《新式教育與五四文學的發生》《父權缺失與五四文學的發生》《現代教育與魯迅的文學世界》等著作8部,編選研究資料13部;在《文學評論》《文史哲》《清華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論文有53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等轉載的論文30餘篇。
把學生培養視為學術的代際傳承
李宗剛不僅注重學術研究,而且還注重學術傳承。在浮躁的學術風氣影響之下,有些學者只把自己的功名利祿放在第一位,早就把自己學術道路上的引路人拋之腦後。但李宗剛像農民一樣厚道,他把自己求學道路上那些伸出過援手的老師都銘記在心,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
李宗剛的碩士生導師蔣心煥無疑是其學術道路上的引路人。蔣先生於2021年初去世後,李宗剛縈繞在心間的一個情結就是要好好地梳理老師的學術人生,為此,他拿出兩個多月的時間,寫出了近3萬字的長篇論文,該文作為頭題發表於《長江學術》。北大温儒敏教授這樣説:“此文寫得很好,讓我對蔣先生的學術貢獻有更完整的認識,同時更瞭解山師學派的源流與特色。”
李宗剛的博士生導師朱德發是其學術道路上的提升者。李宗剛在諸多場合,經常提及的一個名字便是朱德發。在2019年全校畢業生典禮上,他作為教師代表,給即將離開母校的學子們講述了朱德發的“學術逆生長”的故事;在學校70週年校慶的專題片中,他作為學校選定的幾個代表教師之一,在談及學報的發展歷程時又講到了朱德發。其實,作為一名學者,李宗剛早就自覺地確立了傳承諸位先生的精神的理念,為此,他早在2013年便開啓了朱德發講授課程的全程錄像工程,還對朱德發的手稿進行了系統整理。
李宗剛始終對老師秉承一顆感恩之心,除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導師之外,他還不忘其他老師的栽培之恩。據統計,李宗剛還幫助朱本軒等老師完成了其著作的編選工作。對此,語文教育名家曹明海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當今這個功利性社會,有誰這樣不為名不為利,甘心情願做這種事情而付出勞累和心血,並默默無聞地為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師編書稿呢?……我一直被宗剛這種可貴的精神和學人品格,深深地感動着。”
正因為從前輩學者那裏繼承瞭如此之多的優良傳統,李宗剛把教書育人當作賡續前輩精神的一種途徑,當作自己的神聖使命,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培育下一代的社會責任。
李宗剛擔任導師以來,已經招收碩士生共69人,其中有6人攻讀博士學位,其中包括北京大學等名校;招收博士生11人。他在教學中注重“手把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漸地領悟到了論文寫作的內在規律。對此,有人在文章中這樣寫道:“李宗剛帶領着他的碩士生、博士生團隊,披荊斬棘,勇於探索的精神,正是他所在的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一直以來傳承着的人文精神。”
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李宗剛有付出,也有收穫。2019年,他獲得了第五屆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主講課程入選山東省級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他指導的兩位博士生獲得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他本人也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稱號;2017年,他帶領的博士生團隊獲得山東師範大學首屆“五導”卓越導學團隊;2018年,他又被評為山東師範大學2018年度“十佳教師”。
把編輯工作當作自我社會價值的實現方式
2011年,李宗剛開啓了其學報主編生涯。這個時期的山師學報,正是歷史上的困難時期,其中一個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就是辦刊經費嚴重不足。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裏,他的人生場域基本上侷限於學報辦公室,他的時光也大都伴隨着編輯工作的進行而悄悄溜走。他的十一年時光似乎被壓縮在一個週期裏,播撒下衝擊C刊的種子,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2019年3月,南京大學C刊正式發佈,山師學報榜上有名。學報也由此得以在一個新的平台上為中國人文學術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動力。李宗剛歷經八年的艱難辦刊歷程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時任校黨委書記的商志曉説:“學報全體同志攻堅克難的可貴品質和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展現了當代山師人幹事創業的精神風貌。”
2019年11月,李宗剛被全國高校學報研究會授予優秀主編稱號,並作為優秀主編代表在全國近600人蔘加的大會上發言。站在發言台上,腰椎和頸椎突出多年的李宗剛慨言:“學報的點滴進步都是主編帶領着編輯沒黑沒白地幹出來的,在他們業績突出的背後,大部分有腰椎和頸椎的突出作為堅強的支撐。那麼,我們不僅要追問,包括主編在內的編輯,為什麼會為了學報業績的突出,甘願拿自己的腰椎和頸椎突出作支撐呢?我想,這便是出於主編的家國情懷、歷史擔當以及志在詩和遠方的理想。”在發言的最後,李宗剛不無豪邁地總結道:“根據自然的規律,一切都會歸零,包括主編的腰椎和頸椎的突出在內。但我們編就出來的學報不會歸零,它猶如一葉永不沉沒的諾亞方舟,將承載着我們的家國情懷、歷史擔當,駛向詩和遠方!”正是基於如此不懈的追求,山師學報在2019年進入C刊行列之後,又在2021年再度入選C刊,從而為山東高校打造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高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李宗剛,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師,在普通的崗位上,有着不甘平庸的韌勁,有着清醒的“歷史中間物”意識,有着深深的家國情懷。他把朱德發視為自己的人生楷模,在他的身上,人們看到的是那大海般的永不停歇的生命湧動,是那永遠都勃發着的生命綠色,是那永不滿足於一種綻放姿勢的生命之花,是那永遠力圖超越自我的生命之魂。(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