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唐朝的行軍總管、都督、節度使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唐朝之所以強盛,與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分不開,而都督、節度使、行軍大總管便是唐朝常見的三種軍事官職,其中都督和節度使更類似於現代的軍區司令,不同之處在於都督職權較輕,而節度使則職權更重,且在掌握民政和財政之後成尾大不掉之勢;而行軍總管(大總管)則是戰時的軍事最高長官,不過卻是臨時職位,戰爭結束後便予以撤銷。我們分別來介紹:

都督:唐初設都督府,以都督(大都督)為主官

唐朝的都督府其實源自於前朝的總管府,隋煬帝廢除總管府之後,唐高祖於武德初年又將其恢復,不久後改名為都督府,一般設置於“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即容易爆發軍事衝突的地區。

唐朝的都督府最初分為兩類,其中管理十州以上的為大都督府,不滿十州的稱為都督府,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進一步細分,户滿兩萬以上的為中都督府,不滿兩萬的為下都督府。都督府設都督1人,其中大都督府為從二品,中都督府為正三品,下都督府為從三品。不過,大都督一般由親王遙領,而平時以長史代理其職。

唐代都督職權較輕,雖加使持節之號,但並不真正賜節,且從貞觀元年(627年)開始,內地的都督府便大多被裁撤了。景雲二年(711年)時,唐睿宗曾想要在全國(除京畿、都畿外)設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糾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惡,但也並未真正施行。

安史之亂後,邊關要地的都督府雖然並未明令廢除,但大多已成空名,就連其下屬官員長史、別駕也不常設,司馬則僅存其名,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閒散官員。

節度使:初為軍事長官,掌握財政、行政後開始尾大不掉

唐太宗去世以後,唐朝開始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為防止各地少數民族侵擾邊境,唐朝從長壽元年(692年)開始在邊關要地構築防禦工事、駐紮軍隊,景雲二年(711年)朝廷以賀廷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實授旌節,從此節度使代替都督,成為地方最高的軍事長官。

唐高宗以後,由於土地兼併日益嚴重,隨着均田制的崩壞,府兵制也隨之開始崩潰,隨着府兵逃散日益嚴重,以致士兵缺員嚴重,徵防難以調發。於是從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始,募兵制逐步開始取代府兵制,到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時,各節度使麾下的軍隊基本都變成了募兵,而這些士兵由於身家性命和官職升遷全部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導致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節度使開始逐步掌握軍權。

而隨着邊境的駐軍越來越多,朝廷的後勤供應已經很難予以滿足,於是朝廷開始允許各地駐軍開墾農田,從而一定程度上實現自給自足,最初軍屯糧食還由朝廷統一調配,但之後為了便於邊軍作戰,朝廷不得不將包括軍屯糧食在內的防區財政權逐步交給了各地節度使,甚至連防區內食鹽資源的管理權都交給了地方軍隊,如此一來節度使又開始掌握了財政權。

隋唐以來,由於府、州等一級行政區太多,為便於管理,唐朝將全國劃分為若干道,由朝廷派風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撫使、存撫使、採訪處置使等到各道巡察,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各道採訪使已經逐步成為常設機構,主要負責監察本道刑獄和地方州縣官吏,處置使則有便宜從事的大權。後來,為了降低各地官員對軍事行動的掣肘,從天寶中期開始,各地節度使開始兼領採訪使,結果導致節度使又掌握了轄區內的行政權。

從後太宗時代到天寶年間,隨着節度使一步步掌握軍事、行政和財政,各地節度使幾乎已經成為了國中之國,而在安史之亂後,隨着中央朝廷的持續衰敗,各地節度使更是徹底擺脱了朝廷的掣肘,進而為唐末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亂局埋下了隱患。

行軍總管:戰時軍事最高指揮官,但只是臨時職位

行軍總管源於北周時初設,乃是戰時的軍隊主帥,如《周書·宣帝紀》有載“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杞國公亮、郕國公梁士彥以伐陳”,隋唐兩朝沿用此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行軍總管、行軍大總管只是臨時官職,往往在戰時以大臣充任,專門負責率領大軍出戰,而戰爭結束後,便又予以撤銷。

例如貞觀十三年(639)十二月,唐朝討伐高昌,唐太宗以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薛萬均、鐵勒將領契苾何力副之,合兵15萬西征。又如顯慶二年(657)正月,唐朝第三次攻打西突厥,便以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燕然都護任雅相、回紇婆閏副之,率步騎10餘萬出金山北。

不過,行軍總管、行軍大總管這種稱呼大多出現在唐初,唐朝中期以後便已經很少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節度使和元帥等職務。

如上所述,我認為應該是行軍大總管、都督、節度使三者的關係應該是節度使>都督>行軍大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