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北大一位助理教授因採訪視頻走紅網絡。
“我是北京大學數學系2010級本科生、2014級研究生,反正現在是老師,是北大的老師。”
簡單的自我介紹,樸實無華的外表,再加上手上拎着的3個饅頭,一瓶桶裝水,引起了無數人好奇。
之後,網友爆料這位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男子,其實是北大的“數學大神”韋東奕。
韋東奕到底有多牛?看看他的簡歷。
連續兩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滿分金牌;
一人橫掃2013屆丘成桐數學競賽4項金獎;
保送北大,之後用3年半就獲得了博士學位;
哈佛為了他不惜打破校規(可直接免掉英語考試)......
韋東奕的採訪視頻火遍全網後,評價褒貶不一,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韋東奕過於樸素的外在形象。
有人猜測他“與人交流有問題”;有人斷定他只是個“做題機器人”......
可以説是膚淺地讓人好笑了。
想起一個網友的評價,“人家已經到了馬斯洛需求最高等級,你還在糾結穿衣品味”。
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一個需求金字塔,將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5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
金字塔的特徵是,底部大,頂部小。這和人羣數量的分佈,是對應的。在塔基的人多,在塔尖的人少。
而那些頂尖人才,其它低層次需求通常都已滿足,這時只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需求才有吸引力。
所以,別再無知地嘲笑他人,因為你夢寐以求的紙醉金迷,可能是別人的不屑一顧。
越來越發現,往往是那些層次越高的人,越懂樸素的力量。
整理者:言偃,精讀主創,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