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朱瞻基不僅是一代明君,還順手為後世文物界留下一瑰寶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明朝是古代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16位皇帝,存國有276年。它是繼漢唐之後有一個歷史黃金時期,後世評價明朝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稱之為“烈明”。後繼者清朝官方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今天要給大家説一個明朝的皇帝朱瞻基,在他的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雖然他在位只有短短十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明宣宗朱瞻基
據史籍記載,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熾的長子,從小天資英暢,敬禮大臣,勤恤民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朱瞻基登基稱帝之後,又是一位善於納諫的皇帝,在軍國大事上,能聽取臣下的意見,比如在即位之初,他聽從大學士楊榮的建議,率兵親征,平定了懷有不臣之心的皇叔朱高煦的叛亂,維護了皇室內部的穩定;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設有交阯布政使司)反腐叛亂,明朝數派大軍征剿均吃敗仗,朱瞻基聽從楊士奇、楊榮等人的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等等。

在對內的治國之道上,朱瞻基能夠實行安民、愛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統治的期間內,體恤民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據説,有一次朱瞻基路經農田時,看見路旁有耕作的農民,於是他下馬詢問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他興致盎然,取來農民耕田的農具,親自犁地。沒推幾下,他停下來,回頭對身旁的大臣説,我只是推了三下就有不勝勞累的感覺 ,何況農民終年勞作。説完就命人賞賜農民錢鈔。可以説,明宣宗一朝是明代君臣關係最為融洽、政治相對清明、社會較為和諧、經濟穩步發展、邊防比較穩固的時期。

宣德爐是由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親自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可以説大明宣德爐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製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眾多鑑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鑑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如果讀者們家裏有一件真正的宣德爐,那就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