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字淵,或者子淵,所以又稱為顏淵,生於公元前521年,卒於公元前481年,現在山東曲阜人,十四歲的時候入孔子的門下學習,在其後的25年裏顏回一直追隨着孔子,直到其三十八歲才由於生活所迫獨自開堂講學,收穫一點微薄的收入維持家用,可以説起一生都是非常清貧的,
顏回劇照
顏回十三歲入學,史書稱其六年學業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但是出於對老師的崇拜和對儒家學問的痴迷,顏回一直追隨着孔子。在其完成學業之後有短暫的時間西遊至衞國,並且經由衞國去宋國迎娶戴氏,與戴氏完婚後在其二十一歲的時候生下了兒子顏歆。做了父親的顏回並沒有將自己的精力轉歸自己的家庭,去掙錢養家,而是繼續跟隨者孔子去周遊列國,希望找到能夠實現孔子的政治抱負的國家,經過漫長的十四年的遊歷,顏回一行人並沒有找到可以實施儒家思想的國家。儒家思想在那個戰亂紛紛的年代完全不能適應當時的需要,但是顏回並沒有因此而對儒家的思想學説產生任何的懷疑,堅定的支持自己的老師。
顏回跟隨孔子完成列國的遊歷後回到了魯國,這個時候已經是公元前479年,顏回已經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父母已經衰老,養家的重擔必須要由顏回挑起來,顏回不得已結束了對孔子的追隨,自己開堂講學,以獲得微薄的收入維持家用,但是長期的刻苦學習加上長期的營養不良,顏回在公元前481年,四十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
顏回生前的生活可以説是潦倒的,但是去世後卻得到了歷代統治階級的認可與推崇,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祭孔的時候顏回配享。歷代統治者追加的諡號更是展現了對顏回的榮寵,唐太宗尊顏回為“先師”,唐玄宗尊顏回為“兗公”,宋真宗加封顏回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將其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顏回為“復聖”。山東曲阜至今還有“復聖廟”。
顏回的故事
顏回是孔子的學生,在顏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裏,大部分的時間是作為孔子的學生,追隨着孔子走在尋求儒家思想實現的路上,顏回沒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沒有做過官,其言行大多是在記載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論語》中,用現在世俗的眼光來看,顏回的一生是失敗的,因為顏回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維持。
孔子與顏回劇照
顏回是聰慧的,孔子的大弟子子貢這樣説“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正是由於顏回的聰慧,所以對於孔子的思想能夠非常迅速的領略,並且能夠將孔子的思想記在心中,實踐在自己的行為中。孔子講學,顏回總是沉默寡言,別的學生都有很多的問題問孔子,而顏回總是順承老師,不曾提出一點疑問,開始的時候孔子也認為顏回有點愚笨,但是後來觀察,看到顏回可以將儒家的思想貫穿在行為中,不禁感嘆“賢哉回也!”
顏回是忠誠的,顏回的忠誠源自對孔子所創的儒家學説的推崇,顏回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由此可見,顏回是孔子忠誠的擁護者,在孔子四處宣揚自己的思想不能夠得到應用,陷於荒野,食糧不繼的時候,包括子路、子貢在內的很多學生都對孔子的學説產生了懷疑,只有顏回堅定的相信孔子的思想。'
顏回也是生不逢時的,如果顏回生活在一個盛世,那麼其思想就可以實現。但是不幸的是顏回生長在春秋的末期,那個時期是一個崇尚武力,權臣當道,想要實現大同社會完全不可能的社會,所以顏回在那個時代是落魄的,即使是名聲在外,即使是成為一個名噪一時的大儒,對於其生活質量並不能有任何的改善,所以顏回“身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
雖然顏回生前是落魄的,但是其身後卻得到了極大的榮寵,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世代祭孔的時候顏回配享,以後的歷代統治者更是不斷的給顏回追加諡號,死後的榮耀可以説非常的隆重。
孔子與顏回的故事
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時期魯國人,與顏回是老鄉,也是師生,孔子一生中據説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卻稱顏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語之中處處表現出對顏回的喜愛,對顏回的評價非常的高,稱其為“三月不違仁”,稱其“賢哉回也”,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已經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痛哭流涕,説再也沒有顏回那樣的好學生了。
孔子畫像
顏回,春秋時期魯國人,是魯國沒落的舊貴族,到了其父親顏路一代已經是徒有虛名,顏回十三歲拜孔子為師,可以説其一生都在追隨孔子,與孔子朝夕相處的時間從其十三歲入學到其三十八歲自己開堂講學長達二十五年之久,可以説孔子對其是非常瞭解的,其對孔子也是非常瞭解的。不僅僅孔子對顏回推崇有加,顏回對孔子也是非常的崇拜,即使是在孔子學説不能被所有的國家接受作為施政綱領的時候顏回還是堅定的相信自己老師的思想,顏回説:“‘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可見顏回是孔子堅定的信徒。
孔子對顏回也是非常信賴的,《呂氏春秋》記載的《顏回攫其甑》就很好的説明了孔子對顏回的信賴,孔子見到顏回從甑裏面取食,但是還是相信了顏回的説法,相信是由於炭灰弄髒了米飯,所以顏回才拿出來吃了。從這裏可以見到顏回的品德,也可以見到孔子對顏回高度的信賴。
從顏回與孔子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兩個人的師生情誼是非常難得的,彼此互相信賴互相推崇,可以説已經達到了師生情誼的最高境界。
顏回的賢表現在哪裏
顏回是孔子的學生,被尊為七十二賢之首,被歷代統治者所推崇,歷代統治者給顏回的諡號很多,但是歷史上的顏回卻並沒有做過官,沒有什麼政績,只是在陪着孔子周遊列國後在自己的家鄉教過幾年學生,生活窘迫的連衣食都難以維繫,可孔子卻反覆的感嘆“賢哉回也!”,為什麼大家對顏回的評價這麼高呢?顏回的賢表現在哪裏?
顏回劇照
首先顏回的賢表現在“不遷怒,不貳過”,這是孔子對顏回的評價,這一點想想我們自己能否做到呢?我們很難做到,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擺着一張臭臉,總是在對待別人的時候不自覺的將自己的怒氣發泄到別人身上。一個人可以犯錯,但是很多人沒有自制力總是在一個地方犯錯,我們總是看電視到深夜,影響了明天的上班或者是上學,我們總是胡亂的花錢,導致月底的入不敷出,如果能“不貳過”這些都可以避免。
顏回的賢還表現在“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顏回從來不會質疑,因為顏回能夠完全吃透孔子所講的一切,並且“足以發”,也就是説能夠將孔子的理論落實到行動上,這是非常難得的,顏回的學以致用,可以説已經達到了聖人的標準。
顏回的賢還表現在“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也就是説顏回三個月之中能夠做到自己的行為絲毫不會違背“仁”,也就是説顏回真正的是一個可以做到讓自己的行為符合這一標準的人,所以説其賢一點都不為過。
顏回的賢還表現在其“身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可以見顏回對於物質生活的要求是非常低的,能夠做到在物質生活非常貧苦的情況下,保持積極的樂觀的精神,並且三月不違仁,是大賢。
從上面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立體的感知到,顏回是一個賢人,孔子的那聲感嘆“賢哉回也!”顏回是完全當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