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麒 | “一炮成功”——西北科學考察團掌故
《辭海》上説中國有兩個鑑湖,一個在紹興,一個在烏魯木齊。如你所知,一個是鑑湖女俠秋瑾的出生地;一個是倡導戊戌變法的張蔭桓被賜死的流放地,這個“鑑湖”就在烏魯木齊的西公園。在迪化,外國探險家也留下了西公園湖面的遊船、岸上的亭台的攝影,可是有哪一位能像袁復禮這樣的一箇中國攝影師,特別地給鑑湖的榜書和對聯留下一個特寫,用圖像中的文字來説明迪化“鑑湖”毋庸置疑的存在呢?
袁復禮西北考察途中使用的相機
迪化城西公園
袁復禮攝鑑湖的榜書和對聯
迪化城門樓(烏魯木齊新南門)
烏魯木齊的迪化城,留下了東南西北所有的門的稱呼,但都早已拆除;袁復禮的照片卻給了我們可以重組的城圈。還有大小十字的牌樓、西大橋迎來送往的匾額、烏魯木齊河灘上硝皮子的維吾爾老鄉、工業化的碾路機、東門外的無線電、道勝銀行舊址中的氣象台、各種宗教徒、第一批留學生……一個讓你燒腦的不今不古、不中不西的烏魯木齊,袁復禮都“get到點上”了。
在烏魯木齊,前往水磨溝的路上,會見到一個立交橋,橋上的招牌是“成功橋”。那是“一炮成功”的簡稱。在前往大巴扎的路上,會看到533路公交車身上正寫着“一炮成功”。原來,同治民變之後,新疆被阿古柏佔領,直到光緒二年(1876)夏秋之交,劉錦棠攻克烏魯木齊。雖然全部的復原還要到五年之後收復伊犁才大功告成,而烏魯木齊一役是戰爭的拐點,據説當時在城外的六道灣山樑上朝着北門城牆轟了一炮,叛軍便紛紛逃竄,留下了“簞食壺漿”迎候六軍的各族百姓。為了紀念這一勝利,在放炮的地點修建了一個炮台。那個制高點,就被命名為“一炮成功”。
“一炮成功”
後來炮台坍塌,那個地方又成了自來水廠的水源地。再後來,左宗棠的評價終於回到歷史應有的位置上,在原址東邊的水塔山上,一個更加宏偉的雕像和碉堡被建立起來,這就是各位現在看到的533或者531路公交的終點“一炮成功”。
外國的探險家在西域見過太多的碉堡,經過烏魯木齊的時候,他們不會為了這個難看的近代建築專門爬到山樑上去拍攝。但是袁復禮去了,因為他知道:“一炮成功”是走進新疆近代史的風暴眼。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
【封面圖片】
近日,英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將受疫情影響的“奧伯利·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1872—1898)畫展延展至9月20日。這是50年來最大的比亞茲萊展,包含這位唯美主義英國插畫家的逾200件作品。封面圖《伊索爾德如何寫信給特里斯坦》出自比亞茲萊為馬洛禮爵士《亞瑟王之死》創作的插畫(約1893年)
作者:朱玉麒
編輯:劉迪
責任編輯:李純一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