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忠君報國的赤膽忠心令人景仰,他們抗擊外侮的英勇事蹟萬古流芳。拜宋元的民間藝人所賜,把楊家將的故事編成戲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間又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用小説評書的形式在社會民間廣泛傳播。
strong但是歷史與演義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楊家將的故事源頭肯定要説楊業,楊業,即演義中的楊令公,他是宋初名將,因抗擊契丹英勇善戰,得名“楊無敵”,最後被契丹俘獲,絕食三日而死,壯烈殉國。/strong
楊業劇照
在各種演義裏,有七郎八虎,楊門22位女將等,多為杜撰。不過楊業確實有7個兒子,只有楊延玉戰死,其他孩子都長大成人,strong所以楊業雖然為國捐軀,卻沒有絕後。/strong
strong楊延昭,就是故事裏的楊六郎,其實是楊業長子,繼承了父親楊業志向,長期擔任雁門關守將,契丹人十分畏懼楊延昭,給他取名“楊六郎”,因為契丹人有崇拜“六郎星君”的傳統/strong。
楊延昭鎮守邊關二十多年,跟他的父親一樣為國盡忠。後來《澶淵之盟》簽訂,宋和遼達成和議,楊延昭便不再有用武之地了,楊家將的故事便也落幕了。strong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曾跟隨狄青四處作戰,是楊家將第三代中官最大的,當時前方戰事比較緩和,北宋已經與遼國簽訂停戰協議。楊文廣是因為祖父輩的庇護出名,實際上的戰功並不多。/strong
從楊文廣之後,楊家基本上就算是沒落了。楊家也就前三代較出名,後代名氣就漸漸小了。後來楊家將故事多為杜撰。
當年楊家父子長期駐守雁門,其後人便在此生息繁衍。在如今的雁門關一帶,還有着大量的楊家後人聚集,strong那裏還有一個楊家的祠堂,名為楊忠武祠,亦稱楊令公祠。楊令公祠建於元代,是楊業的第十六世孫楊懷玉所建。也有説時十三世孫楊山所建。/strong
strong鹿蹄澗村楊家祠堂是目前國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楊家祠堂,楊令公祠裏面有碑文記載了楊令公的後人分佈,除了雁門關附近,還“流佈英種於川、廣、淮、揚間”。/strong
整個村子不過1000多口人,但是一半以上都是楊姓,而且都自稱是楊家將後人。
這其實是楊家祠堂保留的史料證實的,祠堂裏還存有“楊族史卷”和兩部楊氏族譜,這些都是楊家後代精心保存下來的。
村子每年都會舉行祭祀,而且全村人聚集在一起,高唱楊家將的戲曲。而鹿蹄澗村,也被很多流散在祖國各地的楊家將後人,共同認為是最大的祖地之一。
當年為了躲避元朝大軍,楊開華老人的祖輩帶着家人來到了四川。由於四川本來就是一座天險,所以當時楊開華的祖輩就決定定居在這裏,也就一直到了現在。strong楊開華是楊繼業的第37代傳人。這支到達四川梓潼縣的楊家血脈,他這一門還世代練習楊家槍法。/strong
不過老人的兒子楊鵬拒絕傳承楊家槍法,選擇離鄉打工。後代對楊家槍法已經不感興趣,也讓老人煩惱不已。
吉林市的市民楊永玖從家中翻出了來了一本《楊氏族譜》,雖然只有簡單的300多頁,但是根據上面記載的內容看:
p溯查楊姓始祖原籍系貴州人,自康德年間攜眷屬移居永吉州……康德元年歲次甲戌夏四月”、“追遠堂記”等字樣。
這支是楊家後人遷移過來,而且裏面還記載了很多楊家後人立功的故事。比如在清朝的時候,就有5位楊家後人被清政府封為將軍,超過30多人都在軍中擔任過職位。
strong經過查找發現,他們這一脈來自於楊繼業的28世孫,名字叫做楊榮。/strong家中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哥哥。當時父親已經在山西的鹿蹄澗居住,楊榮在後來遷到了貴州。
後來又由於戰亂,楊榮帶着全家老小從貴州來到了吉林。再後來他的孫子和侄孫生了8個孩子,然後形成了8個分支。他的八世孫是黑龍江副都督楊鳳翔,曾經是非常出名的抗擊沙俄大將。strong後來根據吉林省文物管理部門考證,此地的楊家將後人確實是楊家將一脈。/strong
在高淳淳溪鎮往西10多公里的地方,有兩個緊挨着的村子——楊家村與新楊村,兩個村子當中的人基本上都是楊姓,共同供奉着同一個宗祠,乃是楊家將的後人。
兩個村子當中輩分最高的是102世的楊廣木,如今已經是90多歲的高齡。輩分最小的是還在上二年級的楊麟間,中間整整差了8倍,正好是九世同堂。
雖然他們自稱是楊繼業的直系後人,但是並沒有把楊繼業當成第一祖輩,而是一直尊稱第七十八世的楊千一為世祖。因為他們本來也並不居住在高淳淳溪縣,而是在楊千一的時候搬遷過來。
整個村子還恪守着很多的傳統,比如説不聽不唱《雙龍會》。孩子入學之前,每個人都必須先到祠堂前面跪着,聆聽家族當中的長輩講述楊家將的故事。
strong是否是楊業後人,這裏需要打問號,北宋距今有一千多年,照着20歲一代人算得話,古代人都早婚早育,到現代也不能100多世。/strong
位於湖南鳳凰縣的偏遠小山寨,居住着200多户楊姓人家,他們自稱是楊家將的後人。現年36歲的楊秀河,自稱是楊家將的第37代傳人,甚至還拿出了了一本掃描版的《楊氏族譜》。
族譜當中記載他們這一脈的來歷,是由於當年苗民叛亂。楊六郎的第三子楊再思,奉命南下平亂。由於此地地勢險要,楊再思就決定留在這裏。後來朝代更替不斷,他們也沒從這裏走出過。
雖然是楊家將的後人,但是都是靠種地為生。整個村子幾千口人,但是隻出來了幾個大學生。
他們這一脈到底是否是楊家後人?仍然要留有疑問。
關於楊家後人分佈,我可能列舉也不全,歡迎各位高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