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幼教展雲展會丨曹中平:遊戲課程化實踐中的玩具優配

玩具作為“遊戲化課程”中的重要載體,是幼兒的“教科書”,也是教師瞭解幼兒的重要橋樑。每當談及如何根據幼兒園課程選配玩具的話題時,總能引發大家的深思。那麼,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玩具,滿足幼兒不同的興趣需求,充分發揮玩具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呢?

6月11日,華南幼教展·園來學前平台特邀曹中平教授做客【第十一屆華南國際幼教展雲展會】的雲課堂直播間,分享: 遊戲課程實踐中的玩具優配-幼兒園如何根據課程選配玩具 。

[ 曹中平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遊戲與玩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對於大多數幼兒園而言,需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提高玩具的教育效能、避免玩具與課程脱節、建構遊戲課程化“支架”。本文將從研究玩具、研究教學策略,釐清玩具、遊戲與課程的關係,發掘玩具的教育品質的視角,探討基於課程優選玩具的原則與策略。

01

玩具、遊戲與課程的關係?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從歷史學的角度上講,人類與遊戲是同步誕生的,從出生起,我們無需藉助玩具,即可實現各式各樣的遊戲,如投手,摔跤等;到了後期,隨着幼兒園、教育機構的出現,“玩具”的意義開始發生變化,它不僅僅作為一種玩物載體,支撐着遊戲的娛樂性,而是承擔了新的使命:具備教材功能,推動遊戲課程化的發展。

從聯繫上看,玩具課程化是遊戲課程化的基礎,玩具作為遊戲的工具,應為遊戲課程化做服務,不能脱離課程化的思維。

反觀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玩具,均未能根據課程體系做針對性開發,只是先產出成品再開發配套課程。此時,問題凸顯出來:由於未能做好玩具的系統化歸整,遊戲化課程的支架未被得到合理構建,適用於教學實踐的玩具並不多,導致老師們在實施遊戲教學時受到一定製約,干擾到課程的推進。往後,我們要更加重視玩具、遊戲與課程的關係,加強三者間的聯繫。

玩具,是兒童的“教科書”,書也是兒童摯愛的玩具。在孩子的眼裏,萬物皆可玩,而在看書的過程中,書本內容支撐着他們發散想象力,能幫助孩子進入遊戲情景、裝扮情景中,是十分有益的玩具載體。

玩具是世界的縮影,對世界有改造功能,在具備表徵功能的基礎上,它還有誘發功能,就像是一面鏡子,能通過投射效應,誘發兒童的幻想。

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不僅能看到當下的自己,也能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理想化的角色。很多小朋友拿到一根棒子,就會開始想象自己是孫悟空,手持金箍棒拯救世界。可見,一件小玩具也能誘發齣兒童的想象力,驅動孩子去探索本質,解決新產生的問題。

同時,玩具又像一扇窗户,透過這扇“窗”,孩子能看到另外一個世界,找尋通向未來的道路。小時候,我們接觸過很多簡單的玩具,當中藴含着豐富的教育意義,以竹蜻蜓為例,當中包含了力學、空氣浮力,旋轉產生動能等知識……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將竹蜻蜓和直升飛機聯繫在一起,擴散出螺旋槳的知識,讓孩子立足現實,發散思維,增加孩子對世界的期待值。

▎ 何為福祿貝爾“恩物”體系?

“恩物”是福祿貝爾為幼兒進行遊戲和其它活動所設計的一套教學用品,包括不同顏色的球類、各種可以拆解的大小不等的立方體、球體和圓柱體等。福祿貝爾認為:孩子在童年進行自主遊戲十分重要,每種恩物都是給兒童進行自主活動的材料。 基於直觀教育原則,“恩物”設計仿照大自然事物的性質、形狀和法則,體現了從簡單到複雜、從統一到多樣的原則,客觀上有助於擴大幼兒的知識,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作為幼兒認識萬物的初步手段和要求,它的出現與幼兒天性的發展相適應。

以圖中的“恩物”玩具為例,福祿貝爾認為,球體代表運動,立方體代表靜止,從球體到立方體中間的圓曲體,又代表着從運動到靜止的過渡。兒童可以利用這三種形體學到很多知識,如旋轉、搖晃、滾動等,並從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它們的特徵。大齡的孩子則可以通過觀察和比較進行描述,以此初步理解力學知識,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關聯橋體晃動、天圓地方等表徵現象。

▎ 福祿貝爾“恩物”的啓示?

1. 玩具背後藴含着教育哲學。任何一套玩具都有一個教育理論支撐,亟需我們從中挖掘兩者的本質聯繫;

2. 玩具既是遊戲的工具,也是學習的工具。玩具是幼兒的“教科書”,遊戲就是讀玩具這本無字書;

3. 幼兒園中的玩具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無聲課程”。玩具必須系列化,才能形成課程結構。

▎ 何為蒙台梭利教具體系?

蒙台梭利教具,由教育家瑪麗亞・蒙台梭利設計而出,是一套用於支撐蒙台梭利課程的教具體系。教具主要分6大領域:感官教育教具、數學教育教具、語言教育教具、科學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樂教育教具。經典的教具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例如插座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長棒等。

蒙台梭利的特點在於讓兒童通過自主學習,從中獲得大量感官經驗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教學知識。

以大家熟悉的粉紅塔為例,幼兒在按照數量堆砌木塊的過程中,能初步理解形狀大小的變化差異,正確認知三維空間的架構規則;同時,瞭解遞進遞減(順序性)的關係,為數學教育(理解十進位法)做好間接準備。

在身體機能的鍛鍊上,粉紅塔可幫助兒童發展視覺和肌肉的感覺度;鍛鍊兒童鍛鍊手眼協調和肌肉運動的控制力;加強兒童手部的靈活性;初步形成孩子的敏鋭觀察力。

▎ 蒙台梭利教具的啓示?

1.教具是教與學的有機統一。教具既是兒童的學習工具,也是教師的教學工具。玩具實現教育活動中教與學的雙向對接;

要想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教師需要藉助玩具的形象化功能,將抽象的概念輸入到直觀的教具教學中,使知識感性易懂,達到幼兒能理解的水平;

2.直觀教具也是形象化的玩具,可以表徵抽象的知識,為兒童的操作學習形成抽象概念,創造邏輯通道;

幼兒園的學習模式多樣,有操作學習、觀察學習、體驗學習等,不論選擇哪種學習模式,都離不開“理解”二字。理解是創造邏輯通道的基礎,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孩子做邏輯思維的啓蒙,把抽象概念具象化,帶領他們在理解教具教學時,正確思考,正確想象。

3.玩具是一種有準備的環境,能有序地啓動兒童“有吸收力”的心智,幫助“破解”玩具中“密碼”,獨立獲得認知能力。

我們可以把蒙台梭利的教具看作是一個充滿水的容器,當小孩子沉浸其中,就像是海綿吸水,與玩具之間形成相互作用。當小孩通過充分的心智活動,破解教具的密碼後,蒙台梭利的教具才能轉化為遊戲中的玩具。

02

教育性玩具是幼兒的“教科書”

不論是福祿貝爾或是蒙台梭利的教學法,幼兒園遊戲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性,玩具也具有娛樂功能和教育功能。

娛樂性玩具:表層吸引力(好玩)

教育性玩具:深層學習力(好學)

娛樂性玩具,主要是用於孩子的日常遊戲,給孩子帶來快樂,例如滑梯,通過上下爬動,增強孩子的運動協調感。

教育性玩具,便於孩子在遊玩過程中獲得某種知識,作為一種教具載體,它的出現,同樣便利了老師因材施教。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關注幼兒教育品質,重視提升深層學習水平,因此,一份合格的教育性玩具,必須同時兼備“好玩”和“好學”的特點,既有表情吸引力又能促成深層學習。

▎ 玩具的學習價值

如何尋找兼顧娛樂性和學習性的的玩具呢?首先,我們要辨別玩具的學習價值,在選玩具之前,學會解讀玩具箇中的奧妙。以魔方為例,打亂容易還原難,它的魔力在於千變萬化。放到小朋友身上,魔方有着豐富多樣的學習功能,能幫助他們形成空間立體思維,教學意義。因此,我們能在幼兒園中看到相當多的魔方衍生品。

▎ 明確玩具的文化特性

玩具絕不僅僅是遊戲的工具,它從設計、製造到使用、收藏,藴含着豐富的文化、歷史、科學、技術與藝術價值。不同地區的玩具,承載着不同地區的文化特性。

▎ 教育性玩具的特點

玩具(玩法)本身就是知識的結晶,在選擇玩具的時候,教職人員不僅要看到玩具的表層特徵(顏色、形狀、結構、包裝、名稱等),更要讀懂玩具的內涵,深度挖掘潛藏在內的教學特性;孩子在操作玩具的過程中,能充分調動記憶表象,展開自由聯想和創造性想象,便於自我調控和成人指導;此外,玩具不僅可以用來學習,還可以作為探究、實驗的工具。

▎ 專門性玩具與非專門性玩具

玩具不僅是兒童認知操作的工具,更是幻想的“跳板”。根據結構化(定型化)程度,玩具可以劃分為專門性玩具與非專門性玩具。

兩種玩具對兒童遊戲行為的影響各有不同。據研究表明,專門性玩具與遊戲主題之間存在直接對應關係,玩具的使用受顯形功能的侷限,用法比較固定,遊戲的內容比較單一,教育目的性強;而非專門性玩具多了一箇中介——發散性思維,能夠促使兒童進行更多的“以物代物”的象徵活動,做出數量更多、範圍更廣的適配,但它的不確定性更高。兩種類型各有優勢,建議幼兒園在選配玩具時,根據課程的主題模式做優配。

03

基於課程優選玩具的原則與策略

課程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標藴含在課程內容,而實施教育取決於課程媒介(玩具、教具及輔助器材)。

在傳統的幼兒園教學模式上,教師多是“活玩具”,一切課程的教學載體都由老師完成,獨挑大樑。

隨着教育水平的發展,老師必須善於藉助課程媒介發揮自己的教育智慧,運用玩具(教具)表現課程、支撐課程、轉化課程和課程。教師們若要順利完成從“台前”到“幕後”的過渡,不容忽視優選玩具的重要性。

▎ 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原則:玩具的價值取向與功能定位

1. 玩具是幼兒的“教科書”:玩具藴含着知識,遊戲就是在讀玩具這本無字天書。

2.教具是直觀教學的手段:玩具肩負着教具和學具的功能。對兒童認知的情境性、直觀性與操作性有影響作用,教具構成了師幼互動的“中介”。

3.玩具是無聲的隱性課程:不僅具備娛樂性,更有教育性與審美性,構成了環境的基本成分。教師藉助玩具投放與環境創設,能實現對幼兒的間接指導。

4.玩具是兒童文化的表徵:它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生態性,對文化有着滲透、傳播的作用。寄託了成人對兒童生命的尊重、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對兒童生活的引導。

▎ 何為高品質玩具?

1.安全品質:質量技術標準(3C認證)

2.藝術品質:玩具藴含着審美玩具的審美取向:兒童文化的審美趣味

3.教育品質:玩具是“教科書”玩具的教育屬性:遊戲課程的物質載體

■ 玩具的教育品質

1. 體驗性:趣味性與操作性

2. 認知性:知識性與探索性

3. 生活情境性:生活性與情境性

4. 思維參與性:探究性與建構性

藝術性:愉悦性與美感

5. 開放性:多元化與創造性

6. 玩伴參與性:合羣性與參與性

幼兒園的玩具,要有教育屬性,能服務於課程體系,又能滿足小組性、集體區域的需求。其中,有的玩具會為開發左/右腦,做了針對性的設計:開發左腦的玩具,多是側重於思維探索,引導孩子通過探究,構建抽象思維;而重視開發右腦的玩具,會相應地追求美感,在設計上有着誇張的顏色、形狀等。在選購玩具的時候,可以根據培養思維參與性或藝術性的需求,選擇適當的玩具。

■ 玩具品質與遊戲質量

高質量的玩具和高品質的遊戲相輔相成。高品質的玩具,能促成兒童發展的中介效應和教師指導的調節效應。

■ 兒童遊戲動機:高質量遊戲的動力

1.玩具吸引(情境驅動):玩具往往是遊戲行為的誘因。一個遊戲具有遊戲需要,一旦出現合適的玩具,那麼,遊戲需要就迅速驅動着遊戲行為,玩具成為催化劑;

2.夥伴吸引(人際驅動):當一個(羣)幼兒被另一個(羣)幼兒遊戲所吸引,就會產生遊戲需要,並且試圖加入其中。一般情況下,一個幼兒順利加入一個遊戲羣體必須經歷三個環節:

饒有興趣的旁觀

平行遊戲或建設性評論

獲得邀請或自然融入

3. 遊戲吸引(自我驅動):遊戲記憶(尤其是愉悦的遊戲體驗),往往能成為遊戲的動力,遊戲具有自我強化效應——越玩越想玩。遊戲與自我滿足相互作用,往往使人難以自拔。

▎ 課程模式與玩具選配

課程的使命是為兒童提供學習經歷。不同課程模式中,遊戲的地位與玩具的功能存在明顯差異。於是,課程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玩具選配的策略。

通識課程:圍繞《指南》中的合理期望(目標導向),選配常規玩具,上文提到的非專門性玩具也適用於此,它們的出現,能讓小孩子有遊戲可玩。

園本課程:基於本園實際(幼兒園環境、教師能力、幼兒經驗、經濟實力及教育資源),選配特色玩具(互補性)。課程模式的多樣化發展,需要我們更多地選擇專門性的玩具,來彌補幼兒園教具資源的不足。

▎ 玩具課程化與遊戲課程化

1.福祿貝爾是玩具課程化的先驅:玩具源於課程理論(設計),並且服務於課程實踐(遊戲)。

2.“恩物”體系是根據課程理論設計而出的,它既屬於幼兒園的玩具體系,也是幼兒園課程的“物化形態”——“恩物”外化課程。

3.遊戲課程化是從幼兒的遊戲出發,應當充分發揮玩具的學習功能,及時把握幼兒學習的生長點,通過引導和建構新的遊戲,反推幼兒形成新的學習成長點,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4.遊戲課程化的核心在於,通過遊戲,優化學習與發展。

■ 玩具的四大功能

玩具(魅力)誘發學習動機

玩具(經驗)啓動認知/學習過程

玩具(玩法)生成新的遊戲

玩具(組合)優化學習經驗

■ 兒童發展與遊戲材料

在實現遊戲課程化中,兒童的發展水平決定了兒童與材料的關係;

兒童被玩具材料所吸引,基於已有經驗與材料進行自發性的互動,難以進行完整的遊戲;

進而,當兒童發現材料的某些屬性或功能後,會自覺地接受材料結構的限制,試圖根據材料的規定(玩法或規則)進行遊戲;

當兒童能夠熟練操縱材料或掌握常規玩法後,開始突破材料的限制,試圖玩法或賦予材料新的功能,進入遊戲狀態。

■ 高質量遊戲中玩具的貢獻

高質量遊戲的概念:有目的、複雜的、能夠讓兒童聚精會神的遊戲。

1.無論是15分鐘還是1個多小時,兒童都能高度參與到遊戲中;

2.兒童相互分配角色並且在遊戲中扮演角色;

3.即使存在異議也不會出現行為問題,兒童會通過協商和妥協解決爭議,協商的過程通常時間較短並且能達成一致;

4.遊戲的噪聲水平合理,並且在他人善意提醒時較易安靜下來;

5.有特定需要時,兒童會向教師尋求幫助,如需要做遊戲,或者需要教師幫助解決爭議,以便遊戲能夠繼續下去;

6.兒童會邀請教師觀看他們的遊戲、當獲得批准意見後,再繼續自己的遊戲;

7.兒童使用材料的方式富有創意。

▎ 玩具:課程的支架

玩具系列化與系統化(藴藏其中的知識)支撐着兒童學習經驗的“鏈條”:支架功能。 得益於科技發展,我們可以通過技術解決玩具與課程脱節的問題,讓玩具建構起遊戲課程的支架,成為課程的一種物化形態。玩具正如立交橋,作為信息交匯和發散點,它支撐着課程的生成、轉換和昇華,幫助我們連接過去、現在與將來。

■ 玩具支撐課程,成為課程的支架

變式:要使玩具課程化,可藉助活化手段,將舊的教具變更樣式,變成教學意義的新玩具,降低舊物閒置率。

組合:將兩種擁有不同教學意義的玩具組合起來,設計成幾何造型或拼圖,增加趣味性。

結構化:打造成有規律形狀的組合,讓孩子認識多種圖案,並引導其創造出更多的結構化圖形。

工具性轉換:運用長度測量開展遊戲教學,引導孩子把玩具棒當作測量工具使用,讓孩子探索每種數量的可能性,達成“形、量、數”的統一,為孩子啓蒙數學邏輯。

遊戲課程化是多種課程模式的核心。為此,在優配玩具的時候,不能只從幼兒園環創的角度做簡單添置,而是要從拓展課程的視野縱覽全局,結合課程化實踐的軟硬件需求進行合理匹配,構建科學的玩具觀,讓孩子透過玩具及其操作、演示過程,強化獨立思考的能力,達成智慧形態和物化形態的有機統一。

華南國際幼教展及成都國際幼教展,將陸續推出更多關於遊戲教學案例及實踐的乾貨,歡迎您保持關注,並轉發給更多的朋友受惠。未來,華南國際幼教展將秉承初心一路往前,將線下與線上展會有機結合,開創“雙城兩展”,結合“公益論壇 展示交流 特色課程路演 頒獎 觀摩學習”的辦會模式,為國內外早教、托育、學前教育等領域搭建免費學習、宣傳展示、項目合作交流的大平台。

2020中國幼教公益論壇西部峯會暨第二屆成都幼教產業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25日在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

2020中國幼教公益論壇暨第十一屆華南國際幼教產業博覽會,將於12月9日-11日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

期待與您相約本年度的雙城兩展,攜手打造面向國內外規模大、人氣旺的幼兒教育盛會,共建新時代中國幼教未來。

更多幼教人關注:

幼兒教育展成都、幼兒園教師個人發展計劃、幼兒園教師三年發展規劃、幼兒教師3年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幼兒華南幼兒教育展、幼兒教育發展、2020成都幼教展、成都國際幼教展、幼教展會奧馳華南、幼教展覽會在成都、幼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幼兒教師發展、幼教展在華南奧馳、幼兒教育華南幼教展、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幼兒教師三年發展規劃 、幼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繪畫作品展、幼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幼兒園老師個人發展規劃、中國幼教華南幼教展 、幼兒園教師發展、幼兒教師個人發展計劃、幼兒教師個人發展目標、幼兒全面發展教育、幼兒園教師作品展圖片、北京幼兒教育華南幼教展 、幼兒園教師發展規劃、2020幼教展廣州、幼兒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幼兒園教學展示流程 、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奧馳成都國際幼教展、幼兒園教師關注華南、幼兒園教師團隊展示、幼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10月23-25日成都、成都國際幼教展 、中國幼兒教育發展現狀、幼兒教師三年發展計劃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幼兒園教師美術作品展、全人發展的幼兒教育、12月9日廣州國際、國際幼教展奧馳、幼兒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表、幼兒教師個人三年發展規劃、幼兒教育的發展方向、幼兒教師發展規劃、幼教用品展、幼教用品華南幼教用品展 、如何理解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幼兒教育發展前景。

歡迎關注全球加盟網今日頭條和抖音官方號,把握連鎖領域新商機,有意創業開店敬請私聊小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141 字。

轉載請註明: 華南幼教展雲展會丨曹中平:遊戲課程化實踐中的玩具優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