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標註零添加” :“零添加”就安全嗎?
市面上愈演愈烈的“零添加”“無添加”風潮,可能要踩剎車了。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公告稱,對《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擬規定,不得標註“零添加”“非轉基因”等字樣。
圖源網絡
如今超市貨架上的不少食品包裝上都清楚標註類似於“零添加”的字樣,如“不添加食品添加劑”、“不添加合成着色素、不添加增味劑”、“無添加”等。不少消費者就因為食品“零添加”而採購,而商家則通過標註“零添加”擴大銷量、增加利潤。
其實,“零添加”大多是忽悠之詞。所謂“零添加”,意思是沒有任何添加劑。但事實並非這樣,原因是,進入食品工業化後,經過企業加工的預包裝食品,幾乎找不到不含食品添加劑的;即使是家庭簡單的蒸饅頭、烤麪包,也少不了相關添加劑。
有院士指出,有的食品包裝上採用瞞天過海的做法,醒目標註不添加某些食品添加劑字樣,而實質上添加了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劑。也就是説“零添加”只是誤導性宣傳,實際上是“偽零添加”,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知情權,也擾亂食品市場秩序。
退一步來説,如果食品真的是“零添加”,也不等於食品是安全的。比如沒有添加食品防腐劑,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就無法被抑制,食品很容易腐敗變質。所以《意見稿》規定,不得標註“零添加”等字樣,一旦正式通過,將具有多種現實意義。
比如可大大壓縮部分商家用“零添加”忽悠消費者的空間。因為根據《意見稿》規定,對違規者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進行處罰。這有望規範商家行為和市場秩序,值得期待。
再比如,利好廣大消費者。原因是,一方面更有利於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防止消費者被忽悠。另一方面,有利於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因為減少被誤導後,消費者才能更理性地認識到在限量範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積極意義。
不過,在禁止食品標識標註“零添加”之外,還要警惕商家在廣告宣傳中使用“零添加”等用語,對違規商家可以依據《廣告法》查處。即不能讓商家利用“零添加”忽悠消費者達到商業目的,商家在食品標識、廣告宣傳等方面的行為都要規範。
此外,還要向消費者普及食品添加劑相關知識,以科學知識教育、引導消費者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劑,包括食品添加劑從何而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意義、食品“零添加”不等於食品安全等。當消費者有了理性認識,商家很難再對食品添加劑妖魔化。
這些年來,由於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公民科普滯後,才給了相關謠言以及商家公開忽悠的機會,讓消費者誤以為“零添加”就是純天然。只有把食品添加劑納入科普重點,再配合相關制度來規範,才有希望徹底去妖魔化,重塑食品添加劑“正”形象。
鑑於目前不少消費者已經患有“添加劑恐懼症”,還需要繼續完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並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