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在校被打,寶媽質疑老師被踢出羣家長羣變成“感恩羣”
現在不管是小學還是高中,每個班級除了班級羣,還會有一個家長羣。建立家長羣的目的是方便老師能夠更快速地聯繫到家長,當孩子有事,或者是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等,老師都能夠通過家長羣聯繫到家長。
然而,現在很多家長羣卻“變質”了,除了一些必要的事情外,很多家長都喜歡在羣裏發一些“雞湯文”讚美老師,希望老師聽了心情好對自己的孩子多照顧一些。
孩子被同學打,寶媽質問老師“不作為”,下一秒被移出羣聊
趙女士平時就對羣裏的這種行為很不滿,她覺得這本來是一個老師和家長交流孩子在校情況的公共渠道,一些家長卻把它當成了自己私人的羣,在裏面發一些可有可無的美文來“拍老師的馬屁”,表達一些老師多多照顧自己孩子的感恩之情。
趙女士對此嗤之以鼻,所以從不參與,就靜靜看別人發。然而,她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因為這個事情被老師針對了。
趙女士的兒子這天回家後一直哭,她問了好久才知道,原來是班長欺負了兒子,想搶兒子新買的筆,兒子死活不給,班長就把孩子給打了,手都給掐青了。
趙女士火氣頓時就上來了,私下裏詢問老師這件事情該怎麼處理,老師給的回覆是會説服班長向趙女士的兒子道歉。可是第二天兒子回家,手上又有了傷痕,兒子説自己告訴了家長,所以班長又打了。
趙女士一聽,這欺負人欺負習慣了沒人管了嗎?於是直接在羣裏@了老師和班長的家長,希望老師和班長的家長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説法。
對方家長卻説,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解決,咱家長最好不要插手。趙女士説,被打的不是你兒子,你當然説得輕巧,那你讓我兒子回打你兒子,我沒話説。對方家長卻不説話了。
老師出來打了個圓場説:
“XX家長平時都很有禮貌的,總是在羣裏發言,他應該很瞭解孩子會不會打別人;倒是你,平時不怎麼説話,也沒主動跟我瞭解孩子的情況,萬一真是自己孩子先做錯了呢?”
趙女士一聽,怒火攻心,直接説道:“發一些‘拍馬屁’的話就是關心孩子了?這家長羣是變成了‘感恩羣’了嗎?有你這種不作為的老師撐腰,難怪當上班長還敢打人!”
趙女士説完還想説些什麼,但是卻被系統提示自己已經被移出羣聊。對於自己被踢出羣聊一事,趙女士很無奈,只好隔天當面找到班主任解決。
有網友説,現在家長羣變成“感恩羣”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以前是家長羣,現在估計已經變成了“老師誇誇羣”。
分析:
這種現象也説明,家長們其實非常重視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所以會希望通過這種行為,讓老師對自己留有好印象,進而對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印象,老師在學校也能多照顧照顧孩子。
然而,這種現象容易造成老師和家長的一個錯誤認知。
家長羣設立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家長和向老師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所以,當家長沒有問題時,最好不要在羣裏刷頻,或者是發雞湯文;有問題最好也是私下和老師先溝通,這也是保護了孩子的隱私。老師也不應太重視家長阿諛奉承式的刷屏,擺正自己的位置。
今日互動話題:你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嗎?你所在的家長羣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