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鞏縣的北宋八帝九陵中,宋英宗的永厚陵,在當時是最精緻、最奢華的一座皇陵。
1066年臘月底,英宗病重,召大臣張方平等入宮議儲。張趕至寢宮時,只見英宗頭戴白角冠,身着黃色便服,斜靠在小几上,喘息着對張説:
“久不見大學士,甚是想念。”
喘息一陣,只見他嘴唇噏動,似在喃喃自語,卻又聽不到説的什麼。張方平遂遞上紙筆,攙起英宗,英宗用發顫的手寫下了“明日降詔立皇太子”八個歪歪斜斜的字。張方平等沒看到所立何人,遂高聲問道:
“太子之事,臣議必立穎王。穎王是嫡長子,又有賢名,陛下如果同意,請寫於紙上,以便老臣宣告中外。”
英宗點了點頭,就靠在几上提筆欲寫。只是手已無力握筆,費了好大勁,才艱難寫出,但模糊不清。張方平只得再請重寫,英宗用盡力氣,才寫了三個筆劃較少的字“大大王”,寫完,已汗浸雙額,軟軟地倒在了榻上。“大大王”,即英宗長子趙頊。
不幾日,英宗病逝,享年三十六歲。停喪七個月,於同年八月下葬永厚陵。
修建永厚陵及祔葬陵墓工程浩大,其中,僅袝葬陵,就從全國範圍內調集工匠、伕伇等耗資巨大。尤其是英宗後高氏死,時在十月,又逢大雪,天寒地凍,飢、寒而死的民工無人掩埋,隨處可見。大石材從少室山採集,許多陵上設施和用物都是從京城採集,耗費巨大人工物力,僅人工就用十六萬之多。
可見,高高的皇陵,不知由多少人的血和淚凝聚而成。
永厚陵的石雕特別精美,僅現在遺留的望柱就可以看出。它呈八角形,每面都有精雕細琢的雲龍紋,紋飾細如遊絲,流動變幻,體現了宋代中期石雕技術的高超,也是北宋諸陵中最精緻的地上石雕之一。
神道是永厚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神道兩側,對稱排列着望柱、象、馬、羊、虎、客使、文武百官等。每件石像都雕飾精美,象徵着帝王死後也能統治世界,駕馭萬物,
陪葬在永厚陵的,有我們熟知的趙普、狄青、曹彬、楊延昭等宋代名將。
趙普是趙匡胤的首席智囊,也是陳橋兵變時為太祖“黃袍加身”的主要功臣之一。宋朝的建立和制度擘劃、制訂,都有趙普的功勞。其墓在永厚陵附近,今已不存。
曹彬史稱宋代“大將第一”,狄青出身行伍,也是北宋名將,兩人墓葬均在永厚陵附近,由於歷經滄桑,地面墳冢已不存在。
楊延昭,即傳説中的“楊六郎”,曾防守北邊三關二十年,病死於任所,宋真宗命人護喪回朝安葬,今墓前尚有石雕數件。
這些功臣大都先葬於此,為英宗選陵址時,覺得他們有功於社稷,沒有搬遷,就讓這些墓地成了英宗的陪葬羣。
此外,陪葬永厚陵的還有英宗的兩個兒子和孫子,這些陪葬者或先於英宗而葬,或英宗死後袝葬,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永厚陵墓羣,在當時頗為壯觀!
為什麼英宗在位時間不長,於國於家並無創下特殊的基業,還要為他大興土木,修如此豪華的陵墓呢?
首先,神宗即位時,宋代經濟狀況比較好,國家太平,有能力修築這種高規格的陵墓。
其次,英宗死後,高滔滔晉為太后,與曹太皇太后共同輔佐神宗。神宗死後,高滔滔代哲宗臨朝稱制多年,有“女中堯舜”之稱,很受哲宗及大臣們尊敬。高氏死後,哲宗和大臣一致要求厚葬,而高氏與英宗為夫妻,也就連帶着把英宗陵墓的規格給提了上去。
比如清朝的咸豐皇帝,與英宗的情況就比較相似。他也是英年早逝,並無殊勳,但他有一個三朝聽政的貴妃,所以後來慈禧祔葬定陵之後,定陵的規格就明顯提高,乃至招來一茬又一茬的盜墓者光顧。
同樣,英宗與高滔滔的墓地如此豪侈,也受無數盜墓者的青睞。墓地修好不到四十年,就招來了滅頂之災,永厚陵的地宮是最先被打開的墓葬之一,盜洞比比皆是。英宗與高滔滔九泉之下,因為子孫們的“孝心”而不得安寧。
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文獻:
《中華帝陵》,《宋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