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賈生 李商隱
《賈生》是李商隱的一首託古諷今的詠史詩,他假借賈誼的境遇,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感慨。他沒有從個人的得失上來着手描寫,而是點出了統治者對於人才的忽視、浪費,沒能使人盡其才,在政治上為朝廷效力。
賈生 李商隱
這首詩選用的是劉恆接見賈誼後,兩人於半夜徹談的場面。寫出了漢文帝不能識賢才,並且揭露了當時唐代皇帝謀求長生不老、不問民生與政事的荒誕行為。這首詩在諷刺中寄託了自己的感慨,深沉有力,通過對於賈誼不幸遭遇的同情來抒發自己在官場上沉淪失意的苦悶、憂愁。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寫出了漢文帝廣求賢才,宣見被貶職的官員。然而賈誼的高明才幹,的確是沒有誰能夠企及的。然而君臣二人卻不過僅僅空談半夜,實在是讓人無比的感嘆與惋惜。漢文帝只專心於鬼神之事以謀求長命百歲,絲毫不關心國家大事與百姓生活。
李商隱在創作這首詩歌時,正是原本強盛的唐王朝一步步逐漸走向衰落的年代,他對皇帝昏庸無道、宦官掌權的現象十分不滿與憤恨。此外,當時的李商隱剛好被捲入牛李兩黨鬥爭的漩渦之中,因此他左右為難、兩邊不是人,被擠壓在夾縫中飽受排擠,屢遭屈辱,因此他通過對於賈誼徒有一身才能卻沒有機會施展的遭遇來自喻。通過諷刺漢文帝只知求賢卻不識賢的舉動來反映當時的唐朝現象,皇帝看似開明其實也是昏庸至極。
李商隱名句
李商隱留下千古名句無數,他創作無題詩數首,有很多廣為傳頌、耳熟能詳的佳句都是出自他的《無題》,而本文介紹的這句“一寸相一寸灰”也是出自李商隱的一首七律《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講的是一位獨鎖深閨的女性想要追求愛情卻最終破滅的絕望心情。
一寸相思一寸灰
颯颯東風帶來了濛濛的細雨,而芙蓉塘外面隱隱約約響起了陣陣輕雷聲。用金蟾裝飾的門鎖緊緊關着大門,焚香的青煙能夠飄入門內;用虎狀玉石做裝飾的井上轆轤牽引着吊索,深處的井水也能夠汲取。賈充的次女在簾子後面偷偷望着韓壽,愛慕他英俊的容顏,兩人懷有私情。三國的皇后甄氏因為愛慕曹植的才華,將玉枕贈與曹植留作紀念。而我的春心啊,萬不可與春天的繁花一同爭相開放,每一寸的相思之情,都會化作寸寸的灰燼。
這是一首傷春之作,首聯用以描寫環境的氣氛,傳達了春季時分萬物萌發的生動氣息,同時也帶有絲絲悽淡基調,烘托出女子的春心以及迷惘。頷聯寫的則是女子獨居家中的環境幽深,表現了她長日無聊以及孤單寂寥的現狀,暗示了她的縷縷情思。頸聯則是引用了賈氏與韓壽之間的私情,以及甄氏對於曹植的愛慕這兩個典故,反映了青年女性對於愛情的渴望。而最後一句詩人筆鋒突轉,寫出了獨鎖身居的女主人公內心的苦楚,對於相思無用的悲哀。
李商隱字號是什麼
自古以來中國古人除了父母長輩給取得姓名之外,一般的世家讀書人都會在自己成年後給自己取上一個字一個號,因此在文學上深有造詣的名家通常都會在自己字號上深作推敲十分注重,然而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晚唐大詩人李商隱的字號。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一個對眾人而言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其中“豀”字是一古字,讀作xī,古同“溪”,所以在有些資料上面就簡單寫作玉溪生,然而李商隱給自己取的字號的內在含義十分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説李商隱的字,商隱和義山有什麼聯繫呢? 名、字分開來解釋,商隱二字應該比較好理解,大概就是從俗世中隱退的意思,據悉與著名的隱士“商山四皓”有關。而義山的山在古代也有歸隱山林的意思,而義或許就是古代人長倡導的大義。如若將名、字結合來看,不難想到商朝伯夷叔齊退隱在義山的典故,也許大詩人李商隱正是此意,畢竟斯人已逝,實在難得考究。
再來談號,李商隱取了兩個號,這在古代也並不罕見,只是這兩個號都有個小故事。其一 “玉谿”,是一地名,在今河南省濟源王屋山,就是一條溪流的名字,據資料顯示李商隱早年時期曾在此學習道術,故而取此號。其二“樊南”,也是一地名,在今天的陝西西安南一個叫樊川的地方,據瞭解,李商隱在古長安生活時期很有可能來過今天的樊川,併為之美景所動容,故而取此號。
李商隱與誰齊名
眾所周知,李白與杜甫兩個大詩人合稱為“李杜”,然而除此之外唐朝的名家中還有一對“小李杜”指的就是李商隱與杜牧,此外,李商隱還與温庭筠並稱為“温李”,這兩位都是在詩歌造詣上與李商隱齊名的著名大詩人。
杜牧 畫像
杜牧,字牧之,別稱樊川居士,陝西西安人,同為唐朝時期傑出的大詩人,此外在散文方面的藝術成就也甚高。他的祖父是杜佑,父親是杜從鬱。杜牧於唐文宗時期26歲的時候考取進士成為校書郎入仕。此後杜牧在官場中幾經調遷,任過不少職位,從政時期,為人關懷百姓、興利除弊。杜牧晚年將家族祖上留下的樊川別墅進行修整,長居於此以文會友,也正是因此得名“杜樊川”,還寫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文中七言絕句為最佳,題材以詠史抒懷為多,詩風清爽英氣逼人,晚唐年間地位甚高。杜牧於852年冬天病逝。
温庭筠是藝名,其原名為岐,山西祁縣人,也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詞人,是唐朝初年丞相温彥博的後人,但是家族到了温庭筠這一代早已經沒落,他多次參加進士考試卻屢屢落敗,一生都未能得志,因此行為不羈。温庭筠在文學上十分具有天賦,文思敏捷,每次參加考試都能押官韻,然而他恃才傲物,好諷權貴,多次冒犯,因此長期受到壓制,終生未能中舉。温庭筠的詩歌辭藻華美,濃烈別緻,精通音律,詩文工整,詩詞中感情題材眾多。然而温庭筠在詞方面的成就於晚唐時期位列第一,有花間鼻祖之稱。
李商隱情史怎解
李商隱的詩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愛情為題材的,而他的情詩更是廣為稱頌、千古流傳,有很多名句至今還常常被我們摘來在書信中派上用場。他的情詩中無論是抒發自己情思的、描寫少女懷春的,又或是刻畫婦人渴望情人的,李商隱都描繪得入木三分,那麼這樣一位多情詩人又有着怎樣的情史呢?
李商隱情詩
李商隱在情感的表露上向來多加掩飾,他的詩文也常常是晦澀難懂,不過據我們所知的一共有三四段感情,其中有一段未遂的初戀是得到他自己承認的。那個女孩叫柳枝,年芳十七,善通音律,住在李商隱堂兄李讓山的隔壁。有一次柳枝因為聽到李讓山吟誦李商隱的詩歌后甚是愛慕,於是將衣帶打結拜託李讓山轉交給李商隱。
次日,李商隱與李讓山散步路過柳枝家門口,而此時柳枝正好束起髮髻,抱着扇子站在門口,或許唐朝年間社會較為開放,因此二人碰面之後馬上就相約三天後見面。誰知當時,李商隱突然接到令狐綯的急薦得馬上趕去長安赴考,於是二人失之交臂。後來他再次回到洛陽時,就從堂兄口中聽聞柳枝已經另有所屬的消息,於是暗生感傷,卻也無可奈何,儘管二人並沒有過多交集,但後來他作下《柳枝五首》紀念這段感情,想必李商隱當時對柳枝很是動心。
後來李商隱娶了王氏為妻,二人雖聚少離多,但婚後感情很好,只可惜夫妻緣分不長,僅十二年妻子就去世了。此後李商隱作了很多悼念的情詩,可見他對妻子也是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