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則棟:從網癮看當下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即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以培養真正的人,培養全面、完整的人為己任。而德育教育在其中又起到了對學生三觀進行塑造的關鍵作用,德育教育是教育戰線的前沿陣地和重要一極,它無時不在,也無處不在,但是,近些年來的頻發的學生網癮事件可以看出當下學校德育教育的缺失。

一、德育教師體系結構老化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都説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那老師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德育老師起到了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作用,他們將他們所理解的東西傳授給學生。

但是,又有多少德育教師是真的理解互聯網的?説句不好聽的,德育教師崗位就是學校待退休教師預備役,你不可能指望一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教師們和一羣受過互聯網浪潮洗禮的少年兒童們交朋友,這之間是存在代溝的。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老教師們拒絕使用電腦進行授課?這原因是一樣的,他們的知識結構已經老化,他們已經無法吸收來自互聯網的新知識,甚至可以説德育教師這個工作都可能後繼無人。

楊則棟:從網癮看當下道德教育的缺失
二、傳統德育教育理念錯位

學校對德育教育的理念認知總是會出現兩種極端,一部分學校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開展思路不夠清晰,認識不夠到位,將責任全部轉移給了德育老師,如果學生出現網癮等類似問題,學校鬍子眉毛一把抓導致出現嚴重的社會事件。

而另一部分學校過於看重德育工作,反而淡化了德育老師在其中的作用,矯枉過正出現小題大做、殺雞儆猴的狀況。

這兩種情況的最大受害者都是學生,學生的網癮問題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解決,反而學校的做法頗有種事後諸葛亮的意味。

三、德育教育工作流於形式主義

“思想教育就是培養無產階級革命的意識形態.”學校對於網癮等類似問題的態度應該發生改變, 網癮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傳統意義上的疾病,它屬於一種心理綜合性依賴症,對付它不但需要老師和學校,更需要的是家長。

學校對於網癮等類似問題的態度應該發生改變, 網癮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傳統意義上的疾病,它屬於一種心理綜合性依賴症,對付它不但需要老師和學校,更需要的是家長。

學校要改變過去德育課堂的風格,從按部就班的課堂教學到多種多樣的德育實踐,學校為學生開闢出獲取信息的新渠道,這樣子才是新時代的德育教育,人們都説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但是我們卻可以把它利用起來,並有意識地對學生所獲取的知識進行篩選,對學生的發展乃至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的塑造起到正向作用。

德育工作是用思想的武器武裝學生們的頭腦,可以這麼説,一個三觀已經成功建立的學生是不可能有網癮這種心理疾病。

【來源: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4 字。

轉載請註明: 楊則棟:從網癮看當下道德教育的缺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