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2個小訣竅讓孩子學習時間管理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相信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似乎都很難有自己的時間觀念,不僅行動起來磨磨蹭蹭,辦事效率也很低。

之前也聽到一些朋友抱怨,每天晚上8點就開始叫孩子去洗澡,但總是拖拖拉拉,光是收玩具就要半個小時,有時候十點多還不睡覺。早上起不來,洗漱也慢吞吞,上幼兒園總是遲到,總是會擔心孩子這麼沒有時間觀念,之後上了小學要怎麼辦?

孩子真的很難感知時間,即便對“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類的名言警句背的滾瓜爛熟,但到了做事行動的時候依然是拖拖拉拉,佛系的我們立馬變成“鬥戰勝佛”,跟在孩子屁股後面一直催催催。其實,不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而是時間太抽象,孩子根本體會不到。

認知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時間觀念和自身的時間知覺密切相關。所謂時間知覺,是人對事情發生的順序性(時間順序)和持續性(時間距離)的直覺反應。

這樣的直覺反應並非天生存在,而是隨着孩子生活經驗的累積而發展,大部分孩子的時間知覺在3歲左右才開始萌芽。

所以,我們想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必須先給孩子時間,讓他分清楚時間順序,能夠把控時間的距離。

一天有24小時,一個小時有60分鐘,可是一個小時有多長,10分鐘能夠做多少事情,有些孩子是真的沒有概念。就像小寶總是會跟我説再給他10分鐘看電視的時間,然而過了半小時他還是坐在電視機前,我告訴他時間到了,他總會問我他的10分鐘怎麼過得這麼快。

有時候,孩子的拖延行為並不是因為他們貪玩,而是他們真的無法準確估算時間的長短。

心理學家曾經將6-14歲的兒童進行時長估計實驗,結果表明:6-7歲的兒童對短時間的估計不夠準確,容易變化且不穩定;而8-14歲的孩子則對短時間的估計相對準確,時間觀念逐漸形成。

但對於半小時以上長時間的估計,受到情緒、環境各種因素的影響,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説都是一件難事,更別説小孩子了。

定時器可以讓難以估算的時間距離變得可控,能在時段結束時用聲音的方式提示孩子,而我們可以用來培養孩子孩子時間觀念的第一招,就是在做任務的時候使用定時器。

不管是看電視、讓小寶練琴,或者寫作業和讀書,我都會在一邊給小寶放一個定時器,先跟小寶商量好這件事要持續多久,然後設置好,告訴小寶等到定時器發出響聲的時候就是我們停止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因為這代表我們最初約定的時間到了。如果沒有完成或者不想停止,就必須接受懲罰,扣掉一顆能夠獲得獎勵的小紅心。

如果小朋友已經會看鐘表了,我們就可以用鬧鐘來代替定時器,鬧鐘上的指針和刻度可以從視覺上刺激他們。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小朋友度過這段我們商量好的時間裏,家長不要一直催促、嘮叨,讓孩子能夠成為自己時間真正的管理者。

第二個就是關於時間先後順序的問題,小朋友搞不懂時間先後順序怎麼安排,半小時就能夠做好的作業愣是持續了兩個小時,寫寫停停,打打遊戲喝喝水再繼續寫作業,寫一次停五次。

怎麼辦呢?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記錄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是建立時間次序感的有效方法,這也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第二招。

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並不複雜,每天做的事情比較固定,我們可以和孩子先記錄和觀察一段時間,然後把同一時間段裏做的事情整理出來,形成一個規律,就可以按照這樣的先後順序去執行新的一天,從而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時間順序感,才能更好高效地完成任務。

之前我和小寶整理了一個時間表:7點起牀,7點20分刷牙,7點30分吃早餐,7點50分去上學,八點15分到學校,8點40分上課,12點吃午飯,13點午休,14點上課,17點放學,17點20分到家,18點吃晚飯,19點練琴、閲讀,20點30分看電視,21點30分洗澡,22點睡覺。

我們會把時間表貼在小寶的小桌子上,等小寶完成了就自己去把一項任務劃掉,或者在那項任務的後面貼一個小熊貼紙表示做完了。

這樣的方式充滿趣味,除了能讓孩子感受到一天中時間變化與自己生活事件的聯繫,還能讓孩子從小適應規律的作息。當孩子進入小學以後,還可以藉助日常記錄來制定自己的每日或者每週計劃,主動進行時間管理。

教會孩子時間管理,讓孩子清楚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只有能夠把握自己的時間,擁有時間觀念,才能在和同齡人的賽跑中始終保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