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媒體行業的發展和觀眾口味的多樣性越來越明顯,一直以來,熱衷於清宮戲的國產古裝劇逐步將視野拓展到其他封建朝代上,近兩年,宋朝博得了導演們的青睞,從2018年上映的《知否》,到近幾日頻上熱搜的《清平樂》,都在敍述富足祥和的仁宗時期。
觀眾們在追劇時,除了跟着熒幕體會古代的愛恨情仇之外,也在體會着豐富的古代歷史,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帝王為了賦予其統治地位合理性和合法性,通常以君權神授的觀念教化臣民,並外化為“九五至尊”、“陛下”和“聖上”等神聖稱謂,然而,這兩部影視作品對皇帝的稱呼竟是“官家”,難道宋代都把皇帝稱作“官家”嗎?這個稱謂是從何而來?
查閲史料後我們發現,“官家”起初一般多用來指代公家,即朝廷或政府,而非皇帝。
東漢末年,文士荀悦奉漢獻帝詔所作《漢紀》中,有一段評價漢文帝劉恆下詔除民田租的記載:“官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強之暴酷於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於豪彊也。”意思是政府減免農民田地賦税,卻因豪強兼併土地使朝廷之惠落入地主之手,不難分析出,此處的“官家”當指西漢朝廷和政府。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中也有不少關於“官家”的記錄,比如《鹽商婦》中的“每年鹽利入官時,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遠不知。”“況無治道術,坐受官家祿。不種一株桑,不鋤一壟谷。”這裏的“官家”主要還是指代朝廷。
由此可見,其實“官家”並非始自宋代,開始時也並未專指皇帝,應當承認,趙宋以前也有將帝王稱作“官家”的現象,(例如在《晉書》卷一百六中,欲殺父篡位的天王皇太子石邃,就以“官家”代表後趙武帝石虎:“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但這種情況大多是出於人們的隨意和自由,歸根結底是因為皇權衰微,缺乏強力政權的束縛,此時“官家”指代皇帝這種現象雖已出現,但並非主流。
“官家”成為皇帝專有稱謂是在入宋以後。
宋太祖趙匡胤以“陳橋兵變”奪得後周政權,宋太祖建國初,將其“義社十兄弟”安排做節度使,也許是生死患難的交情,讓這些兄弟時常忘了君臣禮節,多散漫驕縱。“義社十兄弟”是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趙匡胤為首的所謂“太祖義社兄弟”,也稱為“義社十兄弟”,分別為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
某一天,宋太祖與兄弟們一同遊獵,下馬喝酒時,趙匡胤説:“此處無人,爾輩要做官家者,可殺我而為之。”一直以來,這些兄弟都把趙匡胤視作義社大哥而忽略了其一國之主的身份,聽到這話哥哥膽戰心驚,趙匡胤又説:“爾輩既欲我為天下主,爾輩當盡臣節,今後無復偃蹇。”
初建國,百廢待興、綱紀不整且法度不嚴,趙匡胤心知威嚴不足,在面對昔日戰友的恣意妄為和不守臣節時,選擇了自稱“官家”來對節度使進行“敲打”,但這時,“官家”一詞應當並未包含太多政治內涵。
隨着政局的逐漸穩定,國家政治經濟建設逐漸迴歸正常軌道,同時意識形態建設也陸續展開,“官家”這一曾被用來指代皇帝的簡單詞彙,在宋太宗朝逐漸開始政治化和專有化。
宋太宗曾問徐鉉:“官家之稱其義安在?”徐鉉曰:“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蓋皇帝之謂也。”而至宋仁宗朝,“官家”一詞本身的內涵已由世俗稱謂逐漸轉化為官方正式的政治語言,占城國王遣使上貢遞送的國書便可印證,此番貢詞多處將皇帝表達為“官家”:“無有國土得似大朝官家國土”;“今年略有些小宜信,進上帝王,願官家萬歲”等。
綜上可知,宋代將皇帝稱謂“官家”是有跡可循,有史書記載可證。當然,在大家都稱讚這樣的稱謂,讓皇帝的形象更加平易近人、更加親切之時,我們更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官家”本是民間俗語的稱謂,從宋太宗朝開始被冠以神聖色彩,比附於“三皇”、“五帝”,這到底是皇權的世俗化,還是世俗詞彙的皇帝專有化呢?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