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若是能重用這三位良將,鄧艾可滅,蜀漢也不會早亡
眾所周知,蜀漢時三國時期建立在蜀地的政權,和東邊的吳國及北邊的魏國形成了三組鼎力之勢。在建國之初,其第一任帝王劉備就將國號定為“漢”,而由於其所建立的政權以蜀地為根據地,所以在多數人眼中被稱為“蜀”。以其地稱其國,世人逐漸習慣了這個稱呼,而又為了承認劉備建立的漢室政權,故稱其為蜀漢。
公元219年,這一年對於蜀漢而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先是東吳孫權破壞了孫劉兩家的聯盟,趁關羽北上伐魏之際,襲擊荊州並殺害了關羽。在這之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自率軍討伐東吳,但奈何陸遜一把火將劉備擊敗。最終劉備狼狽逃回永安,麾下諸將也是死傷無數,一時間元氣大傷。後人認為,夷陵之戰是蜀漢由盛向衰的轉折點。
時光如梭,轉眼間過了數十載的光陰。此時的蜀漢,自諸葛亮仙逝,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馬超等大將都去世後,蜀漢早已是日落西山,在三國之中僅能維持自保,再也無力北伐。不過雖説沒有大將,但能打仗的良將還是存在的,比如筆者今天談到的這三位,可惜後主劉禪並未慧眼識珠。否則,鄧艾也不會僅憑數萬孤軍便滅亡了蜀國。
第一位良將:黃崇
據史書記載,黃崇乃巴西閬中人,其父是蜀漢名將黃權。公元263年,黃崇任尚書郎,跟隨諸葛瞻抗擊鄧艾。大軍到達涪縣,諸葛瞻止步不前,黃崇多次勸他應快速向前行軍,搶佔險要地勢,從而遲滯魏軍進入平原。然而諸葛瞻卻猶豫不決,完全沒有其父諸葛亮的風範。他並沒有採納黃崇的意見,使得鄧艾的孤軍得以長驅直入。
諸葛瞻退守綿竹後,黃崇激勵部下將士,決心戰鬥到死。後來,黃崇死於鄧艾的亂軍之中。鑑於此可看出,當時的黃崇還是有點軍事謀略的,但可惜的是作為一名尚書郎,他並沒有掌控兵權,否則鄧艾很難跨過他這一關。
第二位良將:霍弋
霍弋,字紹先,南郡枝江,乃霍峻之子。可能許多人並不知道霍峻是誰?他就是僅率數百人死守葭萌城的名將。作為名將之子,霍弋的勇氣也是一點不亞於其父。先是率軍平定了永昌郡蠻夷作亂,之後因軍功鎮守南中諸郡。公元263年,鄧艾偷襲陰平,成都危在旦夕。
此時的霍弋率軍救援成都,但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拒絕了他的請求。最後成都淪陷,霍弋在得知司馬氏善待劉禪後,才率領南中六郡投降。若當時劉禪沒有拒絕他的進言,單憑鄧艾一支孤軍,豈不是彈指間便可被霍弋消滅。
第三位良將:羅憲
可以説,羅憲絕對是蜀漢後期的後起之秀,師從譙周,譙周的門人稱他為子貢。羅憲正直誠實嚴整,看不慣太監黃皓的種種作為。黃皓憎恨他,貶他為巴東太守。《晉書》: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也。時黃皓預政,眾多附之,憲獨介然。皓恚之,左遷巴東太守。時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拜憲領軍,為宇副貳。
鄧艾率軍來攻時,劉禪只是命令閻宇率軍從永安趕回成都,而把羅憲單獨留在永安。後來,成都淪陷,劉禪降魏。作為蜀漢的盟國,此時的東吳卻來趁火打劫,先後派遣了盛曼和步協、陸抗等將領率軍攻打永安。但由於羅憲的存在,東吳的三次趁火打劫都失敗了。可想而知,如果當時的劉禪重用羅憲,回去的是羅憲而不是閻宇,鄧艾的孤軍可能也就早已被消滅了。
所以説,其實蜀漢滅亡的時候,並不是將領的無能,而是奸臣當道,劉禪又比較昏庸。要知道,當時還有諸葛亮的嫡傳弟子姜維率軍在北邊和魏軍對峙。但可惜的是,若劉禪要是堅守成都,等到姜維的揮師,或者是重用以上三位將領的話,蜀漢未必會這麼早亡國。
【來源:歷史神秘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