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繼位後,意圖恢復羅馬帝國昔日的榮光,夢想與朝一日收復西羅馬故地。他念念不忘:“東哥特人以暴力奪得了我們的意大利,卻至今不肯把它交還。”
為此,查士丁尼放棄皇帝的奢侈生活,夜以繼日的工作。據記載,他清心寡慾,生活刻板,既沒有娛樂,也很少休息,一心一意為實現其政治理想而奮鬥。
大規模的戰爭需要大量戰爭物資,需要雄厚的財政支持,為此,查士丁尼任用“既不懼怕上帝又不顧惜世人”的約翰主管財政,在帝國實行橫徵暴斂的政策,“對百姓家中的每隻花瓶都不放過”,從而為其發動對外戰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公元527年剛剛繼位的查士丁尼皇帝任命22歲的貝利撒留為東征大元帥。528年,波斯皇帝庫思勞先發制人,命大將扎基西斯率3萬大軍向拜占庭發動進攻。
並在529年尼亞比斯戰役中首次擊敗拜占庭軍,並直撲美索不達米亞名城-達拉。530年,貝利撒留在達拉大敗波斯軍。公元531年,卡利尼庫斯戰役,波斯軍挫敗貝利撒留。
公元532年,雙方媾和,拜占庭撤回達拉駐軍,向波斯支付1.1萬磅黃金,以締結雙方的“永久和平”。,但是這個和平也只維持了8年。
次年,查士丁尼首先對北非的汪達爾王國發動了進攻,揭開了西部征服戰爭的序幕。不過,皇帝的這個計劃幾乎遭到了所有重臣的反對,聲稱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財政主管約翰,認為這將導致巨大的損失,可能會耗盡帝國的資源,他説服皇帝大規模縮減貝利撒留手下軍隊的人數。一方面,這保證了帝國能夠避免遠征帶來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如此小規模的軍隊似乎又不可避免的預示着失敗的危機。但查士丁尼皇帝並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他對貝利撒留將軍的能力深信不疑。
公元533年6月,貝利撒留將軍率領1.8萬人從君士坦丁堡起航了,目標:北非汪達爾王國。
10000多名步兵,5000名騎兵和1000名匈人僱傭兵,裝滿了500艘運輸船,另有100多艘輕型戰艦提供防衞和掩護。皇帝,皇后祝賀出征,大牧首承諾請天神祝福。
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可追溯的歷史遺存,他的私人書記官普羅科皮烏斯對這場戰爭進行直接記錄。普羅科皮烏斯寫下了《哥特戰記》,詳細描述了這場戰爭。
滿載拜占庭士兵的船隊從君士坦丁堡港出發,要渡過馬爾馬拉海,穿過赫勒斯滂海峽(達達尼爾海峽),進入愛琴海,然後南下,繞過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南端,經西西里,再到汪達爾的北非登陸,這個航程要經過半個地中海。
可未曾想,剛到伯羅奔尼撒,就遇到了不幸。船上的麪包變質,食物中毒的士兵和船員經超過500人。長期航海的麪包必須是乾麪包,經過兩次烤制後,水分盡去,必須用葡萄酒或水浸泡才能吃。貝利撒留只得延長原定的靠港時間,動員附近所有面包店,重新烤制面包。
他將此事報告了查士丁尼皇帝。調查查明,那位負責軍糧的大臣只用低温烤制了一遍麪包,將省下的費用佔為己有。查士丁尼只是撤掉了那位大臣,卻沒有給予更重的懲罰。當船隊停泊在西西里島補給物資時,戰爭迎來了首次幸運的轉折,當時汪達爾人的部隊正在撒丁島鎮壓暴亂。
貝利撒留利用此次機會迅速出擊。大軍在登陸在東南偏南遠離迦太基的地方。這一帶自古就是農業區,與統治者汪達爾人集中居住的迦太基北部地區不同,這一帶循序經營農莊的羅馬人居住。汪達爾人的守備隊在這一帶形同虛設。9月初的登陸沒有遇到任何阻礙。貝利撒留針對士兵的搶劫行為做了一番義正詞嚴的演講。士兵們被年輕的總司令説服,從此搶劫行為絕跡。其間,貝利撒留與農莊經營者建了了良好的合作,供求關係,北上的貝利撒留軍隊所到之處,城鎮村莊統統敞開大門。貝利撒留兵不血刃向敵人大本營迦太基灣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