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我跟班上的女孩子鬧了不愉快,我把她當好朋友,而她在背後向我的其他朋友抹黑我。但是,我朋友沒有相信,並將抹黑我的內容告訴了我。我很氣憤,我該怎麼辦?”
“老師:今天爸爸媽媽又狠狠地批評我,我真的好難過,為什麼我老是惹他們生氣?”
復學了,進才中學東校的“東咚”樹洞裏,不時傳來男孩女孩“叮叮咚咚”的心情故事和傾訴聲——除了樹洞,學校還有一張班級“晴雨表”,孩子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
那些困擾着青春期青少年們的難題,都有人在默默關注、傾聽和幫助着。
“樹洞”也能有回聲
與女孩子鬧不愉快的初一學生小丁,在樹洞裏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並且註明了“需要回復”。沒過多久,小丁的微信聯繫人中,多了學校的心理老師樊老師。樊老師和她聊了很長時間,並給她回信:“或許你可以試着與她直接取得聯繫,瞭解你們之間是否存在什麼誤會,澄清你們對彼此的想法與感受,如果彼此能夠達成一致與和解,相信你可以重獲一位好友或者更加清楚自己對於朋友的選擇……如果我們逼迫自己去迎合所有人,讓所有人對自己都持有好的評價,那我們是會非常辛苦的。我想,你在意的那些人不會相信那些不是事實的內容。所以,愛自己,做好自己,相信自己,你可以放下憤怒,做快樂的自己,交到真心的夥伴~”
樹洞是進才東校的心理信箱,只要有什麼想和心理老師分享的,或是隻是為了吐露一下自己的心聲,甚至吐槽遇到的煩心事,都可以給這個信箱投遞。樹洞裏的這些心情故事,有些需要回復,期待解決,有的只為了找一個地方可以傾訴,而學校心理老師樊雨婷就是這個樹洞的傾聽者。
進才東校有一個線下的信箱,有困惱的問題,都可以給這個信箱投遞。疫情之後,這個信箱從線下搬到了線上,成為了“東咚”樹洞。樊老師發現,孩子們的心情故事都是有共性的,絕大多數都是青春期孩子的困惱:交友的方法,和爸媽之間的相處,對於學習成績的態度……這其中,甚至還有父母來信,請教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和平相處。需要回復的,她一一進行單線聯繫,用自己的專業進行解答,給出意見。在徵得孩子們的同意之後,一些有共性的青春期難題和案例,在化名之後通過學校的廣播台輕輕講述,學生們聽着,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晴雨表裏的心情故事
在進才東校,每個班級都有一張晴雨表:班級裏是否有同學在這一週情緒低落,有沒有同學看起來很焦慮,或者有沒有開朗的同學突然沉默,平時沉默寡言的同學突然口若懸河……小小的一張表格,記錄着學生的學習狀況、情緒狀態、人際交往狀況和生活狀況。記錄這張“晴雨表”的,是每個班級的心理委員。
心理委員善於觀察,是晴是雨,是開心還是難過,周圍同齡人的些許變化和不尋常,都可能是一個心理變化的信號。每週一張的晴雨表就反映着每個學生的喜怒哀樂,如有不同尋常之處,心理委員就會出現在同伴身邊噓寒問暖給予安慰,如有特別需要幫助的孩子,再由學校的心理老師繼續跟進。
復學初,預備班和初一的學生還在心理課上寫下了自己的“心理資源庫”——如果你有難題,會向誰求助?同伴?班主任?樹洞?心理老師?“從疫情的在線教育回到學校正常教學,學生們的心理肯定有一個需要適應的過程。這其中,會有這樣那樣的情緒波動和心理難題,我們讓學生們瞭解自己身邊的‘資源庫’,就是告訴孩子們:出現了心理問題不要怕,你們的身邊,都是可以尋求幫助的資源,我們隨時隨地準備幫助你們。”
教會直面挫折、珍惜生命
《致我最愛的籃球》,這是初二年級學生復學後,心理課上的第一課。這是著名籃球運動員科比·布萊恩特在2016年退役時的感言,講述了他從小為籃球立志的故事。選擇分享科比的人生作為初二年級的第一課,是為了讓這羣即將面對新中考的第一屆學生更早地樹立志向、確立未來的目標。
而在六年級的心理課上,挫折教育是給這羣即將進入青春期孩子們最好的“禮物”。在這些挫折教育的課堂上,學生們會回想過去“遇到過哪些挫折”。如果對話那個時候的自己,會説些什麼?學生們還會看到一封讓人傷感的信(《寄不出去的信》),那是一個失去孩子父母寫給年輕生命的一封信,“離開,會對身邊的人帶來多大的影響。生命,又為何如此珍貴。”樊雨婷説:“這個年紀的學生特別敏感,面對困難或者挫折時不知如何面對。我們的挫折教育課程會告訴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人際支撐(社會支持系統),他的背後,始終有支持他的力量。”
每一個年級都有屬於這個年齡段的心理教育主題,除了每週的心理課外,學校更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動。進才中學東校校長王文皓説:“心理教育不是用來救火的,而是要做好發展性輔導,讓更多的學生獲得身邊的資源,得到切實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