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融入生活,讓勞動教育生動起來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經典

  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根據各學段特點,設立勞動教育課程,而且是必修課,與語文、數學、外語平起平坐。《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填補了新時代、新情況下學校教育的短板,既是對偉大人文精神的推崇,也是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有力動員與鞭策。

  勞動是做人的根本,歷來被輿論定位於美德範疇。一個厭棄勞動的人是沒有出息、無法自立於世的。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學生人格的陶冶和良好習慣的養成。一個人從小學到研究生畢業,要在校園生活近20年。“生活即教育”。他們將在這裏塗就耀眼的青春底色,鋪下人生觀第一塊端正的基石。因此,勞動只有融入他們的生活,才能生動活潑,收到實效。

  一般説來,學校勞動教育取其勞動之狹義,即體力勞動。既然它成了必修課,那麼怎樣上好這門課,就得多動些腦筋。筆者回顧多年從事普通高中教育的經歷,深感勞動教育不能只是口頭動員和文本宣讀,而要讓勞動融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力所能及,隨機而動,身體力行,出點力,流點汗,動真招,讓他們經受磨礪,變得堅強自信,逐漸夯實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正確價值觀。

  在進行勞動教育中,有兩件事使筆者感觸良深。筆者工作的學校是山區貧困縣一所普通高中。10多年前各種設施還很簡陋,教室遠不及大城市高中潔淨漂亮。筆者想讓學生試着將教室粉刷一遍。幾經斟酌,筆者認為高中生可以完成,於是找來幾個家住縣城的學生,鼓勵他們星期天做這件事:“相信你們一定能幹好,給下午返校同學一個驚喜。”

  他們很踴躍,很快借來工具,星期日一早就幹起來了。筆者和他們一塊兒邊幹邊指導,氣氛空前活躍,教室裏不時飄出笑聲。半天時間教室粉刷得煥然一新。傍晚返校的同學看到明亮清新的教室,不勝驚喜:“哇—— 誰幹的?真漂亮!”

  事後在一次班會上,筆者高度評價了這次勞動,講了勞動的偉大和對人生的深刻意義。受表揚的同學,覺得為大家辦了一件大好事,都自豪地笑了。他們説:“雖然累點,但有一種成就感,心裏很滿足。”

  一位鐵路職工的女兒,由於學業成績較差,平時顯得自卑孤僻,很少與人交流。粉刷教室前,筆者特地“慫恿”她參加。她認為這是對她的信任,很高興,用板車從車站拉來好幾件工具。勞動中跑前跑後,不停地提水添料。大家對她讚不絕口。這次勞動使她逐漸走出自卑陰影,融入了集體,變得自信開朗、勤學好問,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第二學期她被選為團支部委員。她説:“是勞動改變了我。”此事於她似乎偶然,於筆者卻並不感到意外。

  另一件事,是那時學校冬季取暖需要烤煤火。煤火上經常放一壺熱氣升騰的開水,以保持教室的温度與濕度。煤火是需要“伺候”的,費力又麻煩。筆者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輪流照料煤火。他們覺得很有趣,還悄悄搞起了競賽,看誰把“暖氣”燒得更好。就這樣,一個冬季教室裏温暖如春。孩子們不但學會了燒煤火的要領,而且看到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生活,幾乎“得意忘形”,爭相自稱“供暖大師”。繁瑣費力的事,變得生動活潑。有的還回家向父母誇張地炫耀。家長很高興,説孩子變得勤快了。

  伴隨形勢的變化發展和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加大,雖然筆者的學校用林立的高樓替代了簡陋教室,雖然“烤煤火”也成了現在孩子的陌生話語,但校內外仍有不少適合青少年參與的公益勞動。當年勞動教育沒有課本,以後有了課本,儘管書中不可能有“粉刷教室”和“烤煤火”,但勞動的普遍意義是相通的。

  培根在《習慣與教育》一文中説得好:“教育就是早年開始培養的習慣。”校友會上,早年畢業生最多的話題,不是考試分數和班級排名,而是當年生動活潑的勞動場景。隨着閲歷積累,他們最終明白了人生不經磨礪便無所謂滄桑,沒有滄桑就談不上成長。只有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出過力、流過汗,苦點累點,才能獲得尊嚴,才有充實與豐富,才堪當大任。

  時下有些家長見孩子勞動,不是怕孩子累着,就是嫌孩子幹得不合格,趕忙接過工具替他們幹。這種做法無助於孩子成長。因為人生的某個階段,是需要做某種勞動訓練的。小學生正是訓練幹輕活兒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過去了,以後就很難彌補。孩子成長需要呵護,但不需要溺愛;需要引導,但不需要越俎代庖。教育是一種慢藝術、也是等待藝術,勞動教育尤其如此。要允許孩子們起初對勞動教育不理解、不滿意,要允許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出現點瑕疵,或搞點惡作劇,允許他們慢慢來。試想,誰不是從冒失莽撞的毛頭小子蝶化過來的?

  加強勞動教育,就是讓青年人經風雨,受磨礪,練就面對困難勇於擔當的品格,和勞動成就夢想的自信。這種品格和自信力的培養,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神聖使命。筆者相信,只要恰當融入學生的生活,周密設計,耐心引導,持之以恆,就不難達到預期效果。

  (作者為河南省魯山縣第二高中教師)

  王培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