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沒有家長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總是被欺負,所以家長的“暴脾氣”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孩子來説被欺負已經夠傷心的了,如果此刻家長還不夠理解自己,那這份傷心就會加倍,可能比被被人欺負更為難過,因為每個孩子對父母的期望會比他人多。
很能理解父母發現孩子被欺負時的心情,但是無法理解有些父母“以暴制暴”的想法,畢竟大家都只是孩子而已,亦或許別的小朋友是無意的欺負呢?所以説為了不讓孩子變得更軟弱,家長得先有個正確的方式,再有就是態度上要理智,因為這關係到孩子以後的心理。
身邊不乏有一些家長在看到孩子被欺負後,依舊用不好的語氣跟孩子對話,甚至連旁人都會覺得家長的説辭有些偏激。如果不想孩子在被欺負後變得越來越軟弱膽怯,那家長要知道這幾句話絕對是禁忌。
第一句:給我打回去
多數家長都會告訴孩子要“打回去”,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孩子之間的“戰爭”。可是孩子之間根本無法掌握打人的輕重,如果真的使用蠻力打下去的話,是有可能出現很多讓家長都挽回不了的結果。而且打回去並不能解決孩子被欺負的事情,因為孩子被欺負最先受傷的是心理,他會去想,為何他們沒有去欺負別的小朋友,而偏偏只欺負了自己呢?所以説,先關注的是孩子此刻的心理想法是什麼,安撫孩子之後再考慮如何解決。
第二句:沒有關係
也有家長讓孩子選擇忍氣吞聲的方式去面對被欺負,一句“沒有關係”,就把孩子被欺負的事情一筆帶過。試問家長,這樣的一句話對孩子公平嗎?明明被欺負的是自家孩子啊。如果總是用沒關係去搪塞孩子的話,之後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然後再也不想跟別人一起接觸和玩鬧,當然膽子也會變得更小。因為家長的沒關係,徹底讓孩子失去了依靠,連父母都覺得自己被欺負是應該的,何況是別人呢?所以孩子就會變得更加軟弱和孤僻,內心的真實想法也會習慣性的隱藏起來。
第三句:真沒出息,走,我帶你去學校找他們
當家長説出那句沒出息的時候,已經在心底認定了自家孩子就是軟弱,也側面反映了孩子活該被欺負。既然家長都承認了孩子軟弱活該,那孩子也會在心裏否定自己,有些孩子甚至對這句話終身難忘。家長沒有想着先問問孩子情況,而是直接要帶着孩子去學校,也説明家長平時在孩子的教育上強勢慣了,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替孩子出面解決。可是家長能陪孩子的時間自由十幾年,之後呢?如果總是想着替孩子解決,那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獨立起來呢?
其實孩子被欺負,家長首先得要放平心態去對待,不要急躁更不要否定孩子。除了要安撫孩子的心情之外,還得要再檢查下孩子有沒有受傷,這樣家長才能更放心一點。其實孩子在童年時相互打鬧和發生矛盾是正常的,這也幫助了孩子奠定了處理同學糾紛的基礎,等到了青春期跟別人發生矛盾時知道如何應對。
總結:
誰的童年沒有打架的精力呢?只要不是很嚴重的“校園暴力”,家長沒必要給孩子製造壓力和恐慌。只需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然後引導他儘量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打架就好。能夠和平解決當然更好,如若不能,也可以尋求年長的人提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