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中國歷史的朋友們除了三國那段激動人心的真正歲月大多會爛熟於胸,對於戰國時期也都一般青睞有加。為啥?國家多,打來打去有意思。那麼,大家一般都會知道戰國有七雄:韓、魏、趙、秦、楚、燕、齊。大家也就會注意到,這裏邊有一個“韓國”。要知道,我們古時候還是上邦大國,中華文化流傳四方,就連日本的國名也可能與中國有關。日本國,最早對外自稱為“倭奴國”。據《後漢書》中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日本曾派遣使者向漢帝國朝貢。劉秀因此賜給了當時的日本一枚金印,上面刻有 “漢倭奴國王”五個字。這枚金印後來在1784年被發現,陳列在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後來倭奴國改為日本國,有一種説法是受了中國的影響。唐朝的張守節在723年撰寫的《史記正義》裏就曾提到:“倭國,武皇后改稱日本。”也就是説,在武則天在位時期,日本國被她給改了個名。那麼,大家也知道,今天世界上還有一個“韓國”,它會不會和中國有關係,比如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遷徙過去的呢?很高興的告訴你,還真——不是這樣子滴……戰國時期的韓國,主要包括今山西省的南部,及河南省的北部。最早的首都,在今天山西臨汾地區,後來遷徙到今天河南鄭州地區。很可惜的是,在公元前230年,這個韓國就被秦國滅掉了,他們的人民在還是在內陸地區,很難跑到朝鮮半島吧。那麼,現在的“韓國”為啥叫“韓國”呢?因為,它的名字來源於“三韓”——歷史上朝鮮半島上的三個部落聯盟。馬韓、辰韓、弁韓。
那麼,這三個部落後來怎麼變成的韓國呢?事情是這樣的:公元4世紀,馬韓被百濟兼併,辰韓被新羅兼併,弁韓在演化成伽倻之後,也被新羅兼併。所以,朝鮮半島就這樣演化成為三個國家,它們是:百濟、新羅和高句麗。感覺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的三國時代?天下本來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是多個國家通過戰爭不斷的兼併吞沒、打來打去,最終逐步演化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所以,今天的朝鮮民族就是歷史上三韓的後代,他們管自己叫做“大韓民國”,簡稱“韓國”。這就是韓國的由來,那麼關於朝鮮的名稱有啥問題呢?在國內,我們經常為了區分韓國和朝鮮就習慣性的給他們加上“南、北”這樣的方位詞,於是就有了南韓和北朝鮮。從地理上看,韓國確實是在南邊,朝鮮是在北邊。
但是,真正在朝鮮半島上,朝鮮人管韓國叫做“南朝鮮”,而韓國人管朝鮮叫做“北韓”。明白嗎?大家其實都是各不相讓,都不太願意承認對方,都以自己為中心來叫對方。所以,也就是説實際上:有南朝鮮或者北韓。沒有南韓和北朝鮮。有意思不?我們的叫法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