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和佛教有什麼深仇大恨,“武宗滅佛”有什麼深層原因?
在中國佛教史上,曾經發生了四次較大的滅佛事件,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後周世宗滅佛。
這四次滅佛事件中,唐武宗滅佛的規模和影響遠遠又超過其他三次。唐武宗和佛陀到底有什麼大仇,一定要趕盡殺絕?找尋到武宗滅佛的原因,對於我們瞭解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還是有着一定幫助的。
一、滅佛是為了除掉政敵
(唐武宗)
唐武宗與李忱(後來的唐宣宗)的矛盾很深,在得知武宗想要除了自己後,李忱從宮中逃出,躲藏於佛門之中。
武宗滅佛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查殺宣宗,搗毀他的棲身之所。
武宗一開始對佛教並不十分反感,但是在會昌元年六月突然改變了對佛教的態度。
史載“武宗御宇,初尚欽釋氏,後納蠱或者議,望祀蓬萊山,築高台以祈羽化。雖諫官抗疏,宰臣屢言,終不回上意”。
會昌二年,武宗下令對寺院僧尼加以勘問盤查。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會昌二年(842年)十月九日敕下:“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工巧、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敕還俗。”
(唐宣宗)
武宗要求僧尼中,五十歲以下無祠部牒者一律還俗,這明顯是衝着李忱去的,因為當時李忱的年齡是33歲。
武宗有可能是得到情報,得知李忱藏身寺廟之中,但具體哪座寺廟並不清楚,所以以一刀切逼和尚還俗的辦法來找。
據《入唐求法巡禮行紀》記載,有道士在武宗面前説了一條讖語:“李字十八子,為今上當第十八代,恐李家運盡,便有黑衣奪位歟”。
武宗懷疑這個“有黑衣奪位”的黑衣便是李忱。而 “黑衣”當時也是佛教徒的代稱,《北齊書》載:“術士言亡高者黑衣,由是自神武(高歡)後,每出行,不欲見沙門,為黑衣故也”。
武宗死後,接位的偏偏是宣宗李忱。他登基之初,馬上大興佛教,根本原因也在於佛門對他的救命之恩。
佛門為藏匿宣宗付出了代價,所以,宣宗上台後會投挑報李,大興佛教以報恩。特別是李忱本人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能不顧大臣之懇切論諫,“興佛於既毀之後。”
(武宗滅佛圖)
前一個皇帝滅佛,後一個皇帝興佛,是魏晉至唐時的傳統。北魏太武帝滅佛,文成帝即位就立即“初復佛法”;北周武帝滅佛禁道,周宣帝即位,很快就“初復佛像及天尊像”。
《舊唐書》載:大中元年(847年)宣宗下詔:“應會昌五年四月所廢寺宇,有宿舊名僧,復能修創,一任主持,所司不得禁。”
大中五年、十年,宣宗又兩次在靈感寺和會善寺設戒壇,促進了佛教的發展。
二、滅佛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問題
歷代反佛論者都指責僧人是“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
狄仁傑也説過:“今之伽藍,制過宮闕,窮奢極壯,畫績盡工,寶珠殫於綴飾,瑰材竭於輪奐。”
《舊唐書》上説,唐中宗時“營造寺觀皆務取宏博,竟崇瑰麗。大則費耗百十萬,小則尚用三五萬餘,略計都用資財,動至千萬以上。”
許多大臣都認為“用度過之矣!是十分天下之財而佛有七八,陛下何有之矣!百姓何食之矣!”
大興佛教必然加大政府財政上的支出,使國家府庫空竭,遇到外患,僧尼不能出征打仗;逢災害年月,寺塔不能解決眾人的飢餓。國家與佛教在經濟上的矛盾越來越大。
(唐代佛寺)
安史之亂後,中央財政不斷惡化,矛盾進一步發展。
僧尼甚至成了“人害”。
唐文宗也認為: “古者三人食一農人,今加兵、佛,一農人乃為五人所食,其間吾民尤困於佛。”
武宗對滅佛的態度更加堅定:“窮吾天下,佛也。。。。今天下僧尼,不可勝數,皆待農而食,待蠶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 。
佛教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政府之間在經濟上的矛盾也日益深化。
佛寺
僧人可以不繳納租賦,又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佔有許多良田,造成“物力凋萎,風俗澆詐”,威脅了帝王的統治。
武宗滅佛也得到了宰相李德裕的支持。當時有不少貴族把自己的佃户人口按僧徒上報,可以不納賦税,損國肥私。
據李德裕估算,如果有60萬丁壯轉入佛門,政府就要損失60萬人的租賦。針對這種情況,李德裕對武宗的滅佛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持。
他認為武宗解決了僧尼“耗蠹生靈,侵減租税,國家大蠹,千有餘年”這個唐朝一直未能解決的大問題。
(唐代僧人劇照)
客觀的説,佛教勢力的發展,必然影響政府的財政來源。所以武宗滅佛是經濟壓力不堪重負之下的選擇,是政府和佛教矛盾尖鋭化的結果。
三、滅佛的重要原因是政治問題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與儒家思想相互影響、調和、會通、融合,二者有相通之處,也有相互對立的一面。
儒家思想畢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礎,在佛教思想與儒家發生分歧時,統治者必然要扶持儒家,批判和排斥佛教。
儒家的核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積極的入世思想。
而佛教則要求人們出家,避世修行,這是消極的出世思想。
儒家鼓勵男女婚配,繁衍子孫,社會延續,與佛教的不近女色、清守戒律之説,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很多儒家人士對佛教存在反感。儒家認佛教“不忠不孝,削髮而揖君親”, “追既往之罪,虛規將來之福”,完全是騙人的。
要是佛教勢力太大,甚至會削弱君主的權力。
韓愈是個最著名的堅定反佛派。他一直指責佛教“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不利於鞏固唐朝政權。韓愈為了諫迎佛骨,幾乎丟掉性命,後來連憲宗也想明白了韓老先生的良苦用心:“因思其所諫佛骨事,大是愛我,我豈不知?然愈為人臣,不當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
杜牧是個反佛人士。他認為信佛的人都是心裏有鬼的小人,“心自知其罪,皆捐己奉佛以求救”,希望“有罪罪滅,無福福至”。
這和儒家“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背道而馳的。
武宗也意識到佛教會與自己爭權。他説“我高祖、太宗,以武定禍亂,以文理華夏,執此二柄,足以經邦,豈可以區區西方之教,與我抗衡哉!”
儒家思想是華夏治國之本,只有儒家思想才能治理好國家。這種思想上的衝突,佛教與皇權之間的矛盾,是武宗滅佛的重要原因。
四、佛道矛盾是滅佛的直接原因
佛教不但和儒家思想有衝突,和土生土長的道教也矛盾重重。佛道兩家常為了爭奪地位進行激烈的辯論。
佛道二教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
北周時,周武帝規定:“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又規定:“道士宜在僧尼之前。”天授二年武則天又決定:“釋教宜在道教之上,僧尼處道士之前。”景雲二年,睿宗又決定:“僧尼、道士、女冠並宜齊行並集。”
佛道二教就如同蹺蹺板的兩端,此起彼伏。
(道教祖師老子)
佛教教義相對來説,更容易被廣大羣眾接受。佛經的因果報應,輪迴轉世説,也給人們帶來了飄渺的希望。
佛教宣揚只要信佛修佛,死後可入西方極樂世界;道教更注重修練長生不死之道,可操作性太難,歷代追求長生不死的帝王都無一成功,所以不具備多少可操作性。
相比之下,修今生,不如等輪迴的佛教,就比道教更受百姓的歡迎。
也許是越玄乎的東西越有人信,從李世民開始,對長生不死總是抱着莫名的希望。
唐代皇帝屢屢服用丹藥, “以身試之”。太宗、穆宗、敬宗都是在“明知金石之不可服矣”的情況下,服食大量丹藥而死,可能是“貪生之心太甚”的緣故吧,唐朝皇帝是反而非常重視道教。
還有一點,李淵起兵之初,為了營造輿論,得到士族支持,尊老子為祖先,道教成了李家祖宗創立的宗教,地位自然很高。
(武宗國師趙歸真劇照)
佛教利用教義打擊道教,道教利用政治資源排斥佛教。武宗滅佛正是這兩種矛盾激化的產物。
道士趙歸真是武宗當皇帝之前就很信任的道士,他對武宗滅佛的作用很大。趙歸真説要想長生不死,就得驅逐佛教。
《唐語林·政事上》載:“武宗好神仙。道士趙歸真者,出入禁中,自言數百歲,上頗敬之。與道士劉元靖力排釋氏,上惑其説,遂有廢寺之詔。”
武宗迷信道教,拜趙歸真為師,趙歸真常“排毀釋氏,言非中國之教,蠹耗生靈,盡宜除去,帝頗信之”。
(滅佛後的佛窯)
會昌二年,一名為眩玄的僧人自稱可做“劍輪”,並打保票説他可以打敗回紇。結果這個吹牛的和尚被回紇打得大敗,哪裏有什麼超自然的“劍輪”!武宗將其斬首,對佛教更加深惡痛絕。
會昌五年三月唐武宗進行了唐代最大規模的一次滅佛。規定天下寺舍,不許置莊園。將寺廟的財產及收入全部沒收,迫使幾乎所有的僧尼還俗。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唐武宗滅佛,主要是出於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考量,加上他自己受到道教的點撥,所以採取了非常嚴厲的措施和激進的手段滅佛,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參考資料: 《唐語林·政事上》
《舊唐書》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