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略國控制的中國公司,掌控中國重工業命脈,創建者是中國人
兩次鴉片戰爭讓滿清切切實實體驗到了自己在武器方面的落後。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滿清開始舉辦洋務運動,想在武器方面趕上西方列強,保護自己不再捱打。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徵是煤鐵聯合體,滿清看準了這一點,在國內興建近代化的鋼鐵廠和煤礦,為兵工廠、鐵路提供充足的鋼鐵。漢冶萍公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修鐵路是洋務運動的一項主要內容,鐵路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速度,對國防和民生都有很大的作用。張之洞在擔任湖廣總督期間,主持修建盧漢鐵路,即今天的京漢鐵路。而修鐵路首先要有足夠的鋼材。
張之洞委託德國技師在湖北大冶附近勘探出優質的露天鐵礦,使湖北具備了開設鐵廠的條件。1891年4月,大冶鐵礦正式開始採礦。接下來,開設漢陽鐵廠,出產鐵路和軍工所需要的鋼材。
漢陽鐵廠由北洋派系的財神盛宣懷督辦,一開始採用官督商辦的方式。簡單地説,就是由商人出資,官府派人管理,利潤由官府和商人分成。
洋務運動中,一開始興建的工廠都由官府出資,發現虧損嚴重後,就改為這種官督商辦,引入民間資本。這樣一來,即使發生虧損也是由商人承擔,與官府沒有關係。
既然如此,真有商人對此感興趣嗎?當然有,官督商辦的企業大多經營的是新興的、戰略性的產業,有的還能形成壟斷。看上去賺錢不成問題。
另一方面,這類企業享有税收、貸款等諸多方面的優惠,在市場方面也有官府的支持。像招商局、電報局等關係國計民生的產業,很容易替代掉外國同行。
但現實總是骨感的。這種企業最大的問題是,經營者就是來當官的,各級主管都是官吏,官場的毛病一樣不缺,任人唯親、外行指揮內行等情況十分嚴重。更何況還有無所不在的貪污,能不虧損已經是算是經營有方了。
因此,官督商辦企業沒用很長時間就被淘汰,戰略性企業直接收歸官辦,其他的只能改為商辦。當然,這種商辦的實際上仍是官僚資本,純粹的商業資本並不佔多數。
漢冶萍公司就是這樣一個產權幾經變更的公司。先是官督商辦,後來改為完全商辦。盛宣懷接手後,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合併成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後來又加入日本銀行的投資,成為早期的中外合資企業。
漢冶萍公司的條件其實是很不錯的,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的質量在國內都是上乘的。
盛宣懷
花錢聘請德國工程師,進行勘查、選礦和指導生產。
大冶鐵礦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採礦,直到漢冶萍公司時代,仍然有大量的露天礦區。而且礦石品位高,可達53%以上,在中國可以算是富鐵礦了。
江西萍鄉煤礦出產的也是優質的鍊鋼用煤,
盛宣懷
派人考察了好多省,才最終確定採用萍鄉的煤。煤礦工人多達13000人,產煤量大,但工作條件十分惡劣,為將來的革命提供了大批的生力軍。
鐵廠開在漢陽,也是出於交通方便,並有漢江作為水源。從理論上講,應該是能夠盈利的。在清末的最後一兩年,漢冶萍公司員工達7000多人,年產近7萬噸鋼、50萬噸鐵礦、60萬噸優質煤,鋼產量佔到當時全國的90%。
可奇怪的是,這樣大型的鋼鐵廠並沒有成為中國的軍事骨幹企業,反而淪為了日本鋼廠的初加工車間,增強了日本的軍事實力。日本人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當時控制了漢冶萍就等同於控制了中國的重工業命脈。他們方法是趁鐵廠擴張和經營困難時,有大量的資金需求時,不斷貸款給漢冶萍公司。民國建立後,
盛宣懷
?以公司全部財產為抵押,從日本銀行貸款1500萬日元。然後日本銀行就完全控制了漢冶萍公司,從此只出產生鐵,提供給日本鋼鐵公司。
而鐵廠出現經營困難的原因,除了擴大生產規模,需要資金購買、改造大量設備外,還由於價格比不過日本鋼鐵,為了競爭,不得不壓低價格,導致利潤越來越薄,直至出現虧損。這種招術直到今天仍有大財團在使用,並屢屢見效。
解放前的中國民族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為何走得如此艱難,外國資本的打壓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日本財閥對漢冶萍的收購就是非常好的一個例子。直到解放後,漢冶萍公司才重新投產,開始為中國人民服務。
【參考資料:《洋務運動》、《漢冶萍公司》、《張文襄公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