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李白為何引民眾推崇 李白歌詞賞析 李白與酒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李白歌詞

李白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大詩人,有着詩仙的美譽。李白寫下了無數優美而動人的詩歌,這些詩歌或清新明快,或空靈飄逸,或雄起壯麗,風格各異但卻充滿着無與倫比的魅力。最近有一首名為《李白》的歌曲,引起了無數民眾的推崇,這首歌為什麼能夠引起這麼多人的注意呢?

歌曲《李白》的演唱者李榮浩

《李白》是由我國著名歌手李榮浩自己譜曲、寫詞、演唱的歌曲,收錄在他2013年發行的全新創作型專輯中。歌手李榮浩所創作的《李白》這首歌的歌詞通俗易懂,簡簡單單的歌詞卻富有深意,引人思考,是一首難得的好歌。《李白》這首歌的歌詞是這麼寫的:“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幾百年前做的菜好壞,沒有那麼多人猜。”這些句子看似非常的簡單,但卻表達了身處現代的我們,實際生活與我們理想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區別,雖然我們不想向命運妥協,但現實生活卻逼得我們不得不妥協,最終習慣現實生活,看似調侃的語句卻道出了現代都市人的辛酸。

歌曲《李白》的曲風較為明快簡潔,且富有動感,節奏感很強。從曲風上來看,《李白》是一首鄉村搖滾風格的歌曲。許多人一聽到這樣曲風的歌曲就很很喜歡,因為符合當代人的喜好特點。等到他們再認真聽到《李白》這首歌的歌詞時,他們就會產生更多的共鳴,這也是為什麼歌曲《李白》能夠大熱的原因。

李白與酒

説到李白,或許家國是可以不提的,或許時勢是可以不顧的,但是“酒”是不得不説的,對於李白來説,或許除了他的詩,真正陪伴他的只有酒,他不像杜甫,沉鬱頓挫,不喝酒也能過,他的詩更多的體現他個人的魅力,那種自由自在的暢想,而在這樣的時候酒就是他最好的伴侶,他是詩仙,他也是酒仙。

李白醉酒

杜甫曾經寫過《飲中八仙歌》,其中提到李白是這麼説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的,酒後的李白就是這麼的狂放,就是這麼的傲氣,這時候的李白散發出的不羈的光芒,是令人敬仰的。李白的生活中處處有酒,也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酒,花前月下、亭台樓閣、皇宮宴席、孤舟獨飲,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落魄之際,李白都在飲酒,似乎喝酒已經深入到了李白的靈魂深處,只要有酒,李白就能快樂。

《將進酒》是李白一生中對於喝酒最好的詮釋,高興時他勸人喝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寂寞難耐的時候他也勸人喝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而且他喝酒還喜歡叫上一大堆的人,大家熱熱鬧鬧的“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不是人,他是謫仙,他只是從天上來凡間度假的,所以人間的生活和他格格不入,所以人間的繁華被他棄若敝履,而只有在酒後,李白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之中,才能有“一醉累月輕王侯”的暢快淋漓,才能有“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上高樓。”的灑脱豁達。於是李白和酒相伴了一生,在半醉半醒中渡過了自己的一生。

李白的兒子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傳言叫做“虎父無犬子”,一般來説,父親才能出眾,他的兒子也不會是什麼水貨,而李白作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那他的兒子呢?是不是也是一個傑出的人才呢?

大詩人李白

李白一生總共有兩子一女,其中女兒叫做平陽,在出嫁之後沒多久就死了。而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做伯禽,一個叫做天然,而這兩個孩子的小民都很奇怪,和一般中原常用的“二狗子”之類截然不同,大的叫做明月奴,小的叫做頗黎,對於這樣奇怪的小名,有人認為這和李白的突厥血統有關,李白畢竟出生在中亞碎葉,所以受到了當地文化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原本地人的取名習慣有着差異。

現在有不少人覺得李白的大兒子李伯禽是一個傻子,還有人覺得是因為李白自己酒和太多了,所以把自己兒子的腦子給喝傻了,但是其實不然,根據史書記載李白的兒子伯禽、天然兩人小的時候就能言善辯,品行很好,長大以後一定能夠成名的,雖然“必將大其名”這句話沒有説準,畢竟那時候已經是亂世了,有才華而被埋沒也很正常。伯禽的兒子也是一個神奇的少年,在伯禽還在世的時候,他就雲遊四海,到處旅遊去了,倒是有李白那樣闊達的風範,至於之後是死在亂世還是別的就不得而知了。而伯禽的兩個女兒早年都嫁了平民,很窮苦,當地的一個官員因為仰慕李白還曾經想為她們改嫁給貴族,但是都被拒絕了,試想這樣有骨氣有尊嚴的女子怎麼可能是一個傻子教導出來的呢?所以説李白的兒子只是懷才不遇罷了,硬要説成傻子只是有些媒體譁眾取寵罷了。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他有着遠大的人生目標和抱負,但卻一直懷才不遇,無法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這種懷才不遇的心情,在李白遠離京城十多年後到達了頂點。從他所寫的《獨坐敬山亭》中,我們能夠窺的李白當時無奈而落寞的心情。

《獨坐敬山亭》

其實,大詩人李白還是有過一段為官的經歷的,公元742年即天寶元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唐玄宗翻閲了李白的詩集,當即驚為天人,封李白為翰林,讓李白隨時侍奉在自己左右。但唐玄宗對李白的賞識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那些人紛紛在唐玄宗面前詆譭李白,李白才當了沒多久的翰林,就被放逐出了京城,遠離了政治中心。

而《獨坐敬山亭》這一首詩就創作於公元753年即天寶十二年,根據時間來推算,李白那時候已經遠離京城十二年了。李白出門遠遊的十二年裏,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長期漂泊無依的生活,使李白嚐遍了人世間的辛酸苦楚,看透了世態炎涼。雖然李白的性格一直都是如此樂觀豁達,但心中還是會有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以及一絲絲的孤獨之感。

從《獨坐敬山亭》一詩中,我們能夠很明顯的體會到詩人的孤單、寂寞以及落寞的心情。詩中所寫的意象,如飛鳥、孤雲、敬山亭等都是孤孤單單的,形單影隻,正如詩人自己。李白在那時已經不復當年的風采了,他獨自一人來到敬山亭,獨自許久,觸景生情,感到十分的悲涼。李白看着眼前的風景,於是借景抒情,抒發自己心中的孤獨與無奈之情。

李白愛旅遊花27年漂泊四方

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詩人都非常喜歡旅行,尤其是盛唐時期,那時候的詩人幾乎隔三差五出去旅行,到處遊玩,而且還喜歡結伴而行,如果有機會回去看到李白和杜甫等人一起到處遊玩千萬不要驚訝,那是常見的事情,在這麼多愛好旅遊的是人中,李白又尤為特殊。那麼李白特殊在哪呢?

李白和杜甫一起旅遊

李白最特殊的就是別人還好歹經常回家看看父母孩子什麼的,但是李白似乎很少回家,他自從20多歲的時候出蜀離家之後幾乎就沒有回去過,甚至在安史之亂以後,天下大亂而蜀地還算和平的時候他都不曾回去。李白不是不想念故鄉,他在很多的詩歌之中都表達了對於故鄉的懷念,但是李白偏偏沒有回去甚至於對於自己的家人都沒有怎麼提起,或許李白這樣是因為覺得不能衣錦還鄉不好意思回去,也可能是因為家中親人已逝不願意回去。反正李白一生自從出蜀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四處旅行,四處遊玩,差不多有27年。

在這很長的時間裏,李白到處遊山玩水,根據有心人的統計,他這一生總共到訪了18個省市自治區,206個縣城縣鎮,攀登過80多座名山,遊覽過60多條江河,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在這一次次的旅行之中,李白不只是觀看了許多的美景,經歷了很多的風俗,還結交了很多的好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天寶三年的時候在洛陽和杜甫相遇,兩人結伴而遊,成就了詩歌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出遊,後來他們還在開封偶遇高適,三人一起遊山玩水,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9 字。

轉載請註明: 歌曲李白為何引民眾推崇 李白歌詞賞析 李白與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