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年前,私立學校每當開學季,門可羅雀的悽慘樣仍歷歷在目。可誰也沒有想到,10年後的今天,私立學位異常緊俏,幾百名入學孩子爭搶一個學位。在搖號制之前,有家長為了孩子的一個私立學校學位,通宵達旦排隊幾十個小時甘之如飴;實行搖號之後,網上報名系統幾度癱瘓,好不容易報名成功,看看已報人數與招生人數比值,萬里挑一有點誇張,但百裏挑一根本不為過。
從什麼時候開始,私立學校如此受熱捧呢?
近幾年來,私立學校瘋狂擴張如雨後春筍讓人應接不暇,就連小縣城裏的私立學校都遍地開花,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讓家長們挑得眼花繚亂。小城市的私立學校在教育實力上還沒法與公立學校抗衡,可在很多大城市,尤其是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有些私立學校無論教育質量、升學率,還是管理等諸多方面,早已遠遠超過了大多數公立教育,而且有全力碾壓的趨勢。
我是反對私立學校存在的,不少家長也這麼認為。原因主要兩方面:
一、私立學校過於急功近利,破壞靜等花開的教育平衡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教育的本質就是因材施材,因地制宜,耐心澆灌靜等花開。
私立學校辦學的初衷是盈利,而非全心全意做教育。當教育以利為本時,就會想方設法追逐利益。生源是根本,不愁沒生源的情況不僅可以坐地起價,還可以販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焦慮,更為主要的教育理念有悖於現階段教育發展。1.投家長所好抓升學率
名師+“掐尖”生源+大力宣傳=高升學率!
私立學校高薪挖公立學校的牆角,聘請名師優秀教師。“熙熙攘攘,皆為利往”能為“利”動心的名師,就説明“奉獻”的同時已經很在乎自身的價值了,這樣的教育多少也有點兒變味了。
“掐尖”招生,已經所有私立學校非常默契的做法,資質好的學校掐頭一拔,排名第二的再掐一拔,等輪到公立學校招收按片區劃分的生源時,拔尖的基本上已攀上私立高枝了,剩下的大多數都是泛泛之輩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嚴重破壞了數十年的教育傳統和平衡。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公立學校,那是經歷了很多年的積累和沉澱,而後起之秀的私立學校,在教育實力上真的勝過了辦學多年的公立嗎?這個很難説,至少在宣傳渲染上,後者是大力度的!
二、私立學校有意繞開職業教育
自從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考競爭激烈的“普職比大體相當”後,大多數家長對職業教育不理解、有偏見,他們認為上高中參加高考上大學才是孩子的正常成長軌跡。
私立學校則盲目模仿發達國家的精英教育,也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理解的素質教育。個性化發展為主,基本採用雙語教學,興趣愛好有高爾夫、擊劍、橄欖球等西方化的東西,寒暑假就組織出國遊學,這種環境下教育出來的孩子,一開始就朝着走出國門去的。中考失敗出國去,高考太累也出國去,他們不僅繞開了中考後的職業教育,更不用參加高考,哪怕到國外去讀野雞學校,也會炫耀一番外國的月亮比國內圓。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當前發展職業教育很重要,有讀書天賦的孩子繼續求學,有興趣愛好的可以到職校學一技之長支持職業教育。私立學校的興起,有意繞開了職業教育,有錢人家孩子從小讀私立學校,中考前就出國留學;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讀公立,中考失敗後讀中職。私立學校的存在就是加速貧富分化,這是很可怕的。
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出國數據看來,他們享受了國家一流教育資源,等到學業有成後卻大多數人為他國效力去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整體國民素質,讓每一個國人更有尊嚴、有價值地活下去。我們不能走西方的精英化教育之路,畢竟我國還有6億人口月收入才1000元。如果把這部分人的整體素質提升一個檔次,我們國家不管經濟發展還是國際地位,都將會向前邁出一大步。
從幼兒園到高中,私立學校到底該不該存在,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