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這些艾灸用具,你瞭解嗎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灸的用具包括艾絨,以及由艾絨製成的艾炷和艾條。但在艾絨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此正如清代吳亦鼎在《神灸經綸》中的精闢論述:“凡物多用新鮮,唯艾取陳久者良。以艾性純陽,新者氣味辛烈,用以灸病,恐傷血脈。故必隨時收蓄、風乾、淨去塵垢,搗成熟艾,待三年之後,燥氣解,性温和,方可取用。”

01艾 絨

艾絨的製作,可在每年的3~5月間,最好在農曆端陽節前半個月採製為最佳,《艾灸通説》則認為:“四五月間,連莖刈取,曝幹收葉。”這時應選擇新鮮、肥而柔嫩的艾葉,將其曬乾或放在乾燥箱中烘乾,再放到石臼內或碾糟內反覆舂搗碾壓使其碎成絮狀,篩去灰塵、雜質及纖維,如此反覆多次,則可製成軟細如棉的艾絨。

關於艾絨的製作,李時珍在《草本綱目》中説:“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

又説:“揀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同時焙燥,則灸火得力。”

艾絨可分為兩種,以上方法大多製出的為粗艾絨,一般含雜質,生硬,不易成團,揮發油尚存於內,燃燒時火力暴躁,多用於間接灸,一般500克艾葉,可得300~350克艾絨。

如再精細加工,經數十日曬杵,篩揀數十次,則可得優質艾絨,一般500克艾葉,可得100~150克。此艾絨為土黃色,柔軟、乾燥、無雜質、易燃燒、易成團,熱力温和,存放時間久者更佳,久經日曬,火力柔和,揮發油揮發已盡,可用於直接灸。灸時可令病人痛感較輕,感覺愉悦,精神振奮。

艾絨製成後,必須存放一段時間後才可使用。但艾絨極易吸水受潮,故必須存放在乾燥密閉的容器內,天氣晴朗時可取出暴曬。謹防潮濕和黴變、蟲蛀,應隨用隨取。

02艾 炷

艾炷形狀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各異,並且與療效的關係十分密切。

此正如《明堂上經》雲:“艾炷以小筋頭作,如其病脈粗細,狀如細線,但令當脈灸之,雀糞大者,亦能愈矣。”

《明堂下經》亦云:“凡灸炷欲下廣三分,若不三分則火氣不達,病不能愈。”

古代艾炷的大小有“雀糞大”“粟米大”“綠豆大”“梧桐子大”“蒼耳子大”“半個棗核大”“蓮子大”“銀杏大”“雞卵黃大”等名,其施灸的部位也各有不同。

如艾炷小如麥粒、雀糞,多用於頭部及四肢部位;艾炷如黃豆大小或半截棗核大,多用於胸腹及背部;艾炷如半截橄欖或筷頭大小,多用於胸腹和腰背部。

現在臨牀使用的艾炷多為標準艾炷,其可分為大、中、小艾炷及麥粒艾炷。

(1)大艾炷:炷底直徑1.2釐米,高1.5釐米。

(2)中艾炷:炷底直徑0.8釐米,高1釐米,約重0.1克,可燃3~5分鐘。

(3)小艾炷:炷底直徑0.5釐米,高0.8釐米。

(4)麥粒艾炷:將艾絨捻成麥粒大小。

艾炷除製作成圓錐狀外,還可做成牛角形艾炷,即空心艾炷,此可見清代廖潤鴻補編《針灸集成》一書;紡錘形艾炷,是兩頭尖狀如紡錘或如同鼠糞,可見《千金翼方》。這兩種形狀的艾炷目前已很少使用。

03艾 條

當前,使用較多的為純艾條和藥艾條兩種,主要是由於操作簡單,療效好,無痛苦,患者還可自己操作,故臨牀較多使用。

其製作方法如下:

(1)純艾條:取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桑皮紙或捲煙用紙,將24克艾絨均勻放在紙上,用手搓轉成直徑為1.5釐米的圓柱形,鬆緊應適中,太緊則不易燃燒,太鬆則施灸時易掉火星。卷好後,用雞蛋清或膠水將封口粘好,曬乾後即成。每支艾條可燃燒約1小時左右。

(2)藥艾條:在製作時,除放入艾絨外,再加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蒼朮、沒藥、乳香、川椒等混合而成的藥粉6克,按上法卷制而成即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4 字。

轉載請註明: 艾灸|這些艾灸用具,你瞭解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