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時代,本是荊州牧劉表部下的中郎將黃忠,後來在歸降於劉備後,煥發出第二春,黃忠在後世多以勇猛的老將形象出現於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
在小説《三國演義》裏,經過羅貫中先生的極力渲染,尤其是在劉備攻下漢中稱“漢中王”後,將黃忠封為“五虎上將”之一,黃忠的名字更是逐漸成為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實際上,在三國時期,除了黃忠外,還有多位建立不世功勳的老將,比如,我們都熟悉的滅蜀頭號功臣——鄧艾。
鄧艾(約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其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
景元三年(262年),魏國總攬朝政的大將軍司馬昭制定先滅蜀再順江滅吳的戰略。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軍兵分三路伐蜀:徵西將軍鄧艾率兵三萬餘人,由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以牽制蜀將姜維駐守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進攻武都(今甘肅成縣西北),以切斷姜維退路;鎮西將軍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欲乘虛取漢中,然後直趨成都。
鍾會所率領的主力被姜維阻隔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閣。
而鄧艾卻偷渡陰平,並攻克了由諸葛亮長子諸葛瞻防守的綿竹,隨後兵臨無人防守的成都城下,後主劉禪無奈之下,只得出城投降,蜀國滅亡,這時的鄧艾年齡已達66歲。
老將鄧艾建立下滅蜀的的大功勳,而17年後滅掉東吳的英雄更是一位74歲的老將——王濬( jùn,同浚)。
王濬(206年-286年),字士治,小字阿童。弘農郡湖縣(今河南靈寶西)人。
王濬和黃忠相似,在年輕的時候默默無聞,沒什麼突出的事蹟,直到西晉泰始八年(272年),任廣漢太守時,發兵討滅了益州叛軍,才升任益州刺史。後因治邊有方,被徵入朝為右衞將軍、大司農。
西晉的車騎將軍羊祜正在籌劃滅吳事宜,他認為伐吳必須憑藉長江上游的高地勢,乘船順流而下直搗建業(東吳都城,今江蘇南京市)。
當時,吳國有童謠:“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
羊祜聽到後説: “這預示伐吳水軍會成功,要想想哪個人對應童謠中的阿童。”
而王濬的小字正是阿童,因此,羊祜便建議將王濬仍鎮守益州,參與滅吳大計。晉武帝依羊祜之建議,復任王濬為益州刺史,並密令王濬修造戰船,準備伐吳。
於是,王濬造連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裝載二千餘人。大船周邊以木柵為城,修城樓望台,有四道門出入,船上可以來往馳馬。又在船頭畫上益鳥首怪獸,以恐嚇江神,船艦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自古未有。
王濬在巴蜀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滿江面,順流漂下。吳建平太守吾彥取些木片呈給吳主孫皓説:“晉必有進攻我們的打算,應在建平增兵防守,建平攻不下,晉軍終不敢東下。”
昏庸的孫皓根本聽不進去,吾彥無奈,只得用鐵鎖橫斷了江路。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晉國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後,晉武帝發出滅吳的戰爭總攻,兵分六路大舉伐吳。王濬率水陸大軍7萬,乘坐所造的戰船,從成都沿江東下。
二月,王濬攻破秭歸附近的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擒吳丹陽監盛紀。然後順流而下,進入西陵峽,遇到了吳軍設置的攔江鐵鎖和暗置江中的鐵錐。
吳軍將江邊淺灘上的要害區域,用鐵鎖攔住,還打造了一丈多長的大鐵錐,暗中放進江裏,用以阻擋戰船。
對此,王濬就做了幾十個大木筏,方百餘步,筏上紮成草人,被甲執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鐵錐刺到筏上都被筏帶去。又做火炬,長10餘丈,大數十圍,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鐵鎖,就點起火炬,將鐵鎖熔化燒斷,這樣一來,戰船通行無阻。
二月初三,王濬攻克西陵,俘獲吳鎮南將軍留憲、徵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初五,攻克荊門、夷道二城,俘獲監軍陸晏。初八,攻克樂鄉,俘獲陸遜的孫子水軍都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投降。
王濬一路兵不血刃,從武昌順着長江直接向吳都建業進逼。孫皓派遣遊擊將軍張象率領水軍一萬人抵抗,而張象僅僅望見王濬的旌旗就投降了。
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十五日,王濬殺入石頭城。吳主孫皓學着蜀後主劉禪的亡國之禮,駕着素車白馬,袒露肢體,縛住雙手,銜璧牽羊,率領着文武百官及宗室子弟,出城投降。
王濬親自為孫皓鬆綁,接受了玉璧,燒掉了棺材,將孫皓送往洛陽。
至此,繼蜀漢滅亡後的17年,吳國又被一位已經74歲的老將王濬所滅亡,三家歸晉,天下又恢復大一統。
太康六年(286年),王濬去世,終年八十歲。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他的《西塞山懷古》中的前四句,説是正是西晉滅吳的歷史故事: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本文參考自:《英雄的棋局——三國軍事地理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