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對未來職業不茫然,對能工巧匠更向往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經典

實施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後,很多家長老師感到,孩子們的職業認知有了很大變化——

對未來職業不茫然,對能工巧匠更向往

  【一線講述】

編者按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強各學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滲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學實施職業啓蒙教育,培養掌握技能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能力。

中小學階段是學生們認知自我、培養興趣、樹立志向的重要階段,在此時開展職業啓蒙教育,對少年兒童形成正確職業觀、擇業觀,根據自身興趣特長選擇未來人生道路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於為培養高技能人才,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技能中國打下堅實基礎。當前職業啓蒙教育在中小學實施的情況如何,學生們有怎樣的收穫與體會?讓我們聆聽幾位一線實踐者講述他們和學生的故事。

在位於江西南昌的瑤湖機場,退役飛行員帶領南昌市第二中學的學生進行真機教學體驗。新華社發

在河北臨城縣邢窯博物館,“邢窯陶瓷燒製技藝”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志忠(右二)指導學生們體驗陶瓷拉坯技藝。新華社發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的學生在烏魯木齊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的指導下體驗試穿救援服。新華社發

山東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小學老師在勞動實踐基地為學生上“農耕課”。新華社發

為孩子們撥開選專業擇職業的迷霧

講述人: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校長 崔楚民

做中學教育工作久了,我發現了一個普遍現象:許多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不明確,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很迷茫,只好“跟風”或者隨意填報。由於對所填報專業不瞭解甚至有誤解,上大學後容易厭學,或者想方設法轉系、換專業。

怎麼為孩子們撥開“迷霧”?我想,得讓他們在中小學階段就和各種職業“親密接觸”。帶着這樣的想法,我走訪、調研了北京市及周邊一些地區,發現不少地方都開辦了適合中小學生的職業體驗場所,開設了豐富的職業體驗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從實際生活的需求出發,適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比如,家政類、空乘服務、製造業技師培養等等。

於是,我們學校開設了職業生涯課程,開展了很多與職業生涯發展相關的實踐性、體驗性活動。果汁生產車間、電子生產企業、網絡公司……多彩的工作場景令學生們充滿興趣。我們還邀請兩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等專家學者進學校,講述學術研究的經歷、故事;或請大學教師來進行課程指導。每年舉辦的職業規劃大賽、校園模擬招聘活動也會吸引很多孩子參加。

我們還把常態化的職業體驗課程與學生的研學旅行結合起來,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當學生們來到一些現代製造企業學習體驗時,會深入到車間,與技師們進行面對面交流。走進寬敞明亮的現代工廠,看到工人們工作的場景,很多學生都被震撼了,圍着技師們問這問那。當他們瞭解到這些技師參加過一些國家級重大項目研發時,臉上常常流露出羨慕的神情。有學生在課程體驗中寫道:“這次職業體驗課顛覆了我對現代製造產業工人的看法,他們的職業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是需要深厚職業技能的,與國家的重大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今後,我也要報考新型製造業相關專業,將來成為一名頂尖的技師、工程師。”

聽到這樣的心聲,我們也感到十分欣慰。希望職業啓蒙教育為孩子們點燃照亮未來的明燈,讓他們的職業方向更加清晰,並向着目標堅定前行。 

給農村孩子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藍天

講述人:山東青島平度市明村鎮明村小學教導副主任 趙亞菲

“老師,今天學了藍色海洋的知識,太神奇了!我以後要當一名海洋探索家。”“Scratch知識我都熟練掌握了,還能讓機器人‘滅火’,我離一名編程員還差多遠?”……在校園裏,常能聽到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談論着,充滿對未來的嚮往。這種嚮往,源自職業啓蒙教育。

這幾年,我越來越深地體會到職業啓蒙教育對農村孩子有多重要。於是,我們成立了課題組進行研究,嘗試着將職業啓蒙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幫孩子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明村鎮是一個農業、工業大鎮,為職業啓蒙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我們結合明村特有的地理優勢和農業文化資源,積極與社會團體組織接洽,成立了學生職業啓蒙實踐基地。每年3月至6月,我們會組織學生在藍莓、聖女果基地參加勞動,學習農產品種植管理技術;每年9月、10月,學生們走進當地葡萄酒莊學習釀酒技術,熟悉葡萄酒的生產流程;11月,學生們來到連山鑄造實踐基地,參觀鐵軌、列車、重型機械的精密零件生產過程。技術指導員會對學生們進行簡易操作指導,讓他們體會到工作的辛苦與快樂。

“立德樹人”是貫穿我們職業啓蒙教育全程的一根主線。2019年,明村小學被授予“紅軍小學”稱號,楊明齋紀念館、三合山戰役紀念館、紅色文化學院成為我們實施職業啓蒙教育的特色陣地。每年清明節,我會帶着孩子們到紅色職業啓蒙基地掃墓;7月、10月,我們在這裏開展愛國教育,引導孩子們將人生理想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

我發現,學校裏歡聲笑語最多的地方要數“梓園農場”。每天,這裏會有1個班級的學生參加1小時的勞動鍛鍊。我會帶着孩子們進行種植管理;當有所收穫時,我們就開展義賣,年終進行“財產盤點”與來年預算。在“種植—管理—收穫”“計劃—營銷—盈餘”的過程中,孩子們真正領會了“有付出就有回報”的道理和“新型職業農民”的快樂。

自從開展了職業啓蒙教育,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鍛鍊,對相關職業也產生了好奇心,這種好奇心會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更多知識。我相信,職業啓蒙教育的開展,一定會給農村孩子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藍天!

在他們心中種下大國工匠的種子

講述人: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負責人 崔吉

我是個“80後”,家在山東,現在在江蘇南京做高職教師。有人問我,當初為什麼不去薪酬豐厚的外企,而選擇做一名默默無聞的“教書匠”?那是因為,這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在高職的課堂上,在“工匠坊”中,在參加技能大賽時,在和中小學生們暢談未來時,我總能體會到這份職業的充實與快樂。

我們學校有一個“數字工廠公共職業體驗中心”,是一所南京市的職業體驗中心,幾年前,我有幸參加了中心的籌建工作。籌建之初,我們一方面努力盤活學校的“家底”,一方面積極調動更多企業共同參與,資源互補,力爭把中心建得不一般。後來,我們整合升級了工業機器人4S中心、數字孿生智能化車間兩個省部級平台,深化校企合作,開發了系列職業體驗課程。很快,中心成為一個面向廣大中小學生的特色平台,在這裏,他們能夠進行職業崗位體驗、工作場景認知、實操訓練等活動,並接受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職業傾向測試、職業素質提升訓練。

2020年6月,我接待了70多名中學生來中心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幫助他們瞭解“數字孿生技術”。特別巧,學生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為了強化體驗效果,我特意邀請他們和我一同演示。在監控調度中心,大屏幕上一個個跳動變化的數據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設備運行狀態、原料數量、訂單生產情況等一一展現在大家面前。雙胞胎兄弟輕點鼠標,畫面瞬間切換至產線模型,大家根據鼠標所在位置的三維模型,在實際產線中發現了與畫面一模一樣的設備,瞬間明白了什麼是“數字孿生”。接下來,我給他們一台平板電腦,引導他們通過個性化產品App下單,輸入自己的姓名、喜歡的U盤外殼顏色及個性化圖案、U盤容量,完成了自己的產品模型,並提交生產。清脆的電機轉動聲響起,產線開始運行,大家一邊看實際產線,一邊看大屏上的產線模型,虛擬和現實的設備運行精準合拍,生產過程的數字化“雙胞胎”現象讓大家驚歎不已。臨走時,雙胞胎兄弟對我説:“老師,我們想報考你們學校,成為像您一樣懂智能製造技術的人。”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

自體驗中心建成以來,我們先後接待了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小學等20多所學校近3000名中小學生開展職業體驗活動。通過職業體驗,逐漸改變了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在一大批少年兒童心中種下了成為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種子。我期待着這些種子生根、萌芽,讓未來的中國擁有更多敬業樂業的高技能人才。

走進少年警校 體驗警營情懷

講述人:四川警察學院教師、四川省瀘州市少年警校執行校長 廖勝利

我有25年警齡、13年志願服務史。2018年考調到四川警察學院任射擊教官後,我和妻子一起組建了警盾志願服務團,帶着警校生們從事未成年人法治及安防知識公益宣講。每次搞活動,孩子們總喜歡圍在我們身邊問長問短,他們對警察及警校生的一切都很好奇。於是,我萌發了一個念頭:辦所少年警校,讓孩子們走進警營、瞭解警察,進行職業體驗。

四川瀘州市少年警校的小學員在學習擒敵拳。 光明圖片

妻子曾是政法記者,很支持我的想法。在我們的努力下,公益項目瀘州市少年警校得到了四川警察學院和瀘州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2020年9月授牌啓動後,很快招滿了200名學生。這些孩子的年齡在7~15歲,正是未成年人職業啓蒙的黃金期。

當孩子們第一次穿上仿製小警服參加活動時,特別激動,家長們也拍了不少照片發“九宮格”。四川警察學院警盾志願者們朝氣蓬勃,帶着小學員學習擒敵拳、參觀警營、走進消防站體驗學習。當孩子們聽到警校生早上6點就要起來整隊跑步、被子要疊成豆腐塊、平時訓練衣服濕透也不能休息時,驚歎不已,對警察的付出多了幾分瞭解。有一次在長江公安躉船上搞活動,小學員們聽説民警在大冬天跳進冰冷的長江救人,全都發出了讚歎:“警察叔叔太偉大了!”

2021年春節,我們組織少年警校60多名小學員及家長,去瀘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和基層派出所慰問、體驗。臘月二十九晚上,寒風刺骨,學生和家長們端着剛出鍋的餃子,把熱氣騰騰的愛心夜宵送給了民警們。

“原來警察叔叔深夜都在出警”“警察叔叔飯吃到一半接到報警就走了”“過年他們都要上班,不回家陪孩子……”耳聞目睹的一切,讓小學員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人民警察的艱辛。有的學員家長在羣裏分享:孩子説,警察叔叔太辛苦了,以後一定好好學習不給社會添亂。還有的孩子表示,長大後,我也要當警察保護大家、幫助別人。

很多家長告訴我們,少年警校的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在家時,孩子變得更加自律,説要學習警察叔叔的嚴格作風。我也希望,有更多孩子加入我們,體驗職業價值、樹立職業志向,今後能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衞者。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靳曉燕、蘇雁、劉豔傑、周洪雙、王斯敏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1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