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求的同學:請填寫微信名、需求、需求緊急程度(請填充顏色,紅黃綠),位置與聯繫方式......”一個名為《江灣物資需求及信息問答》的在線文檔,在復旦大學流傳着。不斷有同學在表格裏錄入信息、編輯文檔,有的在填寫需求,有的在填寫可提供的物資。
2021年11月25日,根據有關防控要求,復旦大學江灣校區對相關人員和環境進行篩查,並落實相應防控措施。
圖/11月25日下午的復旦大學江灣校區
當日12:30,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顧周琳上完了第五節課,被要求回宿舍等待做核酸檢測。13:28,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戴桁宇便建立了“江灣互助羣”。這樣的羣,他和同學共建了4個,主要用於交流物資需求和人員情況。
圖/騰訊文檔《江灣物資需求及信息問答》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又同步在騰訊文檔上建立了《江灣物資需求及信息問答》在線表格。通過表格收集學生的需求和疑惑,從而反饋給校團委和學生會的老師和同學。在表格的“能夠提供”一欄,“一次性牙膏牙刷20套、充電寶2個、老式麪包2個、零食若干......”字裏行間,盡是學生們互幫互助的温暖情誼。
圖/騰訊文檔截圖
其實,自河南暴雨“救命文檔”出現後,在不少突發應急事件中,騰訊文檔都成了民間自發資源對接、線上協作的重要平台。戴桁宇也覺得線上信息對接的效果不錯:“面對突發狀況,大家都很熱心,沒有手忙腳亂,而是有序地找到和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已經很好了。”
與此同時,校團委青志部建了江灣疫情防控志願者微信羣,為江灣校區的師生們運輸、發放物資,微信羣一發起,消息便接連不斷,志願者們一直在協調工作安排,幫助發放晚餐、牀板、日常用品等。
圖/志願者在搬運物資
當日中午,在江灣校區廖凱原法學樓前,醫護人員開始架設核酸監測點。14:00左右,部分師生開始這裏做核酸檢測。
圖/江灣校區內的核酸檢測
夜幕降臨,核酸檢測仍在進行中。江灣校區的師生都需要完成鼻咽拭子的採樣。
圖/11月25日18:30同學們在教學樓一樓就餐
當日晚飯時間,有的同學在教學樓一樓用餐,也有同學在教室用餐。林思瑋(化名)當日下午一點半帶着換洗衣服、牙膏牙刷到達江灣,18:30左右,她吃上了晚飯,覺得味道“還不錯”。
圖/11月25日20:26食堂仍加緊打飯
除了醫護人員,後廚的工作人員也加班加點,截至20:26,他們仍在為師生們提供晚餐。
夜晚,歌聲在教學樓響起,一場臨時的演唱會開始了。
留在江灣校區的復旦大學校園十大歌手、校合唱團成員、歌王旦生戰的參賽者紛紛為學生們表演才藝。法律(非法學)涉外律師方向2021級碩士生紀博文提到,學生們圍着欄杆聽唱歌,還有人打地鋪,在上面打撲克。學校給學生們買了零食,每個教室放了零食和插排。
20:30,同樣在江灣校區隔離的法學院副教授熊浩通過騰訊會議與大家雲端相見。21:00,團委學生藝術團在Bilibili平台開啓“同舟共濟 助力江灣”的FM220特別直播。
圖/同學在參與熊浩老師的聊天會
“這可能是個讓大家日後難忘的夜晚,我來陪大家聊聊天。”熊浩在直播開始的時候説道。
22:00後,志願者們仍在搬運牀板和躺椅。深夜裏,負責值班的同學還在崗位上。
素材來源:《復旦青年》 記者:盧憶北
來源:新聞晨報